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美国工厂》里的观念差异:某种程度有分立,但终究是个共同体

转载Author: 李邑兰
《美国工厂》里的观念差异:某种程度有分立,但终究是个共同体
Summary▲ 2016年10月7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地区莫瑞恩市,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工厂竣工仪式上致辞。

hougarden
2016年10月7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地区莫瑞恩市,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工厂竣工仪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王乃水/图)

全文共

2869,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 很多人好奇,奥巴马为什么选择《美国工厂》作为高地制片的首秀。在网飞同时推出的十分钟访谈中,他做出了解答:“你们不一定对所有事情看法一致,但是会找到一些共同点,可以一起前进。我们制作项目的一部分目标,是给孩子们创造好一点的世界,确保我们都听到双方的声音。”在当下环境中,他的解答被很多媒体视为对特朗普政府的含蓄批评。

  •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责任编辑 | 宋宇

    2019年8月21日,网飞上线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8年,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成立高地制片公司,《美国工厂》是它推出的第一部作品。片中,一家倒闭的美国工厂被中国企业家收购,中美雇员面临众多文化和价值观冲撞。在中美贸易战正酣,全球化面临考验的背景下,这样的主题显得意味深长。
    近两小时的故事从2008年圣诞节讲起。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郊莫瑞恩的通用汽车工厂倒闭,裁员约一万人。愁云笼罩整个莫瑞恩,该地区六千多人中三分之二靠这家汽车工厂吃饭。产业工人代表在台上祷告,祈求天父把阳光带回莫瑞恩,驱走严寒。

    1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六年后,中国人来了。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玻璃集团接收了这家倒闭的工厂,在原址建成福耀玻璃美国工厂(注:下称福耀美国)。曹德旺1987年创建的福耀玻璃集团发展迅速,早就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服务对象包括福特、通用、大众和本田等汽车巨头。
    曹德旺走下飞机向人群挥手致意时,整个代顿市都兴奋起来。福耀美国所在的区域,还专门被命名为“fuyao”大道。
    福耀美国将招收一千多名美国工人,失业者们看见了希望。过去六年,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煎熬,曾经的中产住进妹妹家的地下室,床都不是自己的。因为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失业母亲焦虑万分。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非常爱俄亥俄州这片土地。”曹德旺对全厂员工说道。他急切地希望拉近与这些美国工人的距离,赢得他们的好感。在美国办公区里,中国员工原本想挂上含有中国文化意涵的画,比如长城,但被曹德旺阻止了。“要入乡随俗,这个时候不要刺激他们。”他嘱咐。接下来的镜头里,他独自望向窗外,嘀咕着:“怎么让美国人理解并接受中国人在美国办企业,这是很大的问题。”
    与曹德旺一同来到美国的,还有三百多名福耀中国的熟练技工。他们要带领新招来的美国工人迅速上手,在六个月内让福耀美国工厂高效运转。在一场中国员工的闭门会议上,曹德旺强调:“我们来美国办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员工专门接受过关于美国文化习俗的培训,培训专家在课堂上浅白地介绍:“美国似乎是个释放的地方,你甚至拿总统开个玩笑也没人把你怎么样。美国人的汽车,宽宽大大的,表现出美国人的随意性,穿戴打扮并不是很要求。说话不遮掩,务实,不搞抽象理论的东西……”
    然而,不管事先做过多少功课,在一个空间共同作业时,观念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一开始,是一些细微的、无关痛痒的区别。譬如美国员工到福建省福清市福耀总部观摩,看到中国同事开工前整齐划一站好、报数,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类的口号。这种军队化的管理及激励方式,令他们颇为不解。
    福耀美国工厂成立十个月,亏损超过四千万美元。曹德旺决定强势推进改革,不同价值观的冲撞激烈起来。
    美国工人不习惯加班,而对中国工人来说,“996”的工作是家常便饭;中国工人埋头苦干,美国工人更在乎工作环境、安全性和健康问题。车间里只有一个出口,万一发生火灾怎么逃脱?车间太热也被美国工人视为大麻烦,他们对中国工人用手分拣碎玻璃张大了嘴,表示不可思议。中国工人同样不理解,有工作而非面临失业,薪水不错,怎么还挑三拣四呢?
    矛盾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福耀美国是否引入工会成为纪录片的高潮。一部分美国工人联合起来示威,要求成立工会维护工人权益,中方管理层坚决不同意,认为这会妨碍工厂的效率。双方僵持不下。

    2

    “我们终究是一个共同体”

    曹德旺撤掉了福耀美国的总经理。在中方看来,这位美国人“不是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总想找出双方谁错了”。新上任的总经理刘道川是华裔,五十三岁,在中美几乎各生活一半,深谙东西文化差异。他对中国员工开门见山:“要了解美国人的性格特征,才能利用他们的性格优势来替福耀做事。比如,美国文化从小是鼓励为主,每个孩子都是超自信的。”
    面对工会,刘道川的解决方法也很直接——涨工资,时薪从十二美元增加到十四美元。“大家开心吗?”“开心!”“但条件是,要更努力,工作时间要更长。”他迅速补充。
    福耀美国甚至雇用专门防止工会的机构,游说工人投票反对引入工会。闭门会议后,投票结果出炉:868票反对,444票同意,引入工会宣告失败。同意加班的美国女工表示,工会是那些不愿努力工作,只想偷懒的工人的庇护所。也有人选择离开,理由是:“不想那样(没有安全保障地)挣钱。”
    又经过两年发展,2018年福耀美国扭亏为盈,这似乎宣告中国式生产流程和中国“速度”的胜利。其间,曹德旺也有反思,对着镜头自言自语:“我很难回到原来那个蝉叫蛙鸣的时代,看着田野上的鲜花小草……在这几十年里,我拼命开工厂,是不是破坏了环境和安宁?我弄不清楚到底是有功之人还是有罪之人。”
    残酷的现实是,曹德旺巡视车间时,专家提议将若干工作换成机器人操作。在字幕中,导演列出了一组数据:2030年,在自动化大潮下,全球将有3.75亿人不得不面临重新寻找工作的局面。“美国工厂”的工人们,将继续面对失业威胁。这又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
    史蒂文·博格纳尔和朱莉娅·赖斯特是《美国工厂》的联合导演,都是俄亥俄居民,多年来持续观察美国工人问题。他们与奥巴马夫妇对谈时,特别强调这部纪录片并不预设观点,坚持让中美双方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接受《纽约客》采访时,他们表示,美国和中国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经历了急剧增长,使数百万人从贫困转向中产阶级。“有一种真正的使命感,这是一个国家使命。中国工人正在崛起。”美国恰恰相反。“我们变得更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正在走下坡路。如果你回头看看父母或祖父母,他们的表现会比你好。”博格纳尔说道。
    很多人好奇,奥巴马为什么选择《美国工厂》作为高地制片的首秀。在网飞同时推出的十分钟访谈中,他做出了解答:“如果你知道某个人,如果你和他们面对面谈过,如果你知道他们的故事,你可以建立联系。你们不一定对所有事情看法一致,但是会找到一些共同点,可以一起前进。我们制作项目的一部分目标,是给孩子们创造好一点的世界,确保我们都听到双方的声音。”在当下环境中,他的解答被很多媒体视为对特朗普政府的含蓄批评。
    《美国工厂》中,美方管理层前往福耀总部观摩时参加了公司的晚会。中方员工的表演都是集体舞,而美国员工的表演更像个人秀。看完演出,一位美方管理人员感叹:“我们是一个大公司,中国工厂和美国工厂,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分立的,但我们终究是一个共同体。”
    hougarden

    (责编:Stella)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support@hougard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