न्यूज़ीलैंड
हिन्दी(Hindi)
साझा करें

电子烟线下专柜“玩消失”

财经लेखक: 懂懂笔记
电子烟线下专柜“玩消失”
सारांश“我们现在都谈不上高不高兴,你都不知道国标对于现在这些电子烟产品,最终是利好还是利空。
hougarden

文| 木子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我们现在都谈不上高不高兴,你都不知道国标对于现在这些电子烟产品,最终是利好还是利空。”深圳龙岗一家电子烟创企负责人口中所称的利弊,指的是行业内疯传的电子烟相关强制标准。

该负责人向懂懂笔记表示,尽管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利于规范市场,但对于公司研发的产品,尚不知是福是祸。而不少在深圳从事电子烟加工生产的工厂,也会面临进退维谷的境地。

6月初,部分媒体报道称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获悉,《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审查完毕,目前处于“正在批准”状态。在电子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前夕,该消息被迅速传播,电子烟行业隐隐透露出一丝风雨欲来的征兆。

受消息影响,国内部分电子烟概念股股价逆市拉升,显出一片利好形式。有业内人士分析,强制性标准的推出有可能会打破以往电子烟归属传统烟草进行专营专卖的模糊界定;也有人士指出,电子烟如果能以单独品类出现,将会引发更多资本和创业者的入局。

但是对于目前仍处于“三无”状态的电子烟生产制造领域来说,强制标准则意味着新一轮洗牌,甚至是推倒重来。

所谓“三无”,即电子烟行业一直没有产品标准、质量监管和安全评估。而去年突然爆发的电子烟资本热潮,在深圳激活了众多加工、制造、经销热潮。近期在交流中,有部分生产企业负责人担心:如果标准远高于目前生产制造的商品,很可能现有产品就要下架处理,厂商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改造或研发成本,以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如果从电子烟产品的根源上开始提高门槛,那么经销商、销售渠道、营销方式也将迎来一轮洗牌,线下品牌代理商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可见,面对即将出台的新国标,电子烟市场的各方玩家确实心态各异,而在一些局部细微地方,小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电子烟专柜人去“烟”空

hougarden

本月初,有深圳的朋友向懂懂笔记爆料,住家或单位周围的一些电子烟体验店,似乎消失了不少。也有朋友反馈,自己常去的华强北电子商城,原本火爆的几家电子烟专柜撤了。

当懂懂笔记“轻车熟路”,来到此前曾探访过的华强北某商城时,确实发现有几家电子烟专柜已经人去店空,原本的店面已经转让给了其他的商家,销售起普通数码产品、手机配件了。

“四月底就已经搬走了,具体是歇业还是搬去别的市场,这就不大清楚了。”在一家销售在线K歌设备的档口里,正在卖货的商家表示,隔壁这家电子烟专柜刚搬走一个多月,专柜大概是在2018年年初进驻开业的,经营一年有余,却无声无息地搬走了。

商家透露,今年四月初这家专柜就已经无人前来打理,只是玻璃柜台里面还存有部分商品,直到四月底才全部搬空。而新搬来的店家,也不清楚对方究竟是倒闭还是搬迁了。

“我们这个商城里原本有四、五家卖电子烟的,这一层就有两家,都是品牌专卖。”店家告诉懂懂笔记,他们以前经常路过这家电子烟专柜,歇业之前感觉生意一直不错,来拿货的人不少,另外每天也会有不少消费者在专柜体验“尝鲜”,“还有许多像是印尼、巴基斯坦的买家,经常到柜台谈事儿,吸电子烟的时候到处是喷云吐雾的。”

电子烟专柜的“上门量”,让包括他们在内的不少数码商品商家都感到十分羡慕。甚至有销售新奇特数码的档口,也进了少量电子烟,想观察市场的反馈。“应该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吧,明显感觉到商城里销售电子烟的商家突然多了起来。”

“本来以为生意这么好,(电子烟专柜)应该会越开越多,没想到像约好的一样,这几家三、四月陆续贴了转让(信息),这层的另外一家走得更早。”这位商家猜测,也许是经销商听到什么“风声”,才会让这几个柜台出现如此的应激反应。

至于什么“风声”,店家也表示不太清楚。另外电子烟专柜搬空之后,还陆续有部分买家前来询问,甚至有外国面孔向他们打听专柜的“去向”,让他们感到十分好奇。

“要是我家歇业的话,估计没有顾客会问去哪里了,只会去别的店里拿货。”这位商家打趣说到,在商城里能吸引如此多回头客的,估计只有电子烟专柜了,样式繁多的雾化器,售价动辄几百,有的甚至上千元,但是光顾的人依然很多。

据商家说,来拿货的下家在价格上有不小的利润空间,难怪此后仍有不少人找来,“但是你就算撤店了,也应该和以前认识的关系户打个招呼吧?走这么急,还有不少人继续在找他们……”

懂懂笔记在商厦内进行了解后发现,并非是物业管理方面有了什么新规定,让电子烟专柜出现撤离、转让或歇业的现象。那么,近期究竟有没有什么“风声”传出呢?

