न्यूज़ीलैंड
हिन्दी(Hindi)
साझा करें

都是别人家的年终奖,我们只有年终没有奖

转载लेखक: 韦雯
都是别人家的年终奖,我们只有年终没有奖
सारांश假若职场人是一件产品,跳槽则是一种运营产品的手段。

虽然绝大部分公司会发放年终奖,但上班族拿到的年终奖并不会太高,44.3%的上班族年终奖少于1万元,只有4.1%的精英能拿到六位数甚至更多的红包,动辄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千万元的年终奖在实际中并不常见。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不给予员工年终奖,用糖衣炮弹来搪塞。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关于年终奖的那些事。

最近, #别人家的年终奖#登上微博热搜。

据报道,江西一集团为下属的两个分公司员工发放2.58亿和2.39亿年终现金红包,现场把现金堆成一堵墙,员工每人5万扛回家。

那是别人家的年终奖,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有的拿到手机、家电等各种奖品,还有人仅仅收获一个保温杯。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发年终奖着实头疼。

年终奖作为企业激励手段之一,发的好是应该的,发的不好,这家企业就很可能被员工拉入“黑名单”。

不发年终奖是在耍流氓

每年关于年终奖的各种夸张新闻层出不穷,那也只是存在于少数人的幸运,大多数网友们只好看着屏幕做“吃瓜青年”。

虽然绝大部分公司会发放年终奖,但大部分的上班族拿到的年终奖并不会太高,44.3%的上班族年终奖少于1万元,只有4.1%的精英能拿到六位数甚至更多的红包,动辄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千万元的年终奖在实际中并不常见。

其实,在我国古代也存在着年终奖的记载。早在东汉时期,每至接近年关的腊赐,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根据《汉官仪》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赐钱20万(相当于黄金20斤)、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领一次年终奖,相当于一年的工资。只不过古代的年终奖大多是公务员的专利,到了民国时期,才有老板给伙计发年终奖的记载。

不再抑商重农现代似乎好一些,每个职场人都有拿年终奖的机会。最近数据显示,93%的企业计划发放年终奖,薪酬一直令人羡慕的金融行业2018年终奖行情依然不错,以38902元保持第一,高科技行业以26163元紧随其后,排名第三至第六的分别是25799元的互联网行业、25389元 的销售贸易行业、22940元的汽车行业和17008元的制造行业。

台湾人力资源机构最新数据显示,约83%台湾企业称会给员工发2018年度年终奖金,平均为1.27个月薪资。其中,信息科技业达平均1.99个月薪资。其次,以金融业为主的工商业服务业为1.35个月薪资。建不动产业为0.98个月薪资,在产业类别中垫底。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不给予员工年终奖,用糖衣炮弹来搪塞。山东省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底山东省企业可提供的年终奖福利提供率占比为45.3%,也就是说大多数职场人享受不到年终奖福利。

部分职场人只有年终,没有奖。滴滴出行员工大会上,滴滴CEO程维表示,全员年终奖力度比去年缩减一半,而高管集体取消年终奖。

雇佣与被雇佣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所以当你看着别家员工每年都拿年终奖的时候,囊中羞涩的你更容易做出跳槽的选择。

虽说年终奖是企业对员工业绩的肯定与嘉赏,但从本质上来说,年终奖作为一笔奖金,本就是员工年薪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笔奖金就像一根风筝线拽住了员工,企业让其年底再拿走这笔钱变相地让其安心为公司“卖命”。再打个比方,月薪和年终奖的关系就行像切蛋糕,一般来说,企业通常将这块蛋糕平分为14份,其中12份每月发放,剩余2份于年终一次性发放。

为什么不将蛋糕平均分为12份?这就是企业家先礼后兵的狡猾之处了。正如知乎里的一个提问:拿到年终奖后马上离职,厚道吗?

网友在评论区回答:拿完年终奖离职是理所当然,只有不靠谱的公司,采用道德来绑架员工。

所以,年终奖是自己努力工作应得的收入,企业用年终奖来拴住员工的行为实为耍流氓。

hougarden

不发年终奖是在耍流氓(视觉中国/图)

体面:有选择地跳槽

职场人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网上流传一句话:能阻止90后离职的,只剩年终奖?不少职场人暗暗决心拿完这笔“迟到的奖金”后就辞职。山东省数据显示,60.2%的人表示要拿完年终奖再跳槽。

即使有年终奖,部分职场人也会果断说拜拜。数据显示,25.6%的职场人表示不会因为年终奖而放弃跳槽。因为离职后的职业发展才是他们所关心的。据《2018年大学生求职指南》调研报告,大学生在具体求职过程中,最被看重的首位要素是“实现个人价值”。在越来越多的90后以及95后眼中,一份好工作的核心标准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能够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并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当我们谈到如何体面拿到年终奖后离职,我们需要讨论更多的雇佣双方如何互利共赢。

假若职场人是一件产品,跳槽则是一种运营产品的手段。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副教授伊兰娜·格尔森在《跳槽经济》一文中解释了职场人热爱跳槽的心态以:员工在接受一份工作时就在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

职场人爱用跳槽来修炼自我。LinkedIn曾对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四个经济发展圈的职场人士调研,得出结论,相比美国人会在同一岗位待上56个月,中国职场人士在同一岗位上待的时间仅为34个月。LinkedIn数据表明,许多中国企业领导者越来越追求“终身职业成长”,他们会通过长期 (有时是短期) 的技能学习和培训,以及跳槽进行自我投资,从而获得晋升和提升影响力,而非“终身任职”于某一公司。

春节后的“金三银四”常常是一年中约定俗成的跳槽高峰期,拿完年终奖的职场人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职业路线。数据显示,近九成职场人在递交辞呈前,会事先找好下家,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们十分重视下一份工作能否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仅有10%的人选择改行。

员工流失是企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而职场人跳来跳去可以让企业这滩水活起来。Dobrev与Merluzzi在《稳定员工与爱跳槽员工的对抗:看年轻职场人的社会资本和早期职业生涯印痕》文中就把职场比作了一个社区,并指出稳定的员工像一个本地人,在社区的长期发展与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受益。爱跳槽的人则像一个旅行者,把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因子带入社区,使其连接世界,在此过程中旅行者(爱跳槽的人)也会受到社区(企业)的赞赏。

当旅游者周游世界,掌握知识和技能后,便会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归隐”。Dobrev与Merluzzi经过调研,得出结论:员工在工作5年后,离职的概率急剧下降。职员在公司间流动的可能性随其就职履历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会在第四份工作的时候被抵消。

可如果有些雇主过度担心这些跳槽的员工缺乏忠诚度和专注度,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टिप्पणी
सत्यापन को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