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浏览器之路:从急速崛起到缓慢衰败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 承曦。经授权转载。
据国外媒体报道,互联网行业最近庆祝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诞生三十周年,但真正推动全球超文本系统消费者应用崛起的浏览器是1994年的“网景导航者”——也就是俗称的“网景浏览器”。
他预测,未来浏览器将定义计算体验,Windows将被简化为“一组调试设备的驱动程序”,即微软的操作系统只不过是让个人电脑的零部件相互认识。
安德森的表态显然是一场竞争的开始。1995年,网景公司进行了一次轰动一时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这位沉睡中的巨人登陆股市。
随后,微软掌门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发布了一份内部宣言,在网景浏览器背后描绘了一个目标,推出了一款竞争的浏览器:微软的IE(互联网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
与网景浏览器不同的是,IE对所有用户都是免费的,并作为本地网页渲染引擎与Windows集成,类似于当今苹果手机iPhone中内置Safari浏览器的模式。
尽管存在类似的反垄断争议,IE的市场份额仍在不断上升,最终达到了95%。
新对手
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IE浏览器逐渐变得臃肿而缓慢,成为网络黑客经常攻击的目标。这种情况随着2001年Windows XP中IE6浏览器的发布而达到了极端状况。
有关IE6漏洞的消息使火狐浏览器能够对微软的浏览器份额进行实质性的蚕食。但更大的威胁来自新一波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
尽管微软严重低估了iPhone及其集成的Safari浏览器,但苹果至少是一个熟悉的竞争对手。微软知道,它的长期竞争对手永远不会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和苹果一样,微软也没有意识到谷歌的野心远远超出了其搜索引擎。跟随网景的脚步,谷歌在2008年推出了一款自主开发的Windows浏览器Chrome,在自己的地盘上与微软展开了较量。
在速度和安全性方面,Chrome浏览器彻底摧毁了Windows的内置浏览器,并迅速蚕食了IE和火狐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后来,谷歌推出了基于Chrome浏览器的操作系统ChromeOS,谷歌将实现几家网景时代公司提出的目标:一种完全可可行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操作系统,可以为主流用户取代基于Windows的电脑设备。
Chrome最初凭借其桌面产品的技术优势获得了相当大的魅力。但当谷歌将其浏览器带到自己的移动平台巨头安卓上时,IE的命运就注定了。
谷歌收购的安卓操作系统是为了确保IE不会变成另一个网景浏览器。大多数研究显示,随着安卓开始主导移动设备,Chrome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的三分之二左右份额。
与此同时,微软正在应对消费者对Windows 8糟糕体验的差评。微软在台式机和移动设备上都被击败了,微软放弃了IE,转而选择在Windows10浏览器植入新款浏览器Edge。
最后一口气
依靠在可用性上超越IE的一次飞跃,Edge浏览器受到了用户欢迎。然而,尽管微软将其带到了iOS和安卓平台上,并在Windows内部发布了推广Edge的消息,但它在取代Chrome方面并没有多大作用。
然而,微软对Chromium的拥抱将帮助它将Edge扩展到更多的平台——包括MacOS和旧版本的Windows——同时使其成为更强大的浏览器产品,和击败了自己的谷歌Chrome继续进行缠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