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Tagalog
ibahagi

重新理解写作:写作不靠状态和天赋,主要靠工序

转载May-akda: 古典古少侠
重新理解写作:写作不靠状态和天赋,主要靠工序
Buod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作者古典古少侠,经授……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作者古典古少侠,经授权发布。

hougarden

前面的话:

前段时间,我去上哈克的卡牌课,有一个环节被问道:你最不愿意放弃的三个能力是什么?

我拿到了6张牌,选来选去,拿起放下,最后留下来的三个,就有“写作的能力”。我深深吸一口气,回想起来——写作真的是一次次把我从生活里面拉出来的能力:

在百无聊赖的高中课上写的小说,在大学时代给恋人的封封长信,刚站在新东方讲台上,让自己在领域里一战成名的《单词演义》,突然听到老友的离开写的故事,后来的《拆墙》《可能》《跃迁》三部曲……

写作于我像是攀岩的人身上挂的安全绳——平时并不会紧绷,但一旦在生活里迷失,坠落,这根绳索总紧紧拽在我手里。

有时候大家会聊退休——唉,不上班你会干啥?我都会说,可以去喜欢的地方,可以写点儿故事。写作是件能做到死的职业。

写作是我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生角色,作为一个写了几本书的生涯规划师(职业病重抱歉),我不禁思考:

什么是好作者?他们都需要什么能力?这个时代的全职作家活得如何?他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全民都在搞写作训练营是个什么情况?真的每个人都能会写作吗?

接下来我会陆陆续续写点儿关于写作的系列文章,在这里立了一个《重新理解写作》——简称#重写#的Flag,慢慢写吧。

我常想,一个好的作者,如何持续写出好东西?

有个事实无法否认;

几乎人人都有偶尔写个好段子的才气,当“半句话查理芒格”的智慧,但只有一部分人能写好文章,很少人能写好一本好书,然后更少的人在一本本写好书。

这里面肯定有规律。

1.输入

怎么做?

以前我的想法是,保持输入,保持输入。

写作有点像压烩面,你要看很多很多资料,最后才能压出来一丢丢面条,我把这个叫做“知识压强”。

比如说,做一个知识付费课程,读资料和最后成文的比例,大概在20比1。一个12分钟的课程,每分钟240字,2880字的稿子,基本需要你读个5万字,也就是大半本书的量。

数量当然是重点,质量也很重要,一手资料的价值,远大于二手三手和百度百科。我认识的好作者,都在查论文、淘绝版经典书、看大部头教材,不太看畅销书。

2.真问题

有了知识压强很重要,但这是在命题作文之下的写作。写作久了,你又会发现,比内容更重要的,是选题。

这就需要另一种输入,持续收到真问题,

好的作者,都有各种方式收获好问题。写公众号的天天看热搜,写大文章的看社会新闻,收集好故事,写大书的看年度报告,写某个专业领域的书籍的人,则会去做咨询,因为咨询能拿到一手的,真正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倒逼你组织脑子里之前输入的信息,就像一张绷紧的平滑的网,丢进去几块大石头,这个网面开始有了高低起伏,重点难点,知识围绕问题向中间滑落。

下一步,你把这些高低起伏的点用个框架串联起来,这就是大纲。

这就是我常说的:写作就是把网状知识,用树状结构梳理,以线性表达。

3.框架

那又怎么写大纲?

你需要去看大纲,看很多很多大纲。

请注意,我的嘴型,是看大纲,不是看目录。

目录的确有时会反映大纲,但常常也和大纲没有什么关系。知识类的大纲和目录还有点重合,如果是小说和网文,目录和大纲完全没关系。

作者写作不一定一开始就有目录,但一定是开头就有大纲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刷书的目录,反推他们的大纲,当你找到50本好的书的目录,尝试去逆推大纲,你对于自己该怎么做也有了想法了。

这部分的输入也就差不多了。

好,现在你脑子里的东西,有抓关注的选题,有科学的回答了,还有个不错的结构来支撑,这是个好知识结构了。

4.温度

但距离好文字还是不够。

好的文字有温度,有感情,有节奏,有音韵,有气质,这个部分是最难的。

这不仅需要你快速理解然后说出来的智商,还需要你的人生经历,你的体会,你的喜乐,你的悲伤……之所以用了这么多“你的”,因为你也许读了很多别人的,相信我,没大用。

文字的温度,就是要用你的时间做引子,用你的痛苦或快乐来发酵。

躲不过去。

写《重塑心灵》的路易丝·海在她的第三本书开头说过一句特实在的话: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之后的5年后,我终于开始实践自己写过的技巧。”

