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Tiếng Việt
chia sẻ

造谣一时爽,而这些被造谣的受害者们,终日惶恐....

转载Tác giả: 英国那些事儿
造谣一时爽,而这些被造谣的受害者们,终日惶恐....
Tóm tắt一些不负责任的网友肆意编造的谣言,有可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被很多人采信。

谈到网络谣言的问题,每个人都能举出几个例子,

或许是为了某些煽动性的目的,或许是一时逞口舌之快,

有了网络的掩护,不容易被发现真实身份,

一些不负责任的网友肆意编造的谣言,有可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被很多人采信。

如今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问题,

去年一项调查表明,60%的英国人至少相信一种关于国家运作方面的无根据的阴谋论,

其中支持脱欧的人比反对脱欧的人更可能相信阴谋论;

美国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201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半的美国民众至少认同一项毫无根据的阴谋论,

去年11月重新进行调查时,这一比例上升至61%。

hougarden

信口造谣的人图个一时爽快,传谣的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听信谣言的人因此受到困扰,经常大呼自己是受害者,

但其实他们并不是最惨的人,

被谣言害得最惨的人很容易被忽略,他们是被莫名其妙牵扯其中的无辜受害者,

伴随谣言而来的有无止境的网络暴力,

还有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跟踪、威胁,连生命安全都受到影响。

最近《卫报》记者采访了5位网络谣言受害者,

他们的经历让人对网络谣言的危害产生更加直观、清醒的认识...

【6岁的儿子是枪击案遇难者,有人却说那是一出“楚门”式闹剧?】

51岁的莱尼·波兹纳是一位父亲,几年前他和前妻、孩子一家人生活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2012年12月14日,一串枪声将一家人的生活撕扯得支离破碎,

康涅狄格州新镇桑迪·胡克小学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枪击案,

凶手先开枪打死了家中的母亲,又来到小学疯狂射击,最后饮弹自尽,

包括凶手在内共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

该案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大大规模枪击案,一时间国内外舆论哗然。

波兹纳先生的儿子诺亚也在此次枪击案中离开人世,年仅6岁的诺亚是年龄最小的遇难者,

面对诺亚的突然离世,一家人痛不欲生,

他们想不明白枪手怎么忍心对幼小的孩子下手,想不明白上天为什么让他们承受丧子之痛的煎熬,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波兹纳先生更加搞不明白...

hougarden

枪击案发生的几个月后,美国电台节目主持人、阴谋论者亚历克斯·琼斯以及其经营的专门发布各种假新闻的网站InfoWars开始行动,

他们制作了几千个网页、426页书面材料,声称“根本没人死于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

在他们的叙述中,枪击案从未真正发生过,全都是演出来的,是学校组织的一场“恶作剧”,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一样,根本是个骗局,

报道中20位儿童遇难者都是“临时演员”,诺亚是个虚构的人物,是用软件P在照片上的,

没想到这种离谱的谣言一下子在网上传开了,一些听信谣言的网友开始在网上攻击遇难者和他们的家属。

看到这种荒谬的谣言,波兹纳先生感到震惊又难过,

这对他们一家来说是二次伤害,“我为此痛苦了好几周,”

他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儿子,让外界对他留下这种不美好的记忆,作为父亲他必须做些什么,

他在个人Google+主页上上传了儿子的出生、死亡证明以及幼儿园的成绩单,

力证儿子曾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存在过,又以残酷的方法离开了他们。

“我太天真了,我相信人们只是被误导了,”

“如果我能公布证据,证明我的儿子曾经活着,在被爱的环境中成长,也爱着他的家人,最终却被谋杀,人们就会理解我的痛苦,不再骚扰我们,更重要的是不再诋毁诺亚并在网上诽谤他。”

结果波兹纳先生的努力事与愿违,很多人不相信他的证据,反而觉得他虚伪,还在继续骗人,

谩骂声再次将诺亚埋葬,充斥着仇恨内容的网页就有几百个,

“没有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恐怖,”波兹纳先生说。

网络谣言引发了网络暴力,波兹纳先生一家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受到骚扰,

亲人离世的痛苦加上不怀好意的猜忌和骚扰,全家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013年,波兹纳先生和前妻、两个女儿从康涅狄格搬到佛罗里达,希望走出阴霾、重建生活,

