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饥渴和好奇心过剩,哪一种更接近“脑补”的本来面貌?
“有想象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或如歌德所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民参与脑补的时代,但很多人还未做好准备。
每当有热点新闻事件发生时,网络上都会涌现出脑补的身影。这种行为方式,已经变成网络生活中的日常。但人的想象力是复杂的,如果一个群体的脑补中裹挟了太多非理智情绪,那么势必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还原“脑补”的真实面貌,一起解剖自我。
在网络上,过度脑补有多普遍?
“脑补”,顾名思义,通常是指在头脑中对某些情节进行脑内补充,是大脑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当人们遇到未知、无解或不能实现的事情,而又对此感兴趣时,脑补的发生概率会显著提升。
结合互联网 传播来看,在信息的供给上,互联网同时发挥着万花筒和放大镜的功能,人探头进去,能看到信息泥沙俱下,言论五花八门。与过去看个偶像剧暗自脑补剧情相比,脑补在互联网上的力量得到空前释放,这成就了信息市场的繁荣,但也制造了更多虚假,且案例比比皆是。
以10月份的几个热门话题为样本,过度脑补的高频和高危令人悚然。
10月12日,李心草一案走进公众视野,其母在微博发布的长文引发热议。但当情绪堆砌到一定程度后,流言开始在群体间蔓延,且往往无法确证,多是某些网友基于个人情绪做出的猜想。一时间,“下药”“介绍对象”等词汇填补了事件信息缺失的空白,符合了部分网友对此事因果关系的脑补。同时由于无法回溯信源,关于“李心草聚会”的流言被当作一种“隐性真实”,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并出现在很多媒体文章的评论区内。调查结果未明,此事的走向却几度跑偏。
10月23日,英国警方通报了一起案件:在英格兰艾塞克斯郡一个工业园区的集装箱货车里,发现39具尸体,疑似为中国人。案件刚刚启动调查程序,部分媒体已经想当然地将39名遇难者身份“确定”为中国国籍。于是,关于“中国人偷渡死亡”的传言甚嚣尘上,类似于“蒙羞”“打击偷渡”这样的评论,悉数登场,给生命之殇蒙上了更多阴影。11月7日,越南正式确认39名遇难者全部为越南公民,事实反转,这场由媒体和用户共同导演的“国籍之争”落下帷幕,国内再鲜有人问津。
同样是10月23日,俞渝在朋友圈手撕李国庆,将这部“深夜夫妻档”推向高潮。部分吃瓜网友第一时间脑补出一场致命女人大戏,对李国庆与俞渝的利益纷争和私人生活展开臆测。各种猛料层出不穷,但真真假假时至今日也没人能说清楚。
公共议题中,适当的脑补,有时能汇聚良知的力量,推动事件的进程;但有时也会造成一叶障目,导致注意力的失焦,甚至助长恶意煽动。“狂热是一种思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想象取代了判断。”一位英国文学评论家曾如是说。在上述这些偏狂热的案例中,也能总结出现如今脑补现象的部分特征:
脑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传播心理?
当脑补现象逐渐渗透到线上线下并产生显著的影响,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为什么总会陷入脑补的漩涡?在互联网上,脑补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真相饥渴,应该是“后真相时代”的一个标志。当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变得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时,真相本身会成为稀缺品。
在关涉公共利益的社会事件中,这种“稀缺性”的产生有更多客观原因。譬如权威的结果需要经过严谨的调查确认后才能发布,这需要时间;譬如许多复杂的事情本身就无法用非黑即白的观念来做出判断,事实隐藏在深处;再譬如人们朴素的正义感会在讨论公共议题时得到强化,对能够代表公序良俗的事实的需求其实是比平时高的。
从主观情绪来看,回顾那些曾经刷屏的话题,今天的人们对真相产生饥渴感,并非无迹可循。魏则西事件,勾起多少人对医疗竞价广告的不寒而栗;杭州保姆纵火案,将个人之恶暴露在大众视野下;红黄蓝幼儿园的争议,引发井喷式的谴责……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极端案例的传播后果时,都会谈及事件本身对公众心理的伤害,比如产生恐慌、导致不信任以及对事实异常敏感等。
而真相的信息量有多少,脑补的想象力就有多大。换言之,如果客观的事实传播不够及时或不够多,那么干脆由自己来创造和传播主观事实。从概率上来讲,可想而知,人们的脑补并不总是能够推动真相浮出水面,更多是造成了混淆。
