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互金大潮反思:失败的必然性

财经Author: 洪言微语
互金大潮反思:失败的必然性
Summary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中,被各种压力Push着不断前行,虚度一天便会产生莫名的愧疚感。

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中,被各种压力Push着不断前行,虚度一天便会产生莫名的愧疚感。过程已然紧凑,结果更是难如人意,尤其是在2018年的经济背景下,尤其是互金行业从业者,或多或少,大家总有些挫败感。

当P2P平台批量爆雷时,当互金平台转型失败时,当逾期和不良越来越多时,当昔日的合作伙伴渐行渐远时,每一个时刻,都在为从业者的挫败感添柴加火。

大潮之后,裸泳者现,固然有人是自酿苦果、种豆得豆,更多地人则是被无辜波及。这个时候,我们或许有必要为行业内各种各样的“挫败感”说几句公道话。

“失败”的普遍性

有P2P从业者曾笑谈,有时候就在想,当下的情况就像是大家排队等死,努力拼搏,希望的不过是让自己晚死几个月。

据网贷之家数据,2018年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减少了1219家,其中673家或跑路、或兑付困难,546家或转型、或清盘退出。受此影响,正常运营的平台降至1033家,数量缩水54%。过半平台短期内密集退出,导致了行业资源配置机制的扭曲,良好的合规性、经营的稳健性不再是优质平台区别于其他平台的标签,在出借人和第三方合作伙伴眼中,所有的平台都只是P2P平台,而P2P平台又约等于高风险平台,需要远离。2018年末,P2P贷款余额7890亿元,同比缩水24%。

这个时候,问题平台自不必说,正常经营的平台日子也不好过,一些平台不过是苦苦支撑。P2P行业的遭遇并非个案,互金行业都在过苦日子。

上市平台估值缩水成为常态,截止2019年1月14日,2017年以来上市的13家互金平台中,10家平台市值较IPO首日缩水40%以上,其中信而富、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等4家平台缩水比例更是超过70%。

上市,被视作创业成功的标志,数以千计的互金创业企业中,上市的不过十几家,未来有潜力上市的,也不过几十家。市值的大幅缩水,是企业经营困境的镜像反映,行业的佼佼者尚且如此,行业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又能好到哪里去?

除了大火的P2P和消费金融之外,还有一些领域寂灭地悄无声息,比如股权众筹,比如以发币为内核的各色区块链创业潮。

曾结识一个股权众筹领域的连续从业者,毕业之后,她就认准了股权众筹的风口,连续在行业内几家头部平台跳槽,借以积累职业竞争力。后来她发现,当行业本身日益萎缩时,她所谓的职业竞争力其实毫无用处,无奈之下,她终于决定在2018年下半年去一家保险公司应聘,做起了与股权毫无关系的工作。这样的例子在区块链领域也比比皆是,2017年下半年,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到所谓的区块链创业大潮中,到了2018年下半年,也是曲终人散。

再往大了说,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领域的很多模式创新也纷纷在2018年被证伪,比如共享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比如无人货架,比如直播答题。在2018年,我们还看到了长租公寓的爆雷,看到互联网巨头也在遭遇估值缩水的困扰,看到汽车销量迎来拐点,看到二线手机厂商爆发各种各样的危机……

某种意义上,失败是普遍的,而普遍性的失败,背后隐藏着一些必然性。

失败的“必然性”

其实没有什么是必然的,但在特定情境下,多方因素积聚时,必然性就出来了。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互联网的光环效应、宽松的政策环境、私募股权融资的井喷、传统金融机构进入下行周期加速人才外流等等因素汇集在一起,共同催生了互联网金融领域2014年前后的创业风口,风口之下,互金平台过度供给,才有了行业繁荣之像。

2014-2018年,私募基金管理的基金数量从7665只增长至74642只,基金规模从1.49万亿元增长至12.8万亿元,分别增长8.74倍和7.56倍。私募基金的蓬勃发展为创业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大量项目靠PE资金输血就可活下去,商业模式本身的可持续性反而不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8年间,私募基金在金融领域投资案例数为1025个,在互联网领域投资案例数则达到3886个。这里面,大多数项目注定是炮灰。以P2P为例,巅峰时期正常运营平台数量高达3508家,在这个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里,这个数量远远超标。

脆弱的泡沫依赖狂热与幻想,尚可撑下去。不过,外部环境在改变,进入2016年,互联网金融领域迎来强监管,宽松的政策环境不再,开始影响各方预期。

2017年,互金领域强监管开始叠加宏观层面强力去杠杆,影子银行业务开始萎缩,大量的企业与项目遭遇融资难。P2P同时对接资金方和资产方,存在大量期限错配,抗风险能力差,作为互金领域的薄弱环节,率先开启了爆雷模式。在洗牌过程中,个体争相逃离事故现场,又导致踩踏事件频发,加剧了冬天的寒冷程度,不论平台自身的好与坏,都受到波及。

P2P爆雷潮之后,信用债高频违约开始接棒,据统计,2015-2018年,信用债累计违约2442亿元,其中2018年下半年违约规模占比就高达50%。

hougarden

P2P的密集爆雷与信用债的高频违约,快速冰冻了市场情绪。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变得谨慎,受此影响,出借人快速逃离P2P平台,金融机构则大幅提高资金合作门槛,几乎所有融资性互金平台都面临着资金困境。

金融业务本就讲究存续性,当资金受限时,只会加剧资产(企业端)的风险暴露速度,某种程度上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企业,这个时候,失败便有了必然性。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说一句暖心的鸡汤,面对必然性的失败,沮丧大可不必,接受它,然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鸡汤当然很暖心,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解决方案。

当前,冰冷的情绪仍在传递。2019年,信用债到期应偿规模高达22.33万亿元,P2P行业待还余额接近8000亿元。整个市场都在看着,违约潮究竟还会不会延续。

各方已经在行动。

宏观层面看,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向,央妈短期内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行业层面看,一行两会在着力贯通货币传导机制,确保资金切实传导至企业端。问题是,金融机构喜欢垒大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是胆小谨慎,是经历过周期、吃过苦头。

1873年前后,铁路投机泡沫破灭,欧美金融界恐慌情绪弥漫。在那些阴郁的日子里,摩根财团早期创始人皮尔庞特·摩根痛定思痛,定下一道做生意的规矩,“我愿意接手的债券在推荐出去时不能让人心存一丝疑虑,到期时关于偿付利息不能让人有一点担忧”,这成为后来摩根财团的经营准则——只和实力最雄厚的公司打交道。

所以,很多时候,谨慎的情绪已经深深刻在了大型金融机构的基因里。要贯通货币传导机制,将资金传递给经济体末端的小微企业,大中型银行自然首当其冲,但连接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更不能缺席。

互联网金融机构,期待更多地政策宽松与倾斜,我也相信,宽松与倾斜必将到来。而每个从业者,也需要转变心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那句著名的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这里送给大家。共勉!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来源:洪言微语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