平时他格外小心,网购时收获地址不敢填写家庭住址,还租了几个邮箱作为“诱饵”,

就怕他有人会顺着这些线索找到他家,威胁他们一家的安全,

5年里波兹纳先生被迫搬过8次家,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不停搬迁的生活,

接受采访时他要求记者不要公布现在的具体住址,也不希望公布长相。

hougarden

可不管波兹纳先生多谨慎,总是有人不择手段地获取他的私人信息,对他进行骚扰,

最可怕的一次,波兹纳先生收到了死亡威胁,

坚信谣言才是事实的弗罗里达人露西·理查德斯找到了波兹纳先生的手机号,

她通过短信留言说:“你会死的,很快就会死,你对此无能为力。”

2017年6月,因为威胁行为,露西·理查德斯被判入狱服刑5个月及5个月软禁。

面对无止境的骚扰和诽谤,波兹纳先生觉得躲不是办法,

此前他和前妻提起诉讼,起诉谣言制造者亚历克斯·琼斯和网站InfoWars诽谤,要求100万美元赔偿金,

目前案件还在审理中,亚历克斯·琼斯始终否认诽谤过任何人。

波兹纳先生还从自己的遭遇中受到启发,创立了一个名为Honr Network的组织,专门打击网络谣言,追踪造谣的人并举报,迫使他们删除虚假言论,

仅2018年,他就向油管举报过2568个涉嫌造谣的视频,其中1555个被成功删除。

谣言逼迫波兹纳先生从受害者成长为一名向网络谣言宣战的斗士,

他称网络谣言是“仇视情绪数字化的产物”,

“社交媒体还没发展成熟,缺乏执法部门,面对谣言无能为力。”

“过去怕被人发现真相,人们需要把书烧掉;”

“现在,你只需要把谣言推到谷歌搜索前20页当中就够了。”

【被造谣靠职场潜规则上位,她收到300次死亡威胁】

41岁的布赖恩·吴女士是一位电子游戏制作人,她经常和网络打交道,熟悉各种网上的言论,

还练就了一双能很快识破谣言的火眼金睛,“抗谣性”极强,一般的谣言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不过,这种识破谣言的能力也为她带来了麻烦...

“我永远不会忘记事情发生的那一天!”

当时布赖恩女士在推特上发了一条评论,对某些男性阴谋论者的言论进行了辛辣讽刺,

很快她的推特就被攻陷了,评论中充斥着反对、威胁的声音,

面对这些网络暴力她决定反击,再次在推特上表明自己的立场。

hougarden

这下子她“宁死不屈”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某些人,

在匿名论坛网站4chan中,聚集着一些“厌女”情绪严重的网友,布赖恩女士成为了这些人击中针对的对象,

2014年开始,针对她的各种谣言大规模爆发,

先是数百名匿名男性网友传播她靠职场潜规则上位的谣言,

说她和电子游戏记者发生婚外情,就为了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

谣言像野火一样马上就在游戏制作的圈子里传开了,还连累到其他几位女性,

更糟糕的是,当时布赖恩女士开发的一部游戏刚刚面市,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开发者被“爆出丑闻”,影响可想而知,

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事业上突遇打击,让布赖恩女士身心俱疲。

造谣的人敲下几行字只需几分钟,而谣言造成的影响却久久不能散去,

布赖恩女士因此受到的困扰持续了几年时间,

在谣言闹得最凶的那段时间,她在网上被骂,在现实生活中也受到各种各样的骚扰。

比如曾有一位女士去布赖恩女士的母校密西西比大学,冒出她本人试图获取她大学期间的记录;

日常外出工作时,有人偷拍了她的照片,

直到她陆续收到自己在咖啡馆、餐厅、电影院活动时的照片,她才发觉自己被人跟踪、偷拍了;

她家房子的平面图、汽车的照片和车牌号都被人公然挂在网上;

有人在推特上留言,侮辱、威胁她的丈夫;

还有死亡威胁,几年下来她收到过300个。

这些可怕的言论行为让布赖恩女士和丈夫提心吊胆,他们曾搬出原来的家,到朋友家或住酒店“避难”。

这几年的切身体会让布赖恩女士对网络谣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女性因为害怕被造谣、被攻击,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

“对于女性来说,发言的成本太高了,我理解为什么很多女性不肯轻易发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听到过上百次有小孩的女性说,她们害怕说话,她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联邦调查局雇了30000多调查员,但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负责起诉网上的极端威胁言论。”

现在布赖恩女士正在全力准备竞选国会议员,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治理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工作。

hougarden

【他是“反疫苗运动”支持者的眼中钉,被人威胁了近20年】

67岁的保罗·奥菲特博士是费城儿童的一位儿科医生,

也是一位疫苗学家,曾开发过一种抗轮状病毒疫苗,

他的遭遇都和疫苗有关...

