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一场社区生鲜围猎战
2019年的零售创业高峰,大概率会在生鲜品类,聚集着资本和创业者的智慧。
其实已经过去的这几年来,生鲜作为商业新风向,早就越演愈烈。“家门口500米内如何买菜”这件事上,诞生了许多区域化品牌,如生鲜传奇、钱大妈、朴朴超市、谊品生鲜等。
这些生鲜连锁门店在区域内有着高密度、高坪效和较强的品牌效应,用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在传统生鲜小店和大卖场之间打开了新的局面,同时也吸引了资本的大量关注。
除线下的连锁化门店,社区团购自2018年8月出现井喷式融资后进入全国范围内的疯狂扩张,短短几个月内在几十亿的资本推动下,从线上蚕食着社区生鲜零售的市场。
互联网巨头们当然不会无动于衷,阿里、京东、美团、苏宁等玩家也已相继进场。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次,他们没有止步于防御性的占位或是通过资本间接参与,而是将社区生鲜的相关业务作为战略重点推进。
这里所讨论的社区生鲜,泛指社区周边500米范围内的生鲜零售业态,包含到店、到家,以及O2O三种业务模式,这三种模式在成本投入、扩张速度、壁垒优势等方面差异明显,各家选择的切入点也大有不同。
全渠道、多维度,巨头卡位社区生鲜作为互联网巨头,要说社区生鲜的先入场者还得是京东。早在O2O大行其道的2015年,京东在4月份就推出了到家业务,通过众包物流体系提供to C的生鲜及商超百货配送业务。
这是一种轻量级的切入方法,但京东并不甘于只做“跑腿”的。比起线下门店或前置仓,京东更希望发挥自己最优势的物流能力,而通过线下商家来实现仓储功能。
2015年8月,京东斥资43.1亿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并持有后者10%的股份。同年12月份,京东到家与永辉超市达成合作,借助永辉在生鲜供应链方面的巨大优势,京东到家迅速成为生鲜电商的头部玩家。
在这之后,O2O时代的生鲜电商死伤惨重,据媒体报道,2017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平台中,仅1%实现盈利,4%持平、88%略亏,另有7%处于巨亏。
随着O2O泡沫退去,线上红利逐渐衰退,在生鲜电商的颓势之下,行业重心转向线下。区域型的社区生鲜折扣连锁店自二三线城市兴起,并迅速填补了家庭日常生鲜消费的空白。
这类新零售业态一般以中高档生鲜食材为主,覆盖范围为门店周边三公里。相对于社区生鲜,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一业态更类似于区域型卖场,但通过30分钟到家的配送业务,也能够基本覆盖社区生鲜的中高档需求。
据媒体报道,社区菜场基于盒马自有品牌日日鲜,采用自营+联营模式,商品结构接近现有菜市场体系,单店经营面积约为500-1000平米。
其中,阿里基于菜鸟驿站体系推出“驿站拼团”功能,以菜鸟驿站作为线下自提点,以电商拼团模式售卖商品;盒马以APP内的“盒社群”功能,由工作人员更新促销信息。
京东上线的拼团小程序“友家铺子”则是基于京东联盟(电商广告联盟平台)体系,店长(即团长)需要注册成为京东联盟站长,并拥有实体线下店面,通过推广商品服务获得京东CPS 平台的CPS返佣。
为何是社区生鲜?社区O2O和生鲜电商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当这两者合而为一,社区生鲜无论从线上还是线下,决计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但当互联网巨头们脱离了观望态度转而纷纷下场,已经能够大概率说明这条赛道处在爆发的前夜。
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假设,或许2019年最大的风口不是聚光灯下的社区团购,而是其背后蕴含的社区生鲜这个超级线下流量池和家庭消费的高频刚需入口。
这种流通渠道的变迁更替为社区生鲜创造了新的机会窗口。在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家庭生鲜消费传统渠道的菜市场的生存空间受到来自多个因素的挤压:
其一是市政环境优化对于原有菜市场在租金、面积、区位等方面进行的淘汰;
其二是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一二线城市在生鲜电商的长期教育下对于生鲜品的线上采买接受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以及社区团购平台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进一步渗透;
其三是社会整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更加需要就近一站式购买家庭日常所需的生鲜品。
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9万亿,预计2018年将继续增长至1.91万亿。在这个巨大的消费量级面前,水果蔬菜的日常采买频次远高于其他品类。
这大概也是巨头如此高调入场的根源,在市场尚未形成头部阵营之前,凭借原生创业平台所不具备的资金、资源、业务协同优势,利用品牌和快速扩张的能力抢占消费者心智。
“学成文武艺,卖给BAT”的场面,在社区生鲜这条赛道上,或许会有新的写法。
社区O2O和生鲜电商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当这两者合而为一,社区生鲜无论从线上还是线下,决计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但当互联网巨头们脱离了观望态度转而纷纷下场,已经能够大概率说明这条赛道处在爆发的前夜。
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假设,或许2019年最大的风口不是聚光灯下的社区团购,而是其背后蕴含的社区生鲜这个超级线下流量池和家庭消费的高频刚需入口。
这种流通渠道的变迁更替为社区生鲜创造了新的机会窗口。在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家庭生鲜消费传统渠道的菜市场的生存空间受到来自多个因素的挤压:
其一是市政环境优化对于原有菜市场在租金、面积、区位等方面进行的淘汰;
其二是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一二线城市在生鲜电商的长期教育下对于生鲜品的线上采买接受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以及社区团购平台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进一步渗透;
其三是社会整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更加需要就近一站式购买家庭日常所需的生鲜品。
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9万亿,预计2018年将继续增长至1.91万亿。在这个巨大的消费量级面前,水果蔬菜的日常采买频次远高于其他品类。
这大概也是巨头如此高调入场的根源,在市场尚未形成头部阵营之前,凭借原生创业平台所不具备的资金、资源、业务协同优势,利用品牌和快速扩张的能力抢占消费者心智。
“学成文武艺,卖给BAT”的场面,在社区生鲜这条赛道上,或许会有新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