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魔幻5D”之城不爱单车

财经Author: 锌刻度
“魔幻5D”之城不爱单车
Summary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刻度”(ID:beefix),作者 李觐麟,编辑 罗世浩;经……
hougarden

素来有“魔幻5D城市”之称的重庆,在近几年的时间中收割了大批流量,无论是广告主还是游客,都将重庆视作一个网红打卡地和关注制造机。

但唯独对于一种事物来说,重庆仿佛是终结者般的存在,那就是共享单车系列。两年前风头无两的ofo,重庆本土孵化的悟空单车,都倒在了这座魔幻都市里。

可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重庆的街头又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动共享单车。

可锌刻度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重庆本地人对此并不买账。会使用的大多是外地人或者是曾在外待过一段时间,学会了骑单车的重庆人。

由此可见,即便有了电力加持,单车业务在重庆似乎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hougarden

魔幻5D城市与单车无缘

1、本地人并不买账的生意

足以让每位设计师都兴奋的重庆地形,也让无数外地人望而生畏。从小习惯于爬坡上坎的山城人民,骨子里就几乎和单车绝缘了。

只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重庆的城市版图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便出现了一些相对较为平坦的区域。

重庆大学城就是这样一块地方,自2003年经政府批准建设后,已经汇聚了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数所高校,也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科教节点、西南地区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创新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Jasmine在四川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了三年,一年前才回到重庆,定居在大学城。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她会从家里出发去超市里买菜。因为觉得开车停车太麻烦,所以她每天出行都会选择使用电动共享单车。

她常常使用的是小蜜单车和筋斗云出行,可在她看来,这两款电动单车都槽点满满。

Jasmine有时会和老公一起出门买菜,但小蜜单车体积小,无法载人,就只能一人骑一辆。尽管车前的小筐能放一点东西,但容积也很有限。

hougarden

图为小蜜单车与筋斗云

而且小蜜单车的价格偏高,Jasmine有时一趟就要花3至5元。可重庆本地出租车3公里内起步价才10元,如果Jasmine和老公两人出行,加起来的费用可以直接选择出租车了。

筋斗云相对来说电瓶更大,可以载一个人。速度和价格也比小蜜单车更有优势,但在便利程度上却差一些。

筋斗云单车停车地点特别少,而且很固定。有时候,Jasmine买完东西出来拎着大包小包,还要步行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找到筋斗云单车。

说着,Jasmine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筋斗云出行APP的界面。她明明正站在一辆筋斗云单车面前,但系统界面却显示无车可租,附近也没有还车地点。“总觉得这些APP做得很不用心,随便放两辆单车就完事不管了。”Jasmine说道。

不过,Jasmine告诉记者,她在大学城看到使用电动共享单车的人更多还是从外地过来读书的学生。一方面是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城市本来就会骑单车,另一方面是年轻人接受程度相对较高。

通过记者观察发现,选择使用电动共享单车的本地人的确少之又少。会骑的那部分人大多会自行购买电瓶车或者摩托车,而不会骑的人占据绝大多数,他们选择步行、搭乘的士,也不会租赁电动单车。

而Jasmine也是因为在成都待了7年,才学会了骑自行车。她认为不会骑单车的人,要想骑电动单车,更是不容易。

hougarden

筋斗云还车点十分有限

2、无人使用,也无人管理

除了大学城这样的地势平坦区域外,记者还在重庆渝北区、大渡口区等多处看到了电动共享单车的身影。

这些地方人车较多,楼梯陡坡不少,但为了扩张,这些电动共享单车商仍然不计成本大量投放。

一个月前,记者在黄泥塝和照母山的一些小区门口,都看到了芒果电单车等电动共享单车的摆放。但这些单车看上去因为长时间无人问津,已经有不少损坏的痕迹了。

并且这些电动单车没有划分正规的摆放区域,有的随意摆放在马路边,有的摆放在小区门口。零零散散地倒在地上,也没有人管理。

一位小区居民告诉记者:

这位居民在照母山住了快两年,几乎没看到过有人使用电动共享单车,也没看到过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来维修管理。随意摆放的电动共享单车,看上去就像是为了扩张业务版图而牺牲的孤儿。

