न्यूज़ीलैंड
हिन्दी(Hindi)
साझा करें

一技之长,意味深长

生活लेखक: 李少加
一技之长,意味深长
सारांश就像男人在意自己是否很“Man”,职场人也很在意自己是否「专业」。

就像男人在意自己是否很“Man”,职场人也很在意自己是否「专业」。

一个人是否专业,事关职场尊严、还关乎立命之本。

但「专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能确定,这里的专业并非大学“你读什么专业?”的专业,它更倾向于“一技之长”、“专家”的概念。

比如,当你收到来自同事领导客户的评价,“这人很专业”,那一刻,你认为自己理解了什么是「专业」。

我们姑且先统一「专业」的定义:高效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刚被客户评价很专业时,会觉得这个定义很酷。

但是,当你沾沾自喜、或以「专业」为目标努力时,千万别忘了复杂系统学家的忠告:

这个世界不存在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事物。

对,许多人把专业视作“护城河”、“杀手锏”,但它也存在“三宗罪”:

一、傲慢的螺丝钉,谦逊的后现代语境

hougarden

最简单的办法,拿一摞书当书梯(
当然要垫上纸巾别弄脏书
)。

听上去很容易?这曾被心理学家在某常青藤高校做实验,超过半数高材生们都没想到。

的确,教育倾向于培养我们凡事追求精准,一是一,二是二,书是书,砖是砖。给万事万物贴一个标签,轻松了大脑,牺牲了灵性。

把书看作“知识结晶”让人受益匪浅。

但如果你还能视情况,把书看成砸人的砖头、起火的材料……往往能让你走更远、学更多。

我们的社会将「专业」抬的很高,但抬到云端,飘飘然忘了本就不太妙了——“专业”是工业生产的衍生物。

说难听点——所谓专业,就是一枚螺丝钉。

你或许会问,「专业」在前工业时代不是就有了么?

我不否认螺丝钉的价值及社会意义——但前提,
它得契合工业化时代的语境。
现实是,我们早已进入“

”工业,如果你仍抱着传统专业观,以此为荣,我只能深表遗憾。

工业时代跟后工业时代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前者追求绝对控制、稳定性——代表理论是牛顿力学定律

后者追求相对控制、灵活性——代表理论是系统论与信息论

前者好比狙击枪。

你根据枪的推力、子弹初始速度、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风速、目标距离……等等,计算枪口的初始方位。如果一切数据幸运的跟现实吻合,那么能接近100%击中目标。

但,我们都知道,世界是个复杂系统,上述参数不可能完全精准;

其二,上述计算量与参数的个数,成指数级比例关系。模型越精准,就意味着纳入的参数也必须越多。随着射程变远,不确定因素过多,运算量大到“不可计算”,就没意义了。

那怎么办?感谢
诺伯特·维纳

克劳德·香农
等杰出的科学家,我们不用再追求绝对精准,只需要让子弹变得更“灵活”:

在子弹向目标射击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目标的位置的“反馈”,持续“微调”角度,这样哪怕初始计算很粗糙,最终还是能击中目标。

对,后者是导弹。

现在,我们看回前述「专业」的共识:高效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没错,「专业」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程序,其特征是:

我们多数人只看到了前两项闪光点,却忽视了第三项阴暗面。

如果今天的职场仍是超级大工厂,每个人只需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把螺丝钉往那一插,就能让整个大工厂完美运作,那这篇专题的确没有存在必要。

但是,一来,当下社会职场的「语境」显然已经离“只要人人都做好一枚螺丝钉世界将完美运转”的环境渐行渐远,而“多维度专业观”(
后现代
)显然越来越成为社会趋势。

举个例子。

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很专业的问出一连串问题:是否单亲家庭,幼年受过虐待,缺失安全感……最后专业的给出一套叙事疗法方案。

一疗程过后,完全无效。

正当医生诧异时,这个患者的父母找上了门,说这孩子头部受过物理创伤,有点问题,凡事只会说“是”……简而言之,他该去看神经科而不是精神科。

这正是“螺丝钉式专业”跟“后现代式专业”的区别。

前者眼中,来访的都是精神病;

后者眼中,首先会识别对方到底是精神病、神经病、还是想混个“免死证明”的权贵病。

我在以前的专题中提到过“狭隘专业主义”,指代的就是这种“螺丝钉式专业”——为了效率,牺牲了看待问题的多视角。

通俗的讲就是,对于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们看现在各行各业,到处都存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象,其中,尤以“知识界”为重灾区:

  • 信念——可参考专题:自毁简史

  • 想象力——可参考专题:学习无需记忆参与

    这是不是像极了那些从不区分精神病还是神经病的医生?

    那么,在后工业化职场语境中,我们该怎么摆脱“狭隘专业”陷阱呢?

    二、专才还是通才?

    这个问题恰巧也是「暗智能」学员向我询问较多的问题。

    专才还是通才?

    我们不妨先看个不是题外的题外事吧:

    今年我们经常谈5G。

    如果你是一个5G国际标准的技术研讨会的主办方,看到与会成员中有一个人的职业是「演员」、一个人的职业是「作曲家」,你是否会以“业余人士”为由将他们请出场外?

