न्यूज़ीलैंड
हिन्दी(Hindi)
साझा करें

成年人也有多动症,达芬奇或许是最有名的那一个

转载लेखक: Iris
成年人也有多动症,达芬奇或许是最有名的那一个
सारांश一说到“达·芬奇”这个名字,大部分人想到的恐怕都是藏于卢浮宫的名作《蒙娜丽莎》,随着观看角度而变换的神秘微笑至今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一说到“达·芬奇”这个名字,大部分人想到的恐怕都是藏于卢浮宫的名作《蒙娜丽莎》,随着观看角度而变换的神秘微笑至今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列奥纳多·达·芬奇,留给了我们不到20幅画作和7千余页的笔记。在蒙娜丽莎之外,他可被称作涉猎广博的“全才”。他热爱并擅长的领域实在太多,对工程学、建筑学、解剖学、生理学、地质学、光学、哲学通通感兴趣。在他的笔记本里,也满满都是各种图样、猜想和疑惑。

hougarden

笔记中的一页 | the british library

然而,据达芬奇的第一位传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描述,这位天才临死前却恸哭着,遗憾自己没能尽力投入艺术创作

天哪,达芬奇这样的天才,居然会这样想?这好像和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天才有所出入。

他热情洋溢,满载好奇,不过就同他自己的哀叹一样,那些在他脑海里活跃的点子最终能呈现给我们的却很少。他拖延得厉害,大量的画作、雕塑都被搁置了

对于这一点,神经科学家可能有他们自己的解释。来自伦敦国王学院、主攻神经发育的马可·卡塔尼(Marco Catani)和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保罗·玛沙利罗(Paolo Mazzarello)总结了达芬奇的拖延特点:耗费大量的时间策划点子,在各项活动上跳来跳去分散了精力,缺乏毅力完成项目。他们猜测,达芬奇很可能患有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多动症”。

这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典型特点包括:持续性拖延,无法完成任务,经常性走神,坐立不安,难以专注久坐等。教授们从达芬奇传记材料中搜集了两种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发表在了神经科学杂志《脑》上。

hougarden

达芬奇画像 | Wikimedia Commons

在任务里打转,最后也不交作品

01

容易分心、无法长时间集中做一件事、伴有拖延等特点,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关系。两位教授发现,传记作家瓦萨描述,孩童时代的达芬奇就容易分心。“他想法多变,一会儿一个花样,安排一堆事情去做去学习,但开始没多久就放弃了。若不是这样,他的学业和书信功底会流畅很多。”

hougarden

无法专注一件事,跳来跳去 | 南方公园

拖欠不交付的行为贯穿了达芬奇的职业轨迹,也渐渐被圈子的人所知晓。

据记载,达芬奇初出茅庐的第一份工作就没能完成。他在1478年凭借生父的关系接到了第一个委托,需要为圣贝纳多教堂作一幅祭坛画。这是件挺庄重又有面子的事,达芬奇甚至拿到了一笔预付定金。遗憾的是,他没有交付作品。

和达芬奇同期的小说家马提欧·班德罗(Matteo Bandello)描述达芬奇作画的状态,可以用混乱零散来形容。他工作起来任意随性,正午的时候捏着一匹高头大马的黏土模型,然后就径直爬上脚手架,拿起笔在墙上的《最后的晚餐》的人物画像上补了几笔,之后又很快搁下了。

米兰公爵甚至想让他签一份合同来督促他干活早点交工,照样失败了。20年后,达芬奇在自己的日记里承认,自己没有完成公爵交代的任何一个项目。

达芬奇的另一位雇主教皇里昂十世,更是对他无法交付的行为满腹牢骚,“这个人永远做不了任何事,还没开始做,他就净想着完工的状态!”

睡觉写作语言,他和一般人不一样

02

除了拖延之外,ADHD患者的大脑结构会不会也不同?不少神经成像研究都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青少年,他们的脑部结构和其他孩子有所区别,比如管控注意力和冲动控制的大脑额叶和基底核。两位神经科学家把眼光瞄向了达芬奇一些不用于常人的生活习惯,也许从中可以发现些大脑结构层面的证据。

达芬奇的睡眠习惯和写作习惯都不算常规。他睡得很少,和大多数人需要长时间睡眠不同,他可以不断在短暂小憩和清醒两种状态切换,从晚上忙到早上。卡塔尼教授指出,这一点和很多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人很相似。

hougarden

一个夸张版睡醒切换 | Giphy

而达芬奇留下的笔记里有大量的拼写错误和镜像书写,即从右往左写字,字母倒置。这可能是他惯用左手的方便之举,但也可以算作失读症(dyslexia)的证据。读写困难,常常和天赋的视觉空间分辨能力有关。也许,达芬奇花费超长的时间思考,是利用自己的视觉记忆和成像优势在脑海里模拟着作品的形状、色泽和角度感。

hougarden

镜像书写破解方法,对着镜子看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还有一个和脑结构有关的证据,也暗示着他大脑的特殊之处。在达芬奇65岁那年,一场严重的左脑卒中造访了他,但他的语言功能并未受损,还能说能写。这意味着达芬奇的右脑在参与着语言活动而不是左脑。要知道,即便是在惯用左手的人群里,左脑掌管语言功能的比例也高达70%。语言功能在右脑真的不常见,在人群里的比例小于5%。

对逝者分析病情,不实锤,但有意义

03

从达芬奇的轶事和生活习惯中寻找侧面证据,对已逝的名人进行临床诊断,可信度会大打折扣。没有对当事人的沟通面谈和多方信息,只能依靠仅存的文本材料,受到材料主观性干扰的可能性很大。

卡塔尼教授也承认这一点。好在他还是对自己的推测很有信心,毕竟大量的资料都在表述同一件事——达芬奇难以完成被安排的任务。而这项研究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解读达芬奇本身,教授更希望可以减轻大家对于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误解和偏见,也了解到成年人患病的可能。思维跳跃,可以让想象力和艺术感起飞,和旁人相比拥有更多的创造力、热情和活力。

卡塔尼教授总结说,“在我的临床报告里有很多成年人,小的时候聪明又有洞察力,但长大以后因为没能更好地实现自我而有了焦虑、抑郁症状。连达芬奇都认为自己人生失败,希望他的故事可以告诉大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非和低智、缺乏创造力捆在一起,它意味着如何用好天赋的困难。”

hougarden

和大脑共度难关吧 | Gfycat

参考文献

[1]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5/kcl-dld052219.php

[2] Catani, M., & Mazzarello, P. (2019). Grey Matter Leonardo da Vinci: a genius driven to distraction.

作者:Iris

编辑:李子李子短信

一个AI

天才也拖,但人家还是天才……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टिप्पणी
सत्यापन को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