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涪陵榨菜涨价:你吃不起还是不想吃?

财经Author: 陈子非
涪陵榨菜涨价:你吃不起还是不想吃?
Summary“涪陵榨菜”,吃泡面时一定要加的东西,却在前段时间闹了笑话。

“涪陵榨菜”,吃泡面时一定要加的东西,却在前段时间闹了笑话。

“财经名嘴”黄世聪一本正经地称,大陆有一个股票叫作“涪陵榨菜”,其业绩好的时候,表示大陆一般中下阶层过着不错的日子;而最近涪陵榨菜股价低迷,说明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这是个非常大的警讯,现在全中国大陆民众都绷紧神经”。

“知道”和你谈谈,涪陵榨菜背后真正的

hougarden

涪陵当地市民的西瓜拌榨菜(IC photo/图)
前段时间,涪陵榨菜屡上热搜。
今年8月7日,中国台湾地区播出的一档政论节目中,“财经名嘴”黄世聪一本正经地称,大陆有一个股票叫作“涪陵榨菜”,榨菜是他们吃泡面时一定要加的东西,其业绩好的时候,表示大陆一般中下阶层过着不错的日子;而最近涪陵榨菜股价低迷,说明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这是个非常大的警讯,现在全中国大陆民众都绷紧神经”。“黄专家”还把“涪(fú)陵榨菜”念成“培(péi)陵榨菜”。
吃榨菜也被推向了继茶叶蛋之后的新的“炫富高度”,微博上迅速掀起一波“榨菜炫富大赛”,网民纷纷晒出各式榨菜或榨菜料理。8月14日,涪陵榨菜给黄世聪寄去箱榨菜,黄世聪16日发文表示已经收到了两箱榨菜,并说“想到如此贵重的礼物到手,心情无限激动”。他还说希望大家别像他一样念错字,多多了解中国大陆的风俗民情。
借着此次风波,涪陵榨菜做了一次精彩的“危机公关”,也“免费”做了一波正面推广和宣传。不过,在二级市场上,时下涪陵榨菜则遇到了一个坎儿。
7月30日,涪陵榨菜发布了半年报,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实现营收10.86亿,同比上涨2.11%,净利润3.15亿,同比增长3.14%,但二季度净利润为1.6亿元,扣非后同比下降16.94%,这是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净利下降。受此影响,公司股价迎来了年内的首个跌停。截至9月19日收盘,涪陵榨菜每股报收22.98元,目前总市值为181.47亿,相较于最高值242亿元下跌不少。
涪陵榨菜增速减缓,利润减缓,是老百姓真的“吃不起”了,抑或有其他原因?

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

不少网友表示,“吃不起榨菜”的说法虽然是调侃,但涪陵榨菜的确涨价了,现在平均一包得两三块,以前五毛钱一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涪陵榨菜推出的精品款大礼盒,999g价值888元——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舍得随便买来吃吃的。
因此,有财经评论者认为,涪陵榨菜销量增速减缓,原因就在于贵。
一个最直观的对比是,自2008年以来,涪陵榨菜10年间提价12次,累计涨幅远超茅台。比如2008年以前,70g装的乌江榨菜终端零售价标价仅0.5元,之后不断提价,到了2018年11月,涪陵榨菜宣布上调了7个单品的价格,提价幅度约10%,公司旗下核心产品乌江榨菜的终端零售价格已经直奔3元。其中,80克装的乌江鲜脆菜丝零售价为2.5元;80克装的乌江清淡榨菜零售价为2.7元。
不断提价给涪陵榨菜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利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自2008到2018年10年时间,涪陵榨菜净利润从0.33亿元增长到6.62亿元,翻了20倍有余。毛利率也一路走高。2010年,公司毛利率为32.94%,到了2018年,涪陵榨菜毛利率就高达55.76%。
财经评论“华商韬略”还指出,毛利率的快速提升,赋予了涪陵榨菜远超竞争对手的渠道利润,极大地调动了经销商拿货和推广的积极性,很好地推进了涪陵榨菜的渠道下沉策略,进而提升了产品销量。
但涨价也需要有一个“度”,一旦达到天花板,超出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增速必然减缓。因此,伴随着涪陵榨菜不及预期的财报的公布,网络上有了“连榨菜都吃不起了”“消费降级”的说法——这也是台湾“名嘴”立论的依据。
但是,也有针锋相对的看法——消费减速一定就等于消费升级吗?消费减速也有可能是消费升级的体现。比如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在持续走低,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占比不断下降,居民消费走过了“温饱”阶段,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占比在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的产品品质也在提升,同样是温饱型消费,也在从中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以前只是吃饱,现在还要吃好。比如在2018年白酒销量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高端白酒销量仍然正增长;方便面中,容器面和高价袋面销售额正增长,而中价袋面和干脆面等平价的产品是负增长。榨菜也可能是这样,虽然整体增速减缓,但高端榨菜销量在上升。
所以,涪陵榨菜增速减缓,有可能是有人“吃不起”,也有可能是有人“只吃高端榨菜”。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归因。

hougarden

在重庆涪陵一榨菜工厂内,工人正在制作涪陵榨菜。(视觉中国/图)

为什么吃榨菜的人就那么多?

