مشاركة

从 DMA 券商到 API 银行,不仅仅是外部接入

财经الكاتب: 咏仪
从 DMA 券商到 API 银行,不仅仅是外部接入
الملخص猪年开春之际,证监会就《证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

猪年开春之际,证监会就《证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规定为券商提供系统外部接入服务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保证。券商系统外部接入的放行将刺激 A 股投资策略的丰富化,进而对于市场起到刺激活跃度、提升流动性的作用,对于券商机构业务的开展是利好。

但 2015 年股灾期间,券商外部系统接入被封禁,持续长达 4 年之久。对于这次的规定,笔者衷心希望通过监管科技的配合,为外部接入的合规风控保驾护航,让这类业务的开放不再退转,能够健康持续下去。

在证券金融业逐步全面数字化的过程中,外部接入只是一个开端,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可能:API经济、数字化生态、卖方赋能买方、券商即 SaaS……不管短期内有无外方接入业务资格,全体券商均需考虑。

在此,笔者想回顾一下华尔街券商的 DMA 业务,以及讨论证券业对银行业 API Banking 的借鉴。

DMA基础上的商业模式

去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过的人,一定忘不了人声沸腾、熙熙攘攘的交易大厅,但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尽管每天早上 9:30 还能听到启动交易的铃响,但这一切只是在做秀,或者说只是一种传统和仪式感。

每天的交易撮合早已不再需要通过纽交所的交易专员协助完成,而是发生在哈德逊河对岸的数据机房里,由各家投资机构运用自己的算法、模型调动连接交易所的API,直接完成下单/撤单/修改等操作,达到交易成交的目的。美国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交易市场,实际上已经是机器人、算法在博弈。2016 年 2 月的《华尔街日报》说,机器人们已经来到了华尔街,数以百计的金融分析师被软件替代,下一批被替代的工作是谁呢?显然,交易员是在失业大军里了。

hougarden

纽约时报报道《The robots Are Coming for Wall Street》

干掉交易员的前提,是交易参与方能通过可编程接口(API)连接交易所设施,这就是所谓的DMA - Direct Market Access。全球各主要交易所都通过他们的会员(券商,或者说“卖方”)提供支持。

以纳斯达克为例,它所定义的 DMA 是指,交易所会员通过使用事前申报的技术系统,或者该会员与其客户之间的技术连接手段,电子地、自动地把该客户的交易委托直接送到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它还定义了SA(Sponsored Access)—— 交易所会员允许其客户以该交易所会员的交易坐席/身份,在客户自己的交易设施或者第三方服务商设施上下单到交易所,并且交易订单无需经过该会员的内部电子交易系统。

印度交易所则描述 DMA 为投资机构通过交易所会员所提供的“计算机到计算机连接”(Computer to Computer Link - CTCL)软件进入交易市场,并且所有交易订单均需经过该会员的技术设施路由。

国外由于金融产品的交易发展历史较长,交易品种除股票外,还包括 FICC ,即固收、外汇、大宗、衍生品等。外部接入的开放,促成多种以 DMA 为技术基础的商业模式,典型的例子包括:

国内交易环境下的“外部接入”,应该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这固然包括了买方机构为了追求更低延迟、更高频、更灵活的交易能力而通过卖方(券商)的技术设施进行的 DMA 场景,也包括了外部客户通过某些投资管理应用、多资产交易平台接入券商的集中交易系统,进行正常交易下单而并不追求极速的场景。在 2015 年,甚至包括一些互联网公司,例如某炒股社区或个股行情软件,为了给其客户从个股研究到交易的闭环体验,同时给券商引流,从互联网应用端接入券商交易柜台的场景。

卖方赋能买方

无论是 DMA、SA还是所谓“外部接入”,把视野放大一点,其实都可以视之为“卖方赋能买方运动”的一部分。

2018 年 7 月发布的“凡泰极客科技白皮书”中曾介绍过,美国证券市场上,多年来卖方一直是:(1)金融创新的孵化器(2)产品与服务的市场 (3)交易与做市的平台。

无论对于何种资产类型——权益类、固收类、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等,卖方都是服务提供者,很多时候处于强势一方。卖方拥有更多专利算法、更强大的投研能力和更多科技工具,在交易的全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买方相对于卖方而言在不少情况下处于被动的地位。大部分的买方可以仰仗的武器,依然不过是无处不在的 Bloomberg 终端和 Eikon Thomson Reuters 分析工具。

实力悬殊,这基本上是一个卖方市场。高盛们为从事做市、自营交易、经纪业务、投行而发展出专属的、封闭的、昂贵的技术工具, 以便于支持大规模交易、处理异常复杂实时的做市、以承受更高风险的能力采用更进取的交易策略获利。但这些业务形态都逐渐被严厉的监管所限制,相应的软件工具也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

但这些科技武器,对于买方依然是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高盛的策略,就是像 Google 用搜索引擎赋能普罗大众更高效搜寻获得有价值信息一样, 把科技能力输出给买方,从而以身作则,引领“卖方赋能买方”的潮流。

