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时间管理,重要的不是方法

生活Author: 开智学堂
时间管理,重要的不是方法
Summary时间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白领以及高校人员生活的一部分。

时间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白领以及高校人员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衍生出很多具体的操作。搞清楚哪些操作有效,如何实施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却是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

我想,根本在这六个字——抓住-主线-剧情。上个月因为好友的分享读了一篇文章,是对一部个人传记所作的松散的摘录。(https://www.douban.com/note/226926167/ )

传记主人公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从 26 岁一直到 82 岁坚持做一件事,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并作汇总分析,然后以此来规划之后的工作。因此他也成了「记录系」时间管理法的代言人。

他的操作确实折射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我更喜欢做一些联想,比如,这些操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操作?

「抓住」:我对进度的估算需要多准确?

一个人若经常完不成目标会产生挫败感,而一个合理的目标更容易防患于未然。目标要定得合理就需要「可实现」,抓住目标其实就是重视它具体该怎么完成。而精确估算进度是其中的关键。柳比歇夫为了做到这一点简直达到了极致。

首先,他对不同任务的常规进度都有概念,且有所区分。

比如,他去外地出差带多少书从不根据自己的心情,而是根据自己每小时能读多少页书来做决定。他还知道自己读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进度「我一小时能看二十~三十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四—五页,有时更少。」

其次,他的估算不是根据头脑中的记忆做出推测,而是基于大量系统记录得到的数据。

理论上,以往的数据能让进度估算变得更精准。事实上,柳比歇夫做得也不错。他自我报告说,「如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对预定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百分之十。」

不过仔细想想,争取把误差减少到 10% 是否有必要呢?这其实挺值得权衡。如果我不通过系统记录来估算进度误差是 20%,但是做记录这事让我觉得特别繁琐不开心,那么也许就是不值得的。

又或者工作内容变化很多,充满了不确定,之前的经验无法为之后的估算提供太多的参考,也并不是那么值得。

又或者我特别自我接纳,完不成工作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爽,那从根本上就不需要了。

总之,要想清楚:提高估计的准确率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有的话,我实际能接受多高的误差?然后再选择具体的操作和安排。

hougarden

图片来源 Pexels

「主线」:我内心觉得什么最重要?

柳比歇夫的每日汇总是有侧重的,这点我很喜欢。他把工作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比较核心的科研活动,和出成果密切相关;第二类则是学术周边活动,包括讲课、研讨会和学术报告。然而他每天加总的只有第一类工作,其余的则是每月一汇总。

这种区别对待本身很有意思。我们不可能重视方方面面,不得不有所选择,重要的事情给与更高的优先等级。每天最终只统计核心工作,无形中也会影响自己之后的时间安排。

如果有一条线在那里,这条线就会在模糊的情境下给自己一个更明确的指引,让自己去往上面靠。只是,这条线并没有那么容易划下。

有人会觉得柳比歇夫把自己逼得太紧,这个感受背后其实是更深层的一些东西:虽然我要抓住主线,但是这根真的是我想抓的主线吗?我真的真的觉得它重要吗?

要想让自己的内心坚定的确认一项东西对自己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其实很难。很多人之所以消极怠工,能力问题在其次,更多是因为对自己所试图去抓的这根「主线」感到犹豫、勉强甚至是讨厌。

如果要通过记录一项自己内心煎熬的内容来督促自己完成,那和工头监视奴隶也差不离,短期也许有点效果,长期依然痛苦。如果自己内心平静如水,那记不记录的也没有那么要紧,除非你需要对未来的工作进度做出特别精准的估算。

其实,重视核心工作并不一定要通过记录和统计来实现,它是锦上添花,更像一种仪式。有很多学者甚至大科学家不会刻意去记录和统计时间,但是重视从来都在他们的心中。

当然,现代的科研也确实容易给人带来一种无意义感,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相比记录,也许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更为重要。

hougarden

图片来源 Pexels

「剧情」:我在工作中和别人形成了怎样的连结?

文中还列举了柳比歇夫分析的浪费时间的原因,其中有两条我觉得特别有意思:A 做了不该自己做的工作,B 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人如果太在意提高效率,反而容易陷入「自罪自责」的死循环,而这两条可以说是一种破解法。

当人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中,同时试着去看自己和别人的时间,更容易突破自我关注的局限。虽然很多工作需要自己独立完成,但它依然是整体剧情的一部分。剧情就意味着有人,有互动,有故事。

通过工作人们形成了连结,而工作的部分价值也在于对他人的意义。忽视人际其实会错过很多重要的东西。何况经常想着自己到底是不是在浪费时间真的会挺累。

有时候拓宽一下视线,把他人纳入自己的思考反而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些新的认识和感受。相比正式的记录和分析,在任务的前后去思考一下这一系列的问题似乎更为重要。

比如,这件事由自己做是不是最合适?假如是别人做那会怎样?这件事做了或不做分别对别人的时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在这项工作中到底和别人形成了怎样的连结?

总的来说,柳比歇夫的方法固然有趣,也值得参考,但针对那三个根本问题的思考却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愿你对它们都有一个满意的回答。■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