न्यूज़ीलैंड
हिन्दी(Hindi)
साझा करें

误投率仍高达40%,德国走过了怎样的百年垃圾分类史?

转载लेखक: 钱伯彦
误投率仍高达40%,德国走过了怎样的百年垃圾分类史?
सारांश6月28日,欧洲迎来了6月历史上最为酷热的一周。

hougarden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28日,欧洲迎来了6月历史上最为酷热的一周。

这一天,家住德国法兰克福的72岁老奶奶Erika Steinhauer拖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车出门了。在离她家不到数百米的地方,是这个街区的废旧玻璃回收点。

Erika从购物车中掏出老伴喝过的空啤酒瓶,熟练地扔进了标着“棕色玻璃”的回收箱,孙子孙女喝过的透明可乐瓶则被扔进了“白色玻璃”回收箱。最后是那只去年从亚洲超市买来尝鲜的麻油瓶,面对着陌生的文字以及“诡异”的瓶身颜色,Erika在烈日下犹豫了许久,最终选择将其搁置在了回收箱一侧的醒目位置。

“等过几天工作人员回收玻璃垃圾时,由这些专业人士来决定垃圾分类更为保险吧”,Erika思索道。

这只是德国垃圾回收点前的日常一景。


垃圾分类:环保事业的绵薄贡献

当上海市民正在为7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而忙碌时,一向以严明纪律性著称的德国人却已经将垃圾分类认真执行了将近30年。

对于制定条条框框颇有心得的日耳曼人显然更希望挑战高难度的分类操作。

目前,德国大体将生活垃圾分为七大类:厨余垃圾、废纸张、包装材料、废旧玻璃、其他垃圾、大型废弃物以及特殊垃圾。

几乎在德国每栋公寓楼或者别墅区的角落里,都能找到分别代表厨余垃圾的棕色桶、代表废纸张的蓝色桶、代表包装材料的黄色桶以及代表其余垃圾的黑色桶。这也是被德国人戏称为“傻瓜难度”的四大类。

在剩余的三大类垃圾中,废旧玻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仅在每个街道才设有单独的回收点,每个废旧玻璃回收点又根据玻璃材质的不同,分别设有白色玻璃、绿色玻璃以及棕色玻璃三个回收桶。而以废旧电池、喷雾罐为代表的特殊垃圾回收点则往往设在居民区的连锁超市内;以白色家电为代表的大型废弃物则需要与专业人员联系,并预约上门回收时间——或者,也可以选择苦等六个月一次的统一回收时间。

hougarden

柏林街头五颜六色的垃圾桶。

不过,这七大分类依然不是德国复杂的垃圾分类体系的全部。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圣诞树,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圣诞节购置的温馨装饰品就不属于任何一个分类。各大城市都会于每年1月的第二周统一回收圣诞树,如果不幸错过回收的时间点,等待一年之久几乎不可避免。

另一个特例则是饮料瓶。目前在德国出售的所有塑料包装饮品以及易拉罐都含有0.15至0.25欧元不等的押金,该笔押金需要将空瓶归还至超市的自动回收机方可退回。即便空瓶理论上可以投入包装材料垃圾桶,但实际操作中则因为押金的缘故几乎人人都会将空瓶单列为另一大类。

hougarden

旧衣物同样不属于以上七大类中的任何一类,需投入指定地点。

此外,各大城市,甚至不同行政区的各自为政也进一步加大了德国垃圾分类系统的复杂性。

相比于部分财政紧张的大城市直接将代表包装材料的黄色垃圾桶置于各居民小区内,许多资金充裕的南德城市则以市政府的名义,向每家每户免费派发黄色垃圾袋,居民只需在每周的指定时间将垃圾袋置于门口即可。

而在某些外国居民或学生群体比例较高的区域,或许是为了体谅年轻人和外国人在垃圾分类上的困难,将分别代表废纸张和包装材料的蓝色桶与黄色桶合并为可回收类垃圾专用桶也屡见不鲜。

hougarden

美国、德国、日本与法国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图源:art

德国复杂的垃圾分类体系的背后,则是全世界主要大国中最高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

根据《德法公共电视台》的调研,2017年德国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高达66%,这个比例在法国和美国分别仅为40%及35%。

