साझा करें

NZ学者撰文:应重视中国养老市场而不是奶粉市场

生活
NZ学者撰文:应重视中国养老市场而不是奶粉市场
सारांशWoodford教授指出,中国人口增长只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会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政府最近公布了新的二孩政策,打破了延续超过30年的一孩政策。此举引来了新西兰媒体的大量评论,舆论的关注点在于,中国放开二孩政策后是否 ...

hougarden

中国政府最近公布了新的二孩政策,打破了延续超过30年的一孩政策。此举引来了新西兰媒体的大量评论,舆论的关注点在于,中国放开二孩政策后是否会增大对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的需求。然而,新西兰林肯大学农业管理系教授Keith Woodford指出,这些评论中大多数都建立在对中国人口构成缺乏了解的基础之上。他近日撰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Woodford认为,中国放松计生政策,只会在短期内增加出生率,原因是中国育龄女性的数量正在大幅下降。他指出,决定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三大因素为:育龄女性的人口数、育龄女性愿意养育的孩子数量以及中国政府允许出生的孩子数量。

要理解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看懂中国的“人口金字塔”。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一次构建人口金字塔依据的是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而看懂这个图,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的人口发展历史。

hougarden

在新国成立之初,中国从动荡进入稳定,人口在1950年代大幅增加,每个育龄女性可生育五至六个孩子。不久之后,中国受“大跃进”和其他灾害影响再次进入动荡,在1959年到1961年间,每年出生的人口数量从2000万降至1500万,最严重的1961年仅出生了1200万个孩子。从2010年的人口金字塔中也可以看出,49至51岁的人口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年龄组。

到了1963年,中国出生人口达到3000万。但此后,人口出生量再次急剧下降,此后到1979年,年均出生人口仅1700万。人口出生率之所以降低,是中国女性自主决定少要孩子的结果,这与其他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其中的1966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显著低于其他年份,那一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育龄女性整天忙于其他的事,而不是生孩子。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73年,我们看到(政府)鼓励夫妻使用避孕用品并推迟结婚年龄。”Woodford在文章中称。

到了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一胎政策,事实上,这一举措对总的人口出生数量并未构成显著影响。此后多年,中国的新出生人口一直在增加。

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是因为1950年代出生的女性此时正处于育龄阶段,虽然政府可以干预每个女性的生育数量,但育龄女性的总体数量却异常庞大。所以在整个1980年代,人口出生数一直在增加,到1987年达到顶峰,出生2500万人。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新出生人口开始逐年下降,到2010年降至1590万人。

此后数年,出生人口会有小幅波动,2014年为1680万,这可能获益于中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政策放宽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释放此前一直被压抑的生育需求,一些30岁的夫妻会选择在育龄阶段再要一个孩子。

Woodford认为,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正在下降,退休人口数量超过新增劳动力。尽管中国正计划推迟退休年龄,但这种情况在下一个10年还将更为严重。

原因是,未来几年的出生人口上扬只是短期效应,从未来20年来看,进入生育年龄的女性数量将大幅减少,平均每年低于800万人。这些女性必须生育超过2个孩子,才能保持目前的年人口生育水准。与之相对应的是,有证据证明中国女性二胎生育意愿较低,所以,到了2020年,出生人口数量将再次下降。

Woodford最后指出,从新西兰的角度看,中国无疑将成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的人口金字塔所呈现出的信息更多是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而不是婴儿潮。

“未来10年,中国55岁以上的人口将大幅增加,所以(对于新西兰来说)旅游业和养老产品才是未来的变化所在,而不是婴儿配方奶粉。”Woodford说。

来源:新西兰天维网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