hougarden

1998年,英国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宣称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疫苗)与自闭症有关,

他建议父母不要让孩子接种MMR疫苗,这种言论相继在欧洲和美国蔓延,引起家长们对于疫苗的恐慌,

然而在后续调查中人们发现,他在论文发表之前根本未经过论证,其理论的正确与否无法得到证实,

论文被认定具有欺诈性,

2001年,该论文被《柳叶刀》杂志撤回,韦克菲尔德也因论文一事名誉扫地。

(安德鲁·韦克菲尔德)

hougarden

虽然虚假论文被坐实,但韦克菲尔德的言论影响犹在,

很多人都加入了所谓的“反疫苗运动”,抵制为孩子接种疫苗,担心对儿童健康造成威胁,

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奥菲特博士看不下去了,他发现很多人不相信科学的解释,反而相信无根据的理论,

2000年,他创立了疫苗教育中心,向公众科普疫苗的基本知识,宣传接种疫苗每年可保护300万人远离死亡,希望加强公众对于疫苗的认识。

这些活动让他被很多“反疫苗运动”支持者盯上了,责难的矛头纷纷对准了他。

他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其中称他是“撒旦”、“纳粹”,奥菲特博士为此很受伤;

抗议者带着标语牌,在他参加医学会议时堵在门外示威,称他是“恐怖分子”

一名男子多次跟踪他,一直跟着他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活动演讲;

有人在他家的电话中留下语音信息,该男子说他的孩子和奥菲特博士的孩子差不多大,

“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我相信你也如此,”该男子说,

接着他读出了奥菲特博士子女的姓名和就读学校信息,让人不寒而栗;

还有人在“反疫苗运动”支持者经常光顾的论坛上写道:“奥菲特已经死了,他们暗杀了他。”

面对骚扰和对家人的威胁,奥菲特博士在巨大的压力下也曾动摇,想过放弃,

一天晚上他和妻子聊到这个问题,当时他想如果妻子让他就此打住,他出于家庭考虑就会停止疫苗教育事业,

可是妻子对他说,他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是出于对科学和儿童负责的目的进行的事业,也支持他的事业,

这让奥菲特博士重新坚定信心,没有半途而废。

除了家人的支持,还有两个原因一直支撑着他,

首先,已经有至少17项研究证明MMR不会引起自闭症,但那篇论文中不负责任言论仍在影响很多人,

某些人宁可相信阴谋论,也不相信科学论证,还通过互联网把谣言灌输给更多人,

这让奥菲特博士感到愤怒,

“我认为他们是邪恶的,他们在伤害孩子,对我来说这种人必须被打败!”

其次,“反疫苗运动”对儿童造成的影响让奥菲特博士觉得他不能放松,

近年来这种理论在欧洲呈上升趋势,疫苗接种率急剧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称此类行为为“疫苗迟疑”,将其纳入2019年“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列,

具体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2018年麻疹爆发率达到20年来最高点,

去年一年,欧洲就有6万个麻疹病例,包括72例死亡病例,是前一年的两倍。

奥菲特博士也亲眼目睹过类似的悲剧,

一名母亲看过“反疫苗”材料后,拒绝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孩子后来因感染流感被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事后奥菲特博士曾询问这位母亲,是否愿意现身说法,提醒其他家长接受疫苗的重要性,

但她拒绝了,她依旧认为疫苗有害健康,而她当初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就像“反疫苗”言论一样,奥菲特博士收到的威胁也一直没有停止,

就在一个月前他还收到过死亡威胁,

网络谣言对他的影响已经持续了近20年...

hougarden

【他被无端造谣是希拉里恋童癖的帮凶,被人端着枪威胁】

詹姆斯·阿勒法提斯先生在华盛顿拥有一家餐厅,他的故事就和餐厅有关。

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前一个月,他在自家餐厅中主持一场活动,庆祝餐厅成立10周年,

本来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可是没过几天,他发现自己和餐厅成为众矢之的。

hougarden

当时网上出现一种说法,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经理人的私人邮件信息被俄罗斯特工窃取,并通过维基解密公司发布,

其中提到了阿勒法提斯先生,他是竞选经理人之兄的朋友,竞选团队曾在阿勒法提斯的餐厅讨论筹款晚宴。

碰巧当时网上流传着一种谣言,称希拉里是恋童癖,

更有人把这种谣言和阿勒法提斯先生及他的餐厅联系起来,

说他也是恋童癖,他的餐厅地下室就是希拉里性虐儿童的秘密据点,

随着此类谣言的产生,越来越多的谣言出现了,舆论开始失控。

有人从他的Ins上复制了他的教子的照片,进行修改、包装,作为他是恋童癖的证据;