政策、舆论导致环境不太友好

hougarden

根据其他商家提供的线索,懂懂笔记来到这座商城的三层入口处,找到了商厦内“仅存”的一家电子烟专柜。

以买家的身份,与专柜负责人吴先生攀谈后了解到,这座商城里专门售卖电子烟的专柜,目前的确只剩这一家了。

“原来有几家是兼卖电子烟的,专卖只有两家,不过下个月底我们也打算关店了。”提起其他专柜转让、结业的相关话题,他显然有些无语。据其透露,电子烟虽然很受烟民们的欢迎,但大环境却不太友好。

吴先生告诉懂懂笔记,他对电子烟大约有两三年的研究,从最核心的烟油产品来看,的确是有一些诸如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但是电子烟也能明显改善烟民的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在他看来,作为烟草替代物,这也是不少消费者购买电子烟的重要理由,“是不是致癌,国外科学家暂时都说不清楚,但解决口臭、牙周炎倒是相当明显。”

在他专营电子烟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积累下了不少的忠实消费者,有很多回头客经常来复购烟弹,尤其是水果口味的烟弹,最受年轻烟民的欢迎。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电子烟禁令,喜爱阅读新闻资讯的吴先生,开始嗅到行业面临的一些风险了。

“香港、杭州已经禁了电子烟,深圳也在考虑把电子雾化烟纳入控烟范围。”在他看来,这些新规和禁令,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很可能会给迅猛发展的电子烟行业泼上一盆冷水。据他描述,今年初已经有一些电子烟品牌生产商,在深圳陆续关闭了电子烟体验馆、展示店,以躲避潜在的风险。

让吴先生哭笑不得的是,前不久深圳的会展中心刚刚举办了国际电子烟产业博览会,而且展会上电子烟的宣传十分高调,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电子烟品牌、厂商参展,“这行业真的不能太冒头啊,你看新闻里又说可能要将电子雾化烟产品纳入控烟范围,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问及媒体报道电子烟国家强制标准或将在年内发布一事,他表示不好说,但是他感觉周围的电子烟专柜转让、歇业的情况,应该和这个强制标准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标准怎么定,咱也不知道,咱也不好问。”

至于专柜为何结束营业,吴先生并不想透露太多,只是一味强调外部环境不明朗的情况,让他和认识的一些同行有点儿看不清电子烟的未来。虽然当下销量尚好,但他也担心万一出了一纸禁令,原本进的货品、砸进去的资金就会有很大风险。

“你没看见连百度都说了,只要是被国家认定为烟草进行管控的电子烟产品广告,也都要按照要求全部禁止。”吴先生透露,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他不敢在电子烟行业继续投入,想继续观望一下,近期会见好就收。

商家称关店不影响销售

hougarden

“不会啦,你加我好友以后想买什么,我给你发快递就行。”

当懂懂笔记表示如果建立进货合作,歇业会不会导致以后购买不到电子烟配套的耗材时,吴先生连声否认,并急忙解释称,现在有不少老顾客都是通过微信和电话向他购买配套烟弹,平时都是直接发快递送货上门。

因此,门店已经无关紧要,只需留言告知需要什么口味、浓度的烟弹,他们也支持货到付款,省内隔天到货,不会耽误事情,“哪怕是雾化器,现在也能通过线上留言购买,很方便的。”

吴先生表示,很多商家都是在专柜、体验店等实体渠道与顾客建立了社交网络关系,即便是不做专柜了,将来也能够继续为顾客提供烟弹、雾化器等耗材配件。而且通过社交网络建立烟友群,经销商也能在将来继续拓宽电子烟线上销路。“已经有不少电子烟品牌,开始通过微商渠道进行销售,大家也都是想着如果政策有什么变化,至少线上渠道也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除此之外,吴先生透露,深圳有不少电子烟品牌主要还是面向欧洲、北美和南亚市场,依靠出口为主,毕竟这些地区没有对电子烟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产品在市场上也会比较畅销。“目前一些百元左右的低端电子烟品牌,也开始面向巴基斯坦、尼泊尔市场,销量相当可观。”

据吴先生分析,很多代理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都建立了海外销售渠道。包括他也累积了一些合作伙伴,现在只要来自东南亚、南亚的商家打来一通电话,他就会安排发货,通过物流方式运输出境,“最好的时候平均每月可出货超过1万支。”

“所以很多电子烟品牌都建立专卖店和体验店,目的就是建立线上销售渠道,万一专柜没有了对生意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吴先生坦言,无论法规如何监管和规范,好抽一口的消费者对电子烟的需求都不会减少,就算管理得更严了,只要销售方式改变一下,超标产品买卖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来完成。

hougarden

【结束语】

电子烟行业随着今年315晚会的“曝光”以及媒体的集中报道,已经越来越引起舆论的关注,也在持续引发更多的争议。

国际上对于电子烟的态度泾渭分明,持否定态度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索性一禁了之,国内也有部分城市开始实施电子烟禁控条例,这也导致处于风口浪尖的电子烟行业更加波澜起伏。当然,无论是控烟条例还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都不会影响电子烟用户的需求,只会加速行业的洗牌,让市场变得更加规范。

至于希望在风口浪尖上迅速获益的创业者、投资者,可能更需要在市场进入严格规范管理前的这段时间,从对得起消费者、对得起自己的初心这两个角度仔细考量一下。电子烟被定义替代型减害产品,可以替代传统烟草,但这是对烟民而言。而一些电子烟品牌的宣传推广正在打着酷炫的旗子,在资本逐利的驱动下开始明显“瞄”着不吸烟的青少年群体,这就不是创业了,而是造孽。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