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中国夫妻移民后相继自杀,两个孩子沦为孤儿|这个问题很多华人忽视了
移民海外,本是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可如果结局是以悲剧收场,我们最初又何必选择背井离乡?
最近,一则加拿大41岁华裔单亲妈妈自杀的消息,传遍了海外的华人圈。让人唏嘘的是,其前夫一年前也因疑似抑郁症自杀身亡。
两位成年人,选择了以自杀这一决绝的方式离开,留下了两个无辜的孩子(分别是10岁和12岁)。而如今,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是持有旅游签的67岁外婆……
没有了父母的遗孤,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禁不住想问:身在海外的华人们,关注着房价的走低,关注着孩子的教育,可为何却偏偏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01
“我是一个失败者,我对不起孩子”
40多岁的中年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流砥柱,可为何加拿大这对夫妻,会先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撒手人寰?
据加拿大华人媒体报道,7月5日,谭女士选择在家附近的一家酒店,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在事发当天早上,好友宁莉收到了谭女士发来的短信,上面写道:多保重!
谭女士还给母亲留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我是一个失败者,我对不起孩子和你……
以自杀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是谭女士母亲和朋友都没有想到的事。在旁人看来,虽然谭女士一年前和丈夫离了婚,丈夫又随后离世,但她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情绪低落。
“她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根本看不出和抑郁症有关系”,而谭女士也不止一次地和母亲说过:“我怎么可能患上抑郁症呢?”
据宁莉介绍,谭女士是2009年移民到了加拿大,曾与前夫共同经营一间画廊,2017年两人正式离婚,而前夫于2018年自杀。
单亲妈妈不好当,更何况是孤身一人身在海外。与前夫离婚后,谭女士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而前夫的离世,无形中更是把养家糊口的重担都压在了谭女士一人身上。而除了要还房贷,谭女士还有一些借债。
经济压力,会是最终导致谭女士自杀的主要原因吗?没有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身上背负的精神压力,却从来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
不过,在谭女士留给母亲的遗书中,只有现金5千美元,以及一张存有1千美元的银行卡,这一数字,对于要抚养两个遗孤的老母亲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而更糟糕的是,谭女士母亲持有的是旅游签证,而两个孩子是加拿大国籍,虽然遗嘱中第一抚养人是自己的母亲,但孩子未来是否会被送去寄养家庭,一切都是未知数。
67岁的母亲在女儿的葬礼上悲痛万分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在一个单亲妈妈身上,然而这在海外华人身上,却并非个案。
去年年底,发生在美国休斯敦的一件类似惨案就震惊了华人圈。
43岁的华裔妈妈刘丽慧,竟然将自己5岁儿子溺死后,又把他的头砍下来丢进垃圾堆……都说虎毒不食子,可为何一个母亲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儿子?
原来,刘丽慧在2017年做了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精神就出现了问题。她曾尝试过跳河自杀,并被送进德克萨斯大学哈里斯县精神病中心接受抗抑郁治疗……
因为睡不好,刘丽慧回家后擅自停了抗抑郁药,可她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却丝毫没有引起丈夫的注意。
最终,她做出了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疯狂事情。
两个我们不愿看到的悲剧,却有着相似的共性:精神上的重负,足以压垮一个人和家庭。
02
亚裔更习惯把痛苦往肚里咽
抑郁在当代社会并不少见,海外华人更是抑郁症高危人群。
据统计,美国华人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7%。在加拿大,抑郁症更是华人移民最常见的5种疾病之一。
据2017年一组统计数据,生活在新西兰的成年人中,华人群体相比起其他族群,有更高的比率有负面情绪,澳洲也一样。
然而,另一组数据却显示:在被医生确诊患有抑郁症的群体中,亚洲人却又是最少的。
一面是更高的负面情绪比率,一面却是最低的抑郁症确诊率,这一落差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这是否也反映了亚裔群体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精神上的困扰。
据悉,有50%的人都曾遇到过各式各样的精神问题。这个比例有多夸张呢,就是每两个人中有一个人都会遇到精神困境。
然而,哪怕是在以平等、包容著称的澳新地区,讨论“精神健康问题”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精神健康”,人们总是过于敏感并且存有偏见。
在许多人看来,“精神健康”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词汇,许多人甚至认为要出现精神混乱、失常才是精神健康除了问题。但事实上,所有让人感觉到不适的巨大压力、抑郁,都是精神健康困境的一种。如果不及时寻求帮助与合理的治疗,可能导向的就是严重的精神问题。
“有时候你可能并不特别难过,但你就是不开心,或者觉得空虚、缺乏活力,这其实也都是精神健康问题的一种。”
而对于华裔移民来说,因为受文化的影响,“精神健康”是更难以启齿的问题,甚至带有强烈的耻辱感。为此,大多数华裔移民选择以“自我消化”的形式来处理情绪问题和精神压力。但是,在Robinson看来,这却很容易换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根据新西兰司法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8年一年间,新西兰共有668人自杀。其中,从2011年到2015年数据分析来看,亚洲人中自杀的主要集中在25岁~44岁的年龄层,而这一群体恰是新西兰华裔移民的中流砥柱。
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数据,然而却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03
生活在海外,你真的开心吗?