除了经济上的收益,已经根植于居民心中的垃圾分类理念更是深化了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据《明镜周刊》的调查,65%的德国人将垃圾分类视为个体对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第一步,并享受这种略显琐碎的家务所带来的使命感。

这似乎就是垃圾分类的典范。

但却鲜有人关心德国人达成这个成就用了多少时间。答案是一整个世纪。


非一日铸就的垃圾分类

20世纪初,刚刚统一三十余年的德意志帝国正在经历迅速工业化以及人口爆炸。在首都柏林,大量涌入的产业工人使得这座城市蓬勃发展,却也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大量的垃圾。

当时以容克地主们为代表的城市管理者们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填埋、焚烧以及分类再利用。

燃烧垃圾带来的异味以及鲁尔区优质煤矿的存在使得垃圾焚烧方案很快便被否决。而垃圾分类方案则于1907年正式在柏林夏洛滕堡区开始试点。

不过,即便是当时的垃圾分类仅有三大类别,也无法避免此次试点最终因为缺乏居民理解和支持、缺少财政补贴、无法从垃圾回收中盈利等因素而彻底流产。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女仆才会去进行垃圾分类。

自此之后,垃圾分类方案被人彻底遗忘,而垃圾掩埋甚至是垃圾山便成为了柏林人处理垃圾的默认选项。时至今日,当年的垃圾填埋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高达87米的新汉纳山(neuer Hahneberg),甚至成为了当下户外运动爱好者训练滑翔伞的好去处。

垃圾分类概念的再度复兴则是在第三帝国时期。处于战时经济模式的纳粹德国曾以政治口号的形式号召对“对垃圾进行全方位的再利用”,这其中又以针对金属类垃圾、废旧橡胶以及塑料等石化制品的分类收效最佳。

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这段历史很快也被人们所遗忘。垃圾分类这个概念第二次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即便在今日也无人愿意肯定纳粹党在垃圾分类利用领域的些许成就。

步入1950-1960年代,随着莱茵经济奇迹的爆发,百废待兴的德国走上了快速复兴之路。捱过了20年苦日子的德国人腰包渐鼓,他们甚至将繁杂的产品包装或者包装垃圾的数量视为攀比的标的。

这一切终于在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迎来了转机。

1973年,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布了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个认知开始在民间迅速传播。同时期开始兴旺的绿党运动也逐渐将这一观念植入了德国人的思维中。

此时,已经有大量德国人开始自发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对垃圾自愿进行分类,甚至成为了那代德国人时代精神的注脚。

到了1980年代,德国各个居民区内已经开始大规模放置废旧玻璃以及废纸张回收桶。尽管彼时垃圾分类仍然只是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但是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带来的收益及宝贵的二级原料使得垃圾分类获得了民众与工业界的一致支持。

值得玩味的是,彼时的西德政府却从未表露过任何有关垃圾分类的立法打算。毕竟,穷邻居东德始终愿意从西德进口塑料垃圾以换取宝贵的西德马克外汇。

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失去了塑料垃圾出口市场的德国政府迅速通过了《包装条例》。该条例不仅是目前德国垃圾分类体系的雏形,更是宣告着垃圾分类理念终于在德国迎来了第三次复兴。

那么,经历了一百余年起起落落的德国垃圾分类体系就完善了吗?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根据德国《时代报》的报道,德国大城市分类垃圾桶的“误投率”高达40%,而作为万金油的其他类垃圾误投率更是高达60%。尽管详尽的垃圾分类列表可以在网上以及市政厅免费领取,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考证诸如“用过的尿布属于哪种垃圾”或者“猫砂属于其他类垃圾与否”之类的琐碎问题。

2015年,德国《循环经济法案》正式生效,明确将垃圾分类列为公民应尽之义务,而拒绝履行者将处以30欧元至5000欧元不等的罚款。

如果把没喝完的酸奶盒子扔进黄色垃圾桶,这属于“普通误投”;但如果把塑料马桶塞扔进黄色垃圾桶,那就属于将面临罚款的“刻意误投”,因为此举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作出的不负责任行为。

hougarden

复杂的垃圾分类指南。图源:德国Taufkirche地区官网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कीवर्ड:德国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