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追踪漏洞百出?奥克兰Marist College家长:多次求检,反复遭拒
后花园4月8日报道:
一名奥克兰女性被女儿传染了新冠肺炎,又将病毒传给自己的经理。当经理回家后,病毒再次扩散,老公也不幸感染。不可思议的是,4人耗费数日才排上检测,期间伴随多次推迟和拒绝。
上述4人全部来自新西兰最大的群聚性感染群,位于奥克兰Mt Albert的Marist College。截至目前,该感染群已出现84例关联确诊病例。
当时,感染者四处寻求检测。可无论卫生部Healthline热线或社区检测站,均予以回绝,哪怕知道与Marist College有关。
直到昨天,经理丈夫才发现自己已经感染新冠肺炎,而此前,他还在封锁期间前往超市购物。
总理Jacinda Ardern昨日表示,为了在两周后解除封锁,新西兰必须执行「滴水不漏」的抗疫体系。尽管多项举措确实有所完善, 然而边境管控和接触追踪是否到位仍饱受质疑。
至少就上述两户家庭的体验而言,距离「滴水不漏」还相差甚远。
大约3月中旬,在Marist College就读的女儿开始喉咙痛,但链球菌检测结果呈阴性。
紧接着,女儿的母亲也逐渐感到不适。3月19日,母亲出现头痛,但第二天仍照常上班,并与经理进行了一次长达15分钟的会议。
之后,母亲病情加剧,开始伴随发烧和咳嗽。3月22日,也就是Marist College通知全校师生首例感染的当天,母亲拨打了卫生部的Healthline。
由于女儿当时已经痊愈,而母亲既未前往Marist College,且无海外旅行人员接触史,于是卫生部答复:我们认为你可能感染了季节性流感,不需要接受测试。
即便母亲表示女儿曾有过喉咙痛和发烧症状,依然无济于事。
3月24日,Marist College表示确诊增至4例,所有学生都将被作为密切接触者对待。母亲见状,再次拨打Healthline,主动寻求检测,却再次遭拒。
“我当时很焦虑也很困惑,因为第二天我需要去参加公公的葬礼,我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允许出门。Healthline说我没问题,可我显然不这么觉得。”
另一方面,Marist College却明确告知女儿不应该离开自己的安全生活半径。最终,母女二人选择留在家中 ,在线收看了亲人的葬礼。
之后,母亲仍赴约参加家庭聚餐,但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
3月31日,政府放宽检测标准当天,母亲前往GP问诊。在GP的推荐下,她终于获准接受检测。而此时距离首次拨打Healthline,已经过去9天。
4月2日,母亲检测结果显示呈阴性。
4月5日,女儿最好的朋友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女儿曾于3月21日前往闺蜜家共度周末。在此之后,母亲才终于接到卫生部电话。
“他们把我和女儿列为疑似病例,并掌握了我老板一家的情况,说是1、2天后为他们安排测试。”
从始至终,母亲都非常确信自己应该对经理一家的身体状况负责,并对此深感愧疚。
母亲与经理的会议发生在3月20日。此后3天,经理逐渐感到不适,全身酸痛。
3月27日,经理已经丧失嗅觉和味觉。
同一时间,经理的两名幼子也开始不太对劲。为此,她赶紧拨打Healthline寻求帮助,得到的回复是不必担心。之后,孩子逐渐康复,丈夫却出现症状。
两人联系了GP和Healthline,对方均建议立即接受测试,并给出当地社区检测中心的联系号码。
“社区中心问了我们一些问题,譬如发不发烧?咳不咳嗽?是否有海外旅行史之类的。”
“我们几乎一律给出否定回答,因为确实没有咳嗽和畏寒症状,但我们没量过体温,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发烧。结果检测中心认为不符合检测标准,让我们回家了。”
经理认为,检测中心似乎不太把GP和Healthline的意见当回事儿。
4月1日,经理得知同事的女儿曾与一名确诊患者有过直接接触,于是再次联系检测中心。
两人讲事实摆道理,说自己与Marist College有关联,说政府已经放款检测标准,说自己有症状。遗憾的是,对方无动于衷,坚持以不发烧、不咳嗽、不气短为理由,拒绝检测请求。
事实上,一直到4月5日,也就是Marist College全校学生被视为密切接触者的13天后,接触追踪才终于联系上经理一家。
夫妻两人的检测结果于7日出具,经理呈阴性,丈夫呈阳性。经理认为,自己可能在全国封锁之前就已经感染,只是没有出现症状,随后自愈。而丈夫虽然已经感染,但由于未能接受检测,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仍前往超市购物。
所以,总理口中「滴水不漏」的抗议体系,仅此而已吗?
“我完全感受不到,只觉得他们过度执着于检测标准。”
目前,经理已经向区域公共卫生机构提出自己的担忧,可对方的答复却令人无奈。
“他们只是不停道歉,解释说检测标准期间曾发生变化。”
昨日,夫妇两人接受了接触追踪。工作人员只询问了症状显现前两天的行动轨迹,而非前一周。
由于正处于封锁期间,经理可以准确回忆起自己与哪些人有过接触。她担心的是,一旦降低为3级警戒,社会活动扩大,如果卫生部还只是靠人工问询,而不是通过技术手段,接触追踪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就连昨天发生的事情有些人可能都不一定能记住,更别提两周前了。”
两户家庭的遭遇,其实说明了三个重要问题:
1. 需要防范新冠病毒,但即便感染,也不必过度焦虑。
如果闺蜜(确诊)-女儿(康复)-母亲(康复)-经理(康复)-丈夫(确诊)的传播链成立,我们便可发现,很多人感染后可以自行痊愈。
2. 患者或许可以自愈,但传播链不一定会因此中断。
既然丈夫在封锁期间前往超市购物,就有可能再次扩散病毒。因此,政府必须做好严密的接触追踪。试想,4人多次求检却多次遭拒,打破传播链的机会明明已经送到门前,可惜反复被无视。
年轻人身强力壮,或许可以靠免疫力战胜病毒,但那些体弱多病者,一旦感染会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因此我们看到,新西兰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是20~29岁,但首例死亡却是一名70多岁的老妇人。
3. 现有数据或许无法准确反应新西兰疫情
如前所述,当检测一拖再拖,直到患者自愈才排上号,那么官方公布的感染人数很可能少于实际水平。
今天,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疫情形势表示“审慎乐观”。尽管政府不断在摸索、在改进、在完善,但有些地方却仍然漏洞百出。
作为民众,向政府指出问题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广泛吸取民意并真正重视,让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番茄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