我们因为各种原因移居海外,或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或是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或仅仅是想换一种活法……然而,告别家人和故土,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生活,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澳洲和新西兰作为最受华人喜爱的移民国家之一,多次被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国家,然而,生活在这个以纯净、平和著称的国家,你真的开心吗?
事实上,远离故土,移居异乡,每一个华人多多少少都有过精神上的无助和孤寂,而下面这几个群体,则容易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
# 单亲 / 全职妈妈 Linda两天前和丈夫移民到了新西兰,在国内时,她曾是掌管十多人的公司小领导,可到了新西兰成为全职妈妈后,却变得有些郁郁寡欢。“我英文不好,连电话都不敢接。出门又没聊得来的朋友,每天就是躲在家里跟孩子怄气”成为她如今生活的常态。 “看一群洋人妈妈们带娃聊得开心,可我就是插不上话,那一刻只有深深的孤独感”,在许多华人妈妈内心,孤独感和无法融入,是她们到了一个新国家后内心最大的焦虑来源。 而对于华人单亲妈妈来说,来自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则更大。虽然在新西兰,政府对于单亲妈妈有补助,可是背井离乡,孤身在外,面对的压力和挑战绝不是一点点。 # 独居的老人 不会说英语、没有社交圈、生活习惯不同……在海外华人移民中,独居的老人往往面临着更大的不适和精神压力,而孤独感在海外更容易被放大。 发现君曾和一对60多岁的华裔老人做过邻居,两位老人不和孩子同住,因为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也经常和邻居起冲突。 孩子不经常来看望,与邻居无法沟通,长期积压的压力最终把老两口的矛盾升级成了语言暴力。 “每天都听到旁边的老两口大吵大闹,说得都是中文,我根本听不懂,他们有那么多吵的吗?”洋人邻居不止一次来和发现君“抱怨”,而这份身在异国的压力和不适,或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懂。 # 留学生 看似光鲜与刺激的留学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美好。压力之下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留学在外孩子们面临的最大障碍。 据TIME ZONE《中国留学生安全报告》显示:留学生在外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中,心理问题的比例是最高的。原因主要是学业压力大、孤独与社交障碍…… 在耶鲁大学关于抑郁症的调查中,中国留学生的抑郁症倾向已经高达45%,而美国本土学生仅有13%。 在新西兰,一位来自中国的22岁留学生Ben Li就因沉迷赌博企图自杀。在异国他乡生活很不习惯,身边也没有很好的朋友,Ben Li # 陪读家长 随着留学的年轻化、海外游学的兴起,海外陪读家长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来说,海外陪读的任务主要是交给了妈妈,除了忍受夫妻两地分居,陪读妈妈们同样要面对海外生活和孩子教育的各方面压力。 2012年,新西兰惠灵顿就发生过华人陪读妈妈韦女士和女儿自杀未遂的事件。当17岁的女儿到新西兰读高中时,韦女士也开始了远离亲人的陪读生涯。为了支付女儿昂贵的学费,韦女士在新西兰打起了黑工。 因为没有自己朋友圈,韦女士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各种压力,也让曾经的“乖乖女”产生了厌学情绪,并且通过出入酒吧逃避现实…… 没有亲人支持,缺少朋友诉苦,牺牲自我,孩子却不“听话”......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压垮韦女士脆弱神经的稻草。 抑郁情绪不可怕,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如何面对它? 移民的道路上没有人是孤身奋战,移居海外后生活的不易,我们都在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