有人说他的英文名James Alefantis是从法语“j'aime les enfant”(我喜欢孩子)而来;

他的餐厅主打奶酪披萨(cheese pizza),这个词的常用缩写“cp”被指是儿童色情(child pornography)的代号;

谣言在餐厅脸书和Yelp评论中泛滥后,一位食客声称在餐厅的披萨里找到一只儿童的手;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支持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福林发关于“布希拉里儿童性犯罪”的言论煽风点火,

Infowars网站也鼓吹“有些事被掩盖了”,鼓励志愿者帮忙调查,

给阿勒法提斯先生和餐厅的处境火上浇油。

本来老老实实做生意,没想到变成了谣言攻击的对象,Infowars鼓励的“调查”也从网络来到了现实中,

“人们来餐厅拍照,左看右看希望找到些什么;他们来到我家附近,问邻居关于我的问题。我突然不知道该相信谁了,”阿勒法提斯先生说。

这种“调查”已经够让人头疼了,但阿勒法提斯先生还遇到过更危险的事,

2016年12月,有人从北卡罗来纳州驱车350英里来到华盛顿,

端着3把枪闯进餐厅,吓傻了所有顾客和工作人员,

接着开枪强行打开了一个锁着的橱柜,大概想找到老板犯罪的证据,结果一无所获,

这时他才意识到听信谣言闯了大祸,随后报警自首,并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枪手出现之后的整整一年时间,阿勒法提斯先生给餐厅的两扇大门都装上了安全警报装置,

包括多个摄像头和紧急按钮,防止类似事情发生。

最终针对他和餐厅的谣言被澄清,经营者亚历克斯·琼斯代表Infowars网站就此事道歉,

对阿勒法提斯先生来说,这种道歉太晚了,

因为谣言对他的伤害已经造成,而且伤害很深很深...

hougarden

【谣言说他是佛罗里达枪击案的凶手,从小患有自闭症的他害怕得不敢出门】

25岁的马塞尔·方丹从小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多年来一直和焦虑、口吃做斗争,

2018年情人节这天是他的休息日,前一天他连上了两轮班,一直睡到下午才起床,

一觉醒来,方丹先生觉得被幸福感包围,他在当地一个音乐会场地找到了喜欢的工作,正在和心仪的姑娘交往,他对当时的生活心满意足,

可就在那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hougarden

2018年2月14日下午,佛罗里达州帕克兰的玛乔丽·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造成17人遇难,14人送医治疗,此案成为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高中枪击事件。

惨剧发生后不久,方丹先生接到朋友的信息,说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就是此次枪击案的凶手,

而那张照片上的人,正是方丹!

听到消息后,方丹先生完全摸不着头脑,

他住在距离事发地1500英里外的马萨诸塞州,做飞机过去要4个小时,

当天一直待在家里睡觉的他怎么可能是凶手呢?

他显然是被人造谣了,造谣的人是曾跟他在匿名论坛4chan发生过口角的网友,

网友把方丹的照片发到网站上,称他是枪击案凶手,谣言在案件发生后的两小时内就在网上广为流传,

紧接着,Infowars网站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照搬4chan网站的照片和言论,谣言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通过互联网,“方丹是枪击案凶手”的谣言被大肆传播,

谣言利用并激化了人们的愤怒情绪,有些网友开始对方丹先生进行攻击。

当天晚上他就通过脸书收到了死亡威胁,“我希望有人把你从飞机上推下去”;

还有人直接给他发来他的工作地址,而且非常准确,让他倍感压力,

“他们知道我在哪工作,我做过什么,这太让人害怕了。”

谣言和威胁带来的压力还加剧了方丹先生的病情,

他开始更加焦虑,还出现失眠、自我封闭的情况,

“我无法工作、做法、完成日常事务,我不想洗澡,不想出屋,我只想自己待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过去的6个月里,他一直在接受治疗,

但目前还是无法完全信任他人,他的脑子里总会想,“这个人看过网上的谣言吗?”

他总是非常紧张,生怕有人认出他,

案件发生快一年了,方丹先生还不能从谣言的影响中释怀,

“我很难过,这件事让我再也不能做自己了。”

hougarden

造谣、传谣一时爽,

却给无辜受害者造成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网络谣言问题究竟何时才能被根治呢?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网友来说,

能做到不造谣、不传谣,提高分辨谣言的能力,

就是为更和谐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了...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Bình luận
Mã xác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