DMA 等只不过是“赋能”的武器库里最基本的一种。不仅交易,风控、reference data、STP等服务能力都可以通过 API 的方式向买方提供。卖方自身高度数字化,并开放接口、开源、提供 SaaS 服务、输出云平台等,其影响有三:

另一方面,卖方“赋能”买方,其实是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工具服务买方,从而强化与买方的数字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更加牢固,谁能把客户的诉求在线、合规、便捷的满足,让其在线完成各种业务需要,谁就能抢先获得客户并以千丝万缕的数字服务及相应产生的历史数据绑定客户。

Open Banking 运动与 API 银行的启示

作为百年老店的高盛,曾宣称要变身一家“开源技术投行”(Open sourced investment bank),玩转 SaaS 服务,走“API 经济”的开放道路。但这方面,银行可能做的更好。

我们自 2016 年即开始关注 Open Banking。Open Banking 是一项开放式银行变革运动,按照维基百科定义,Open Banking 是指银行使用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让第三方软件开发者能够运用银行数据开发和构建应用程序及服务。

2016 年 8 月,英国市场管理局(The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发布英国零售银行调查报告,同年 9 月 OBIE(The Open Banking Implementation Entity)成立,这个组织旨在构建新的金融服务开发标准和金融数据共享及保护规范,以促进英国零售银行竞争力和创新力。OBIE 作为标准制定和平台提供者,零售银行可以申请遵循标准接入 OBIE 作为金融账户数据提供者。

金融科技公司通过 FCA(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备案后,可以接入 OBIE 作为创新金融服务应用的开发者或提供者,消费者通过 OBIE 应用目录查找并主动授权经备案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应用,经过授权后,这些创新金融服务应用得以通过 OBIE 访问授权消费者在零售银行的消费数据,对数据分析后给消费者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比如,2017年 3 月 OBIE 开放了金融账户提供者(即接入 OBIE 的零售银行)的产品、网点营业时间、网点和 ATM 分布位置数据接口。利用这些接口,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开发应用或网站,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获取零售银行产品及网点服务信息,此外也帮助零售银行拓宽了产品和网点宣传渠道。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Xignite 是一家新兴的金融服务公司,它提供按需平台(Data On-demand Platform),将可靠的金融市场数据提供给全球 400 多家公司客户(如花旗、通用电气金融、ING、威达信、kaChing 和星巴克)的企业应用程序、门户和网站。Xignite提供的金融数据包括市场数据(实时、延时、历史、盘后)、财务资讯、估值等全方位的数据,数据以API、文件、流、页面组件多种形式提供。客户按照使用数据的量进行付费,Xignite通过API提供了一种数据即服务的业务模式。

从Xignite和OBIE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机构的交易和数据都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接口化的服务模式创新,可以拓展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模式,拉开与同行业及互联网行业的差异化竞争。券业最具价值的不仅是交易通道,还有投资者客户的交易数据、第一手市场数据、行业深度研究数据,这些数据是券业独有的。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把数据变成接口服务给合作伙伴增值,再延伸给投资者客户带来财富增长,是值得券业需要思考的。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包括券商和银行在内的多数金融机构,都不是以提供优越的用户体验为擅长,通常是互联网公司在用户体验方面做的最好,这一情况在国内尤为显著。金融机构专注自己擅长的事,把金融服务能力以 API 方式释放给互联网或者金融科技合作伙伴,由他们去包装、加工,是否会形成新的业态、服务形式会更加创新更加多样化、引流渠道与效果会更加显著?

Open Banking运动看上去是帮助银行业走出了一步,证券基金业能不能出现类似的尝试?能否诞生一些有趣的业务模式,出现一些以交易见长的 DMA 经纪商和一些以获客见长的零售、介绍经纪商(Introducing Broker)?

笔者相信“金融数字化”的未来会有这么几个特点:

证券券业业务模式需要完成渠道→平台→生态圈构建过程,以发展自身的护城河。券商需要思考的是借力打力,与外部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围绕自己的牌照、交易通道、交易技术、数据,打造自己的“周边”,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撬动更多的金融、科技资源。

API经济的最大挑战是合规风控能力

但是把自己的交易能力、数据能力直接“裸露”在外面,相当于 12306 把自己的接口开放给全网的极客,鼓励各路人马开发各种抢票软件、疯狂外挂,带来的后果包括搞垮服务器、扰乱市场、入侵票务系统、盗取客户账户数据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的观点是,核心交易系统的外面,都算“外部”。你的网厅、你的手机交易委托主站、你的网上交易委托主站、你的PB... 只要连接任何交易系统,都算“外部”接入,因为只要源头在网上或者外部,这个交易链路就存在潜在风险,你不能保证自己的客户端不被破解、不被外挂,变相成为了人家的自动化交易通道。

所以,就算这次没有获得外部接入的业务资格的券商,也许也应该考虑建立对交易接入的管控能力。而且这类业务资格集中授予给头部券商,长期而言并不是最公平合理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不公平性。也许随着业内外部接入合规风控技术与监管水平的提升,业务资格放开,没有储备的券商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

注:本文头图来自东方IC正版图库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