而两天前,记者再次来到这两个区域,却发现这些电动共享单车已经消失不见。

来往的附近居民也表示并不清楚是谁清理了这些电动单车,只是前几天突然就不见了。但他们大多觉得清理掉更好,反正也没有人使用,现在街道看上去整洁多了。

可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想到风光一时的共享单车们。ofo、摩拜、小蓝车等共享单车在大幅撤退时实在是一片狼藉,在那之后,不仅出现退押金难的问题,单车的无人管理更是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被遗弃的单车,四处占用着人行道路,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而被收走的单车,则形成了全国各地的“共享单车坟场”,各型各色的共享单车堆积成山,如同垃圾一般。长沙一社区工作人员就曾因ofo单车垃圾过多,而向其要求处理,可最终却没有得到回应。

之后ofo工作人员出现,为的却是剪下单车锁,并撬走太阳能板,这些是单车上还算值钱的东西。剩下的部分为何置之不理呢?

有人透露,是因为回收旧车比投放新车的成本更高,一方面是清理单车时需要的人力、车辆费用,一方面是拆解其所含金属、橡胶、塑料等费用。

如今的电动共享单车亦是如此,过度、无序的投放和只投放不管理的行为,已经给城市管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尽管路面上已不见其踪影,但如此庞大的数量,倘若得不到合理的处理,恐怕又将形成一个个“电动共享单车坟场”。

资本退热后,这些企业是否又会同样只取下有价值的电瓶,随即扭头就走呢?也许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同样藏着这些被资本抛弃的垃圾,无人问津。原本是为了便民的设施,最终却变味成了扰民的垃圾。

hougarden

电动共享单车随处乱停

3、一座与单车无关的城市

从共享单车到电动共享单车,在重庆人眼中都算得上是“奇葩”般的存在。

画面倒回30多年前,由于重庆地形的特殊性,因此在街头巷尾总能看见“棒棒”的身影。一根竹棒加绳子,不仅挑起了雇主的家具家电或一袋小菜,也撑起了他们的生活。

曾几何时,雇主与棒棒一起挤上公交车的画面常常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棒棒起到的作用类似于电车,在大型交通工具之间起到一个短途运输的功能。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士、轻轨等交通方式也十分便利。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兴起,促使了快递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棒棒因此逐渐消失在了重庆街头。

然而,这些变化也并没有改变重庆人的不会骑单车的习惯。会骑单车的人,在重庆人眼中算得上是拥有了一项技能,值得夸赞。不少重庆人即便是后来去到了外地,也很难适应甚至学会骑单车。

小月在北京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又留下来工作了3年,但始终没能适应出行用单车。

重要的是,与小月有同样想法的人,在重庆几乎占了绝大多数。据锌刻度记者观察,周边会骑单车的人数量实在有限,而即便是极少数会骑的人,也不会认为在重庆骑单车是一件方便、省力的事情。

另外,骑单车在重庆也算是一项娱乐项目。

除此之外,单车在重庆格格不入的一大重要因素,是没有非机动车道。在车流拥挤的街道上,从来没有为单车们留下一席之地。即便是后来规划的大学城等地势平坦的新区,也并不是所有街道都划分出了非机动车道。

在大学城,记者甚至看到即便是在有非机动车道的地方,骑单车的人也依旧四处乱窜,没有按照线路行驶。

而事实上,这些非机动车道在修建时就不够合理。不少非机动车道修在了人行道上,坑坑洼洼的地砖不好骑,有的甚至还直接被机动车占了道。

因此,无论是从人们生活习惯,还是从地理条件来判断,电动共享单车入驻重庆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hougarden

即便被损坏、被乱扔,也无人管理

4、资本成为本土经济价值的吸血鬼

从5D城市到轻轨穿楼等事物,让重庆成为了十足的网红城市。

面对巨大的流量,无论是各路网红还是商家,都在不断地深挖本土经济的价值。为了能让业务版图不断扩张,各种数据变得漂亮,真正的实用与便利似乎都成了炮灰。

电动共享单车的入驻正是如此,没有将重庆的具体情况吃透就大量投放。

一时的业绩风光,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但长此以往不仅会让城市本土经济价值枯竭,也会使自己走向颓势。

这并非危言耸听,从不少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来看,这些电动共享单车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不得不迅速划分地盘,抢占先机。但配套服务却十分滞后,遇到退押金、解决故障等问题时,往往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为了享受资本、享受流量,而牺牲掉一个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本质,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抉择?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