但这种“真相饥渴”应该获得正视,特别是在全民关注的热点当中,一是要让人们获得真实信息的速度再快些;二是要营造不造谣、不传谣、能辟谣的舆论环境;三是要理性看到脑补,引导网友在脑补的过程中输出更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人们对真相的饥渴更多来自于客观现实的影响,那么对好奇心的满足则倾向于内在的天性使然。
叔本华说,“人需要‘避开无聊’,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奇心。”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无疑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然而,好奇心也有两面性,一面是那些为人熟知的积极性,另一面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灰色地带。
在安稳的社会环境中,好奇心过剩的出现几乎不可阻挡,通俗地讲,现代人太无聊了,想尽办法找乐子。结合当下的互联网 传播语境,在社交平台上吃瓜可能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消耗好奇心的方式。
但这里面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好奇心,还有一种是变态的好奇心。例如,某某明星离婚,大家去微博上看离婚宣言、搜网友都说了什么,或者翻翻旧历史,再脑补下婚姻破裂原因,都属于正常的好奇心。但如果是在缺乏依据的前提下阔谈明星出轨,直接列出三四五六个出轨对象,然后再痛骂一通“不要脸”,那就有点变态了。
前者是泛娱乐化的表征,后者是趁乱无底线的行为。脑补之所以成为一种显性的文化,与变态好奇心过剩有密切联系。因为这种发散会给当事人造成无妄的伤害,并对舆论产生误导。在变态的好奇心发作时,娱乐新闻中的吃瓜和社会新闻中的追求真相都可能只是幌子。于是,一些事件的发酵过程中,瓜吃着吃着就成了造谣诽谤,真相追着追着就成了网络暴力,只留下一地鸡毛和一堆受伤的当事人。
互联网给予了每个人满足好奇心的更多可能性,但在关注他人生活和世间百态的同时,把握其中的分寸与界限尤为重要。毕竟,在一些极端案例中,正常与变态之间似乎也只有一墙之隔。
社媒无限扩张,脑补应有边界
在“个人即媒介”的时代,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谁发声、说什么、怎么说,更不能否定求真欲和好奇心存在的合理性,但无论如何,仍要警惕脑补的越界问题。
根据牛津路透研究院上月发布的年轻人资讯消费习惯报告,在年轻人中,社交媒体使用时长占据了主导,且使用时长Top25的应用里并没有新闻资讯App。这意味着,当代年轻群体更偏向使用社交媒体来获得新闻资讯,而社交媒体因其信息池的流动性、繁杂性、易入性,常常成为滋养过度脑补的温床。
可见,技术的便利带来了新的困扰,社交平台的新闻伦理与价值建设急需得到重视。严峻的问题催促着诸如Facebook这样的大平台纷纷出台举措,表示将更明确地标示虚假信息和官方媒体发布的内容。但让脑补回归正常轨道,需要做的不仅止于此。
如何更加完善算法,自动识别和过滤不良信息?如何帮助用户辨别谣言,并第一时间遏制,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如何剥下诋毁者的“网络面具”,净化网络生态?这些都是社交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面对过度脑补乃至极端脑补的现象,在社交媒体之外,其他媒体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譬如,已有不少专业化媒体在提升事实核查效率、强化报道深度、增加传播渠道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信息传播和接收用户反馈的时间成本也在持续降低。
相比之下,蓬勃发展的自媒体现阶段更需要优化的可能是保持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脑补发酵的过程中,依托于社交媒体平台生态的自媒体事实上扮演着KOL的角色,它的发声是理性、克制还是渲染、夸张,将影响一个用户群对具体事件的差异化判断。
回过头来看,真相饥渴和好奇心过剩,这两种心态可能都是脑补的本来面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们要想在布满干扰物的舆论场上获得真相,犹如沙里淘金,整个过程冗长又艰难。与此同时,好奇心总是如影随形,它可能推动一次伟大的发现,可能激励一次有效的讨论,也可能催化一次没有必要的舆论战争。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情,可能产生和输出截然相反的脑补信息。因此,在脑补这件事情上,机构、平台很难面向所有用户提出具体要求。只是,在探寻真相或满足好奇心的道路上,总有迷雾掩盖,而思考是费力的,人们不能因此随波逐流,更不能滥用脑补以达到某种虚妄的高潮。
思想女神的裙裾上,必然绣着理性之花,愿每个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