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围观黄磊育儿观,黄多多的头发何以戳中当代父母的教育痛点?

社会作者: 范娜娜
围观黄磊育儿观,黄多多的头发何以戳中当代父母的教育痛点?
摘要围观黄磊育儿观,说白了实际上是希望从黄磊或者说更多名人的经历中提炼出育儿经,为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提供一个速效的解药,一种可靠的教育模板,但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则是,黄磊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值得更广泛地普通人去实践。

围观黄磊育儿观,说白了实际上是希望从黄磊或者说更多名人的经历中提炼出育儿经,为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提供一个速效的解药一种可靠的教育模板,但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则是,黄磊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值得更广泛地普通人去实践

“知道”告诉你,黄多多的头发何以戳中当代父母的教育痛点?

hougarden
2019年10月6日,上海,黄磊,黄多多现身机场。 (视觉中国/图)
在娱乐圈里,星二代的一举一动一直备受关注。不管是已经踏足娱乐领域,还是尚在圈外的,都时刻处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屡上热搜。
王菲家的窦靖童,陈凯歌家的陈飞宇,这一次,黄磊家的女儿黄多多因为头发承包了热搜榜。
先是5月份黄磊妻子孙莉在微博中po出的一组图片,黄多多的紫色头发隐人注目;再接着10月6日,黄磊一家四口现身机场,黄多多变成了黄色的头发;而到了10月10日,在多妈的微博里,黄多多之前的黄头发染回自然黑色并且剪了短发。
从紫色到黄色到黑色,黄多多的头发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公众的讨论焦点也从头发延伸到黄磊的教育观,允许孩子染发打耳洞,到底是放任还是开明,一时之间,争鸣不断。

黄多多的头发与当代父母的教育焦虑

此番黄多多染发的话题,网友也是展开了数轮battle。孩子头发颜色虽然是小事情,但却折射出中国家长的一种普遍性焦虑状态。一份《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中国家长为孩子教
育焦虑,2018年综合焦虑指数达到67点。
《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里提到了十大家庭焦虑因素,关于孩子的占了一半,小孩健康、小孩教育更是排名前二。育儿焦虑已然升级为中国家庭的“主要矛盾”,亲子关系的考验在教育问题上逐渐显现。
因此,患上“群体性育儿焦虑症”的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丁点风吹草动都无比紧张。他们总害怕孩子会一不小心走了弯路,总是担忧自己家的孩子落后于人,总想把孩子从出生上学到结婚生子的所有人生路程都给安排好了。
在这种传统中国式“虎妈猫爸”的教育模式之下,黄磊孙莉这对夫妇堪称清流父母,是一种例外。
8岁时,作为《爸爸去哪儿》里最大的孩子,黄多多充当了贴心姐姐的角色,赢得了一致的称赞。
节目里,细枝末节上都展现了黄磊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尊重。没有擅自为孩子处理她的问题,保留了多多的决定权;不去干涉多多的想法,允许她自己做决定。
多多获赠的一只心爱的小狗,陆毅的女儿贝儿也想与狗狗一起玩一会,黄磊并没有直接替多多答应,而是告诉贝儿:“狗是多多姐姐的,你应该去问多多。
当贝儿玩了很久,多多担忧地找到爸爸,黄磊则是希望女儿“多多,你是姐姐,你自己解决问题”。
9岁时,黄多多想要打耳洞,孙莉不仅亲自陪着去,还特地发微博说“小姑娘,恭喜你啊,为你的勇气点赞。
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黄多多成长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才貌双全。7岁就用英语写剧本,8岁翻译了三本英语小说,10岁的时候为《小王子》等动画配音,11岁登上国际T台走秀,12岁搭档何炅,在赖声川话剧《水中之书》中担当女主角,会织毛线、做烘焙、设计礼服、谈钢琴、拉小提琴……
但黄多多的频繁染发行为却让部分人降低了对其好感度,认为她不像少女,更像网红。问题是打耳洞就是学坏了?染头发就是太早熟吗?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里,早早就将这些行为自动与叛逆,不学好、坏孩子挂钩,但13岁孩子到底该是什么模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况且爱美其实是女孩子的天性,染发、打耳洞也并不一定就是成年人才能做的行为。
孩子拥有自由生长的权利,在不触及道德底线与法律法规的情形之下,他们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即便以年龄太小,染发不好为名,也应该去和孩子沟通,争取孩子的理解,而非直接禁止。
这届家长的教育焦虑,从头开始。月薪几万也填不满的,更多的是对孩子无法摆脱的掌控欲。堂而皇之地打着“对你好”的旗帜,实践着对于孩子超强的控制。这是一种越权,父母并没有权力去干涉孩子具体的人生,从专业的选择到头发的颜色,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参考和建议,但并不能直接替孩子一锤定音。
hougarden
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 (视觉中国/图)
“对你好”“你该如何”这些话听起来体贴备至,但其实何尝不是一道束缚的枷锁,一个强压而来、并且不顾及当事人愿景的一厢情愿。而像黄磊和孙莉这样的父母,充分信任孩子,孩子也会给父母带来惊喜。

围观黄磊育儿经

从“围观明星怎么谈恋爱”到“围观明星带娃育儿”,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可围观。而当大众围观明星教育孩子时,到底在看什么?
浅层次上而言,这种围观满足了大众的投射心理和窥视心理需求。谁还没有个好奇心,咋滴。往更深里说,好的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普通人焦虑到头秃,也没有参照对象,而黄磊等公众人物则承担了把理想教育形式具象化的作用,是很多家长们的榜样,让他们得以通过观看去习得孩子教育的精髓,更理性审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不管是在《爸爸去哪儿》还是在《向往的生活》,黄磊与孩子的相处之道都获得了一致的称赞,众多网友求问教女心经,呼吁他出一本书。
黄磊曾表示:“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开明并不意味着放任,而是更多的尊重。这与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不谋而合。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黄磊的教育理念通过节目里被放大呈现,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与围观。这个过程当然也伴随着争议,但这种高关注度,也成为滋生关于教育问题、亲子关系探讨的土壤,启迪着更多父母的进一步思考。
围观黄磊的育儿经,新手父母可以从跟进学习,而经验型父母也可以进行对比反思,被自己家的熊孩子困扰时候,这种围观可以是一种羡慕解压,虽然做不到,但也礼貌表达一下向往之情;而当明星的教育方式引发争议的时候,也可以趁机炫耀一下自己的先进想法,表达共鸣之情或者是批驳之意。
说白了实际上是希望从黄磊或者说更多名人的经历中提炼出育儿经,为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提供一个速效的解药,一种可靠的教育模板,但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则是,黄磊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值得更广泛地普通人去实践。
一出生就在“罗马”的星二代们,他们不用经历中国式高考,他们的素质培养是在金钱堆砌之下。黄多多上的那所国际学校,每年学费就将近十三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既然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对于大众来说, get一下黄磊对于孩子更开明、开放的教育理念,大概是这场围观最后的价值与最终的意义了。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