ન્યુ ઝીલૅન્ડ
Gujarati
શેર

中国人的诚信真的倒数第一吗?

社会લેખક: Lachel
中国人的诚信真的倒数第一吗?
સારાંશ中国在末尾 看起来确实如此。那么,这是真的吗?我特地去找了论文的原文,读了一遍。
hougarden

最近,有一个研究刷屏了。

这两天,在知乎、朋友圈、各种APP里,你应该看到过许多次类似这样的标题:

hougarden

事情的缘由是什么呢?各路媒体及自媒体称:

并且附上这么一张图:

hougarden

中国在末尾

看起来确实如此。那么,这是真的吗?我特地去找了论文的原文,读了一遍。

原文叫做 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全球公民诚信),可以非常简单搜索到,全文和补充材料都开放阅读。

实际上真相如何呢?下面详述。

首先,简单概括一下研究的内容: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达 3 年的实验。他们准备了 17000 多个钱包,走遍全球 40 个国家、355 个城市,对各个社会机构(如银行、酒店、博物馆、警局、剧院)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路人,刚刚捡到了这个钱包,请他们进行处理。

钱包是透明的(避免工作人员不打开),里面装着数额不等的金钱,一张购物清单,一把钥匙,以及一张写着失主邮箱地址的便签。

hougarden

研究中用到的钱包和材料示例

然后,研究人员进行统计,看有多少工作人员,会通过钱包里的邮箱地址联系失主。

前文列出的国家排名图,就是按照「联系失主的比例」进行降序排名得到的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瑞士、挪威、荷兰、丹麦等国家排名最高,约在 65%-80% 之间,亦即有 65%-80% 的工作人员会按照邮箱地址联络失主。而中国的排名确实最低,只有 10%-20%。

光看这张图,确实像是「中国的诚信程度倒数第一」。

这的确有点难堪。于是,不少人列举了各种质疑的理由。

这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邮箱的使用率。很多人认为:中国没多少人使用邮箱,实验方法根本就是不科学的。如果换成电话或微信,结果一定会截然不同。

很可惜,这一点无法起到质疑的作用。因为作者在论文中已经把路堵死了。

作者在补充材料中提到:他们参考世界银行的数据,对各国使用电子邮件的普及度做了一个调整,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另外,针对电子邮件普及率低的国家,他们单独拎出国际酒店的数据 —— 因为这些酒店经常用邮件跟国际客人联系 —— 结果同样几乎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即使剔除了邮箱的使用率差异,结果也大致不变。

其他质疑还包括:

有。作者在论文中指出:「我们把美元换成当地货币,并为了确保各国之间的可比性,我们根据各国的购买力调整了金额」。

另外,作者还为每一个钱包虚构了一张购物清单(写着本地人常买的东西),虚构了一张名片,用的是本地人的名字,以此来增加可信度。

这一点作者同样作出了解释,依然是在补充材料中:

他们控制了许多影响因素,包括实验地点的拥堵程度、工作人员的忙碌程度、参与人员的差异,等等。结果基本是经得住检验的。

那么,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实际上,这些问题都不重要。为什么?因为这项研究,压根就不是什么「全球诚信排名」。

作者压根就没打算给全球各国的诚信做排名。

这是一次彻底的媒体误读和曲解。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基于这么一个「利他主义」的问题:

如果你丢了两个钱包,一个里面有钱,一个里面没有钱,哪一个会更有可能被归还?

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测都是后者。毕竟钱包里的钱越多,就意味着私吞的收益越高。

但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告诉我们:钱包里的钱越多,被归还的概率反而越高。

再看一遍这张图。左上角的「Money」和「No Money」是不是特别明显?实际上,这才是这项研究的核心。

hougarden

图中,黄色圆点代表「钱包里没有钱」,红色圆点代表「钱包里有钱」。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国家(实际数量是38/40),有钱的钱包,被归还的概率,都远高于没钱的钱包。

所以,这项研究一出来,就在学界受到了关注和赞誉,很大原因就在于:研究人员用大规模、大范围的实验,推翻了历来学者们的预测,让我们对人性又有了一份认同。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行为科学家 Shaul Shalvi 认为:过去,大多数类似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但这一次,在这么大范围的国家里得到了验证,这使得说服力大大提升了。

「如果你抽取 40 个国家样本,有 38 个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就揭示了一个非常清晰、可靠的发现。」

不要小看「目的」的差别。验证「钱包里有现金会影响归还的概率」,和「给全球各国的诚信程度排名」,两者的实验设计和论证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如果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后者,那它的设计就是非常粗糙、难以服众的。

比如:

诸如此类。

实际上,外媒对这项研究的报道,基本都集中在「利他主义」「人性」「令人鼓舞」,几乎没有人去在乎「国家排名」和「国家差异」——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那么,中国人的诚信水准到底如何呢?