    如果历史也抱着这般狭隘专业思想,那么,我们今天可能还在“通讯全靠吼”的年代。

    我们现在每天都离不开的移动网络,其核心技术基础,即调频编码技术(
    CDMA
    )是由具有良好音乐基础的
    演员
    拉马尔

    1914-2000
    )、作曲家安太尔(
    1900-1959
    )发明的。

    这两位前辈并非在美妙音乐唤起的激情中找到灵感,相反,他们借鉴音乐理论的技术,将其融入到通讯“发送-编码-接收-解码”的核心中。

    我并非说,光有音乐才华,就能够在通讯行业攻克难题。
    他们同样需积累大量通讯技术。

    我强调的是,如不具备音乐,这个“业余”能力,CDMA技术就不会这么快诞生。

    今天,没人说CDMA不「专业」,但这种专业,是在更原始专业基础上,吸纳「业余」技术后融汇而成的。

    如果你认为上述「专业」在「业余」的“帮助”下突破瓶颈仅仅是个巧合,那我们在看看下述事实吧,我随便列举:

    如果你愿意听,我可以无限的列举下去。

    有心人或许联想到了科学哲学家
    托马斯·库恩

    Thomas Samuel Kuhn
    )《科学革命的结构》,但我们无需阅读这部烧脑大作就能洞察这一点。

    这个观点低估了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个体思维跃升的神似性。

    这些都只是巧合?

    画一只鹅,平白无奇。

    画一匹马融合一只鹅,一匹天马,这就是一个革命式概念了。

    比如,你专业研究视觉成像,照本宣科做个显示屏、感光元件、辅助视觉成像……这充其量只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流水线高级技工(
    此处无贬义
    )。

    hougarden

    图:用声觉“看”世界

    这样的成就,就远不是高级技工所能达成。

    综上,我们看到了,专才与通才之间压根不存在边界。

    如果你想要更「专业」,那你首先要放下「专业」。

    我并非鼓励程序员去写医学书籍追求诺贝尔和平奖,也并不是为一个人在其专业领域避重就轻、三分热度、不求精进提供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只是试图向那些以「狭隘专业」为荣,排斥「业余」观点、外来知识的“专家”们阐明一个事实:

    专注并不意味着“狭隘专业”,业余并不意味着不专业。

    三、突破专业瓶颈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呢?

    三个建议(
    层层递进
    ):

    1、清楚边界,有所不为

    我们的文化对失败挺不宽容,应试教育更加剧了“只准对不许错”的思想。
    这导致我们多数人在「专业」,这个涉及到职场尊严的问题上,难以说“不”。

      总之,各路专家们总能“一招鲜吃遍天”,理由是,他们有名校证书、名企的离职证明、期刊论文,总之他们就是「专业」。

      但我们都不要自欺欺人了,无论你是否拿着锤子,这个世界的钉子并没有那么多。
      同理,任何「专业」所适用的领域,远比我们所认为的狭窄的多。

      那么,如何避免以“狭隘专业视野”去“硬套”一切的倾向呢?

      2、培养多元视角,从宏观到微观

      以时间为例。

      你学过诗歌,会发现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

      你学过神经科学,会发现时间是生理调节的统筹计时器;

      ……

      同样道理,除了「专业」视角,你吸纳的外部思想越多,意味着你拥有更多元视角。

      换句话说,当你面对同一个问题,你能比其他人从更多维度“自由切换”的去“看”、去找到“更优”的突破口。

      比如,网上很多“喷子”(
      指看似有知识那一类
      ),人们很难理解这些人“以真理为标准极具冒犯攻击”的心态。

      但如果你学过经济学,就能从经济学视角去理解这些喷子的心态——他们把自己懂得的知识看作“私有财产”了。

      为什么他们对任何有异议的观念都要疯狂争辩?
      因为如果他被迫改变已经塑造的知识观念,就好比大脑中的私有财产让你给破坏了。

      你把人家的房子推倒了,人家能不跟你急嘛。

      如此换个视角解读,是否别有一番滋味?
      提示下,顺着这个视角继续延伸,将能洞察更多奥秘,此处点到即止。

      那么,如何培养「多元视角」?

      3、尝试进行跨界融合实践

      走完前两步,你就具备突破原「专业」能力的基础了——

      我的经验是,无聊时多练习“切换视角”,练习的多了,自然就能找到将几类思想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比如,你懂控制论,你的控制论领域,以控制论思想去看待一棵植物。

      顺带向大家推荐一个将切换视角发挥到极致的案例。

      hougarden

      图:美丽人生剧照

      请善用「切换多元视角」的天赋,会不会改变世界我不清楚,但至少能让你与命运达成和解,泛舟星辰。

      尾声:生命的本质是创造

      尽管“典型”的工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塑造的工业思维——螺丝钉式专业观仍然在今天占据统治地位,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甚至经常是各类经济层面、认知层面、甚至物理层面“灾难”的罪魁祸首。

      但无论我们如何自我欺骗,生命进化终究还是比人更聪明——显然,生命从不奖励那些循规蹈矩的人。

      我们的快乐多巴胺,我们对生命价值的充盈感,总是奖赏那些正在思维中创造一些全新概念的人,从跨界思维碰撞中创造“新事物”的心流充实感,抱着狭隘专业视野的人永远无法体验。

      历史同样如此。

      历史没有记住画第一匹马的人

      历史没有记住画第一只鹅的人

      但历史上第一个画出天马的人,他开创了整个神话历史。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