但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是,从2008年到2018年,这么多年过去了,榨菜的整体市场规模几乎是停滞的。2007年,全国榨菜总消费量为68.9万吨;但到2018年,也才75万吨,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了,整体市场规模约为60亿。
换句话说,吃榨菜的人一直就那么多,榨菜一直无法拓开更大的消费群体。为什么有人爱吃榨菜,有人甚少吃或从来不吃?
这得先从榨菜的历史说起。通常的说法是,榨菜由邱寿安于1898年发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县城郊(现涪陵城区洗墨路)商人邱寿安将涪陵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盐水),拌上香料,装入陶坛,密封存放。当年送了一坛给弟弟邱汉章,邱汉章在湖北宜昌开酱园店,在一次宴会上,他拿出哥哥邱寿安送的榨菜,客人们品尝后赞不绝口,称其风味“嫩、脆、鲜、香”,为其他任何咸菜所不及,并争相订货。1899年,邱寿安专设作坊加工青菜头,扩大生产,并按加工工艺将其命名为“榨菜”(意即“经盐腌榨制做的咸菜”),“榨菜”一词从此诞生。涪陵榨菜从诞生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十余年间,一直为邱家独家生产经营。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生产工艺被泄露并迅速传开,逐渐形成一个大产业。
榨菜以其质地脆嫩、形态饱满、酸咸适度、清脆爽口,饱受喜爱。
不过,也有这样一个说法,榨菜受欢迎,除了口味外,主要是它是一种“穷人菜”。榨菜价格便宜,足够咸、足够香,很下饭,而且榨菜保存方便,携带方便。以前穷人家如果没有钱买肉买菜,只要有一包榨菜,就可以就着一大碗饭吃下去。因此,民间有“富则大鱼大肉,穷则榨菜咸蛋”的说法。
这让笔者想起了儿时,因为家里穷,大人认为炒菜浪费油浪费功夫,就会买一种用大量盐腌制的奶,固体状,一大碗,每次吃稀饭弄一小勺拌在稀饭里,稀饭既有一点奶香,而且非常咸,这就省去了吃菜的成本。
可见,偏好咸等重口味食物,或许与家庭经济条件有一定关联。
法国著名思想家布尔迪厄则将口味与阶层联系起来。在他看来,趣味源于口味,必须回溯到厨房和饭桌上饮食口味形成的阶级因由。比如工人阶级以饱餐为主要要义,重口味,讲究好吃、实在,不屑资产阶级餐桌礼仪。与之相对的,权贵阶层饮食讲究高雅、趣味、节制、健康;得彬彬有礼,吃相不能难看;上菜的顺序、色香味的调配都有讲究;食物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动物性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升华成为社会交际之伦理和美学必须。
参照布尔迪厄的说法,榨菜的消费群体有限,会否主要是因为,它难以打通中产阶层以及上流阶层市场?榨菜虽然美味,但作为一种腌制品,其高盐问题不免让人有健康方面的担忧,“有钱人”就敬而远之。
一方面,食盐量过多(每日超过10克以上),与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及诱发脑出血等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而不少榨菜的含盐量一直不低。另一方面是,亚硝酸盐有致癌风险。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土壤、水、蔬菜以及作为发色剂用于腌制过的肉制品中。进入人体的硝酸盐,其本身对机体的毒性不大,但它可在人体内经细菌等的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酸性环境(如胃)中可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因子。研究表明亚硝酸盐与致癌相关,主要导致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像中国、韩国的不少地区偏爱腌制食物,亚硝酸盐摄入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爱吃泡菜的韩国人,胃癌发生率全世界第一,中国排第四。
虽然现在榨菜生产工艺不断完善,低盐成为一种趋势,但无论如何,腌制工艺必然伴随着亚硝酸盐的生成。当然,大家也不必紧张,合格生产的榨菜其亚硝酸盐含量都未超过国家标准。只不过为了健康考虑,榨菜偶尔尝鲜可以,却不适合像青菜那样天天吃。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