刚好手头上有一些数据,分享给大家。

有一项全球性的研究项目,叫做世界价值观调查(WVS,World Values Survey)。该项目自 1981 年起,一直致力于调查全球各国的价值观、信仰、对重大议题的态度,等等,遍及全球 100 个国家。

其中有一项调查是:你认为跟大多数人打交道时,可以信任他们吗?

hougarden

图表来源:Our World in Data

这里是部分国家的跨国对比。可以看到,代表中国的曲线一骑绝尘,领先全球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仅次于瑞典。

以 2014 年的数据为例,中国是 62.69%,瑞典 63.76%,澳大利亚 54.43%,日本 35.94%,美国 38.17%,韩国 29.67%,印度 32.95%,其他欧洲各国,也基本徘徊在 20% - 40% 之间。

也就是说,有 62% 的中国人,认为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

你可能会说:这项研究说的是「能否信任别人」,并不意味着诚信程度一定就更高呀。

恰好,2000 年一项发表在《经济学季刊》的研究指出:对信任态度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客观的诚信程度。换言之:表示愿意信任别人的人,他们往往也是比较值得信任的。

(研究来源:Glaeser, E. L., Laibson, D. I., Scheinkman, J. A., & Soutter, C. L. (2000). Measuring trust.)

当然,这只是一项调查,未必足够细致、可靠,也不一定有代表性。

但至少它给出了一个结果:中国人的诚信程度,也许未必像所谓的「诚信排名」里的那么差。

非常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这项调查结果,跟各国的人均 GDP 做一个对比,会发现一个趋势:

hougarden

图表来源:Our World in Data

我们看到:诚信程度跟人均 GDP 基本是呈正相关的。人均 GDP 越高,国民就越倾向于愿意信任他人。

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离散的数据,是什么呢?中国。

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非常复杂了,可能涉及文化背景、发展历史等诸多因素。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一起思考。

那么,如何解释「诚信排名」里的数据呢?为什么中国会垫底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研究人员选取的城市,都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大城市,人流量相当高。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些城市机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捡到非常多的失物,乃至于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有没有可能,他们所接受的培训,就是「妥善保管失物,等待失主自行联系」,而非「主动联系失主」?

这些机构是否都设有专门的失物招领处?如果有,那就很正常了。

如果作者企图说明「各国诚信程度的差异」,那至少这种可能性,是需要去排除的。

顺便吐槽一下作者和 Science。明明研究的是利他主义和人性,用的却是「全球公民诚信」这么一个容易误解的标题,多多少少有点标题党了。

另外,作者应该预见到「各国排名」的图表容易引起争议,却也没有事先进行处理。

方法其实很多。比如:用「差异值」来排名,而非用「没钱」来排名;又或者,淡化排名,凸显和强调「一致结果」,都可以。会比现在好很多。

造成这么大范围的误解和愤慨,作者和期刊要负一半责任。

最后,聊聊「利他主义」。

很多朋友经常问到:如果说大脑的许多天性,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那么「利他」这种于己不利的做法,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常态?为什么我们会愿意不计后果地去帮助别人?

关于这一点,学界也有不少研究。

「诚信排名」实验的研究人员 Maréchal, Cohn, Zünd 和 David Tannenbaum 认为:私吞装有现金的钱包,会让人们觉得自己像个小偷 —— 这种「我不诚实」带来的心理压力,会超过私吞钱包带来的收益。

因此,出于「自我形象维护」(self-concept maintenance)的需求,我们会尽量表现出诚实。

但这个理由不够有力:如果钱包里放着的不是几十美元,而是几千美元呢?是不是收益就会超过心理压力了?

社会心理学家 Daniel Batson 认为:任何利他行为之中,都至少有三种动机在起作用。它们分别是:

1)社会报酬。也就是说,利他行为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品格,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2)缓解不适。神经科学发现,人们在看到别人受到痛苦困扰时,自己大脑中关于痛苦的区域也会被激活。故而,我们会主动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以缓解自己的不适。

3)移情关怀。Daniel Batson 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把自己的经验投射到他人身上,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的痛苦、困扰和压力。故而,我们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

这也是三种动机中最「无私」的一种,它可以解释许多不求回报的行动。

举个例子:现实生活中,当你捡到别人遗失的手机、电脑时,你一定会联想到什么?「要是我丢了,会怎么样。」

你会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这种焦虑和痛苦,从而,你会同样希望消除对方的痛苦。

这种行为基于「心智理论」(ToM)。亦即,我们会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态度,投射到他人身上,假设他人拥有跟自己一样的思考模式,从而更好地跟别人打交道。

因此,它会跟教育、收入、同情心程度等正相关。

这也是很多相关研究的结论。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

心理学家发现,人会有一种倾向,叫做「公平世界假设」。

什么意思呢?我们总会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假设基于我们对「确定性」的追求 —— 如果世界不公平的话,那么我们就要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会被大脑所排斥。

这种假设在许多时候,会导致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很常见的「受害者谴责」:你要是不怎样怎样,怎么会遭受这样的伤害?

但出于公平世界假设,在某些时候,我们也会用自己的行为去维护它 —— 如果我打破了「公平」,那我就是破坏「公平世界」的始作俑者 —— 这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显然,这种倾向的敌人是什么呢?破窗理论。

一旦你发现「你不是第一个」,这种心理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建立一套体系、规则,需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但打破它却非常简单。越精细、越有序的系统,就越难以抵挡外力,也就越需要细心的维护。

我们现在的问题,也许并不是利益至上、民族特征,而是:打破规则的成本太低,遵守规则的成本,又太高。

希望这一切,能有更好的改变。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