这是真的,没体验和实践也能写作,不过以前的文字是收集和表达,体验后的文字,是自己的智慧和命。

这一点上,知识类的作者还相对容易,他们背靠专业,最好的状态是把专业知识讲得通俗简单有趣,霍金在整个《时间简史》里,决心只用一个数学公式,E=mc²。

文学作者们要获得体验则更加难,作家严歌苓在《职业写作》的演讲里曾经讲过,她为了获得体验所做出的努力。

为了写《妈阁是座城》,她去澳门赌钱,赢一万然后输5万。为了写《陆犯焉识》,她一个人跑去青海做调研,一个个采访当年的劳改人员。

但这样的历练也是值得的——体验下汪曾祺老先生在70岁的时候写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刷过去好像一篇如何化妆的说明书,但要慢慢读,感觉就升起来。这是量子波动一分钟十万字读书法所不能理解的。

安静、平实、没有华丽的字、成语,甚至没有比喻,但文字里流淌的爱意静好。

这不是文笔写到了,而是心体验到了。

5.根源

输入、问题、大纲、文字背后的体验,一个好作者准备到这里,写一篇好文,一本好书就足够了。但要能持续创作,需要更加底层的动力。

再往深了想,你会不得不发现,风格、节奏、趣味、文化都是有师承和来源的。

余华给哈金写过一篇序——《一个作家的力量来自于从根部开始的写作》,意思是一个作家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紧紧抓住他熟悉的世界和文化根源,就像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湘西之于沈从文,拉丁美洲之于马尔克斯。这些都是老天爷给你的写作材料。

顶级的作家,都需要一个在世界、时代的宏大视角,回答:我是谁?我们是谁?我在对谁说话?

写作里有个术语叫做“对象感”,要找到写作对象,首先要找到的是自己的身份,身份背后,你站在哪个根源,要说什么?

你是谁,代表谁,在向谁说话?

找到知识、找到问题、逆推大纲、经历生活、找到源头,这是一个好的内容创作者的5道工序。不靠灵感、不靠天赋和状态。

在我看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用着这种思路创作的——他是大学的商学院教授,平时接企业咨询。他用咨询来获得真问题并思考,通过讲课把这些思考结构化,通过写作把思想产品化,扩大影响力。他的书帮他获得更多的好咨询客户、好问题和持久的名气。咨询、讲课、写作循环做。

德鲁克超级高产,写过近40本关于管理哲思的书,而最喜欢的却是《旁观者》,一本介绍自己生平的传记体小说,介绍那些让他成长改变的人——那里是他的师承、他的身份和他的根源。

巧得很,前段时间和刘润在埃及旅游,路上聊到德鲁克的逻辑,他说他的方式是—咨询、写作、出书、讲课、旅行,5件事循环做,这种创作方式是德鲁克模式的现代版。因为写作除了出版,还有公众号的渠道,而旅行则是主动去体验更大世界。

6.写作不靠灵感、别省工序

总之,写作这件事就像做饭、运营、项目管理、编程或盖房一样,有自己的工序和逻辑,工序做到了,味道就好。

最近几年出书的人很多,却很少能看到让你眼前一亮的作品,都是因为这5道工序,总有一些没有做到位:

有的人沉迷自己的世界,缺乏真实问题,于是自说自话;有些抓到了好问题,缺乏一比三十的输入,最后失之深度;有的堆砌干货却无温度,还有一些人第一部惊艳,第二部平庸,我想也许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根源。

说来惭愧,我写的也烂。

其实写好不难,一道道按照工序做好就行。写得好也不容易,一方面知识爆炸,新知迭出,学不过来、一方面心态浮躁,写一半看到人家篇篇10W﹢又羡慕,很难按照工序一步步走完。

这是当代写作者的挑战,在快速变化的碎片化时代,如何抓住一个主题快速出文章,却不失深度、温度和延续性。

当然,这个世界写作的方式有无数,我这也只是其中一种。

但不管是哪种,专业的作者应该有这种共识,就是写作有自己的技术,工序,和源头。有需要储备的材料,有必做的功课。写不好,并不是缺了灵感,天赋,状态等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更多可能是工序没做到位。

同仁堂说,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写东西也差不多。你非说这叫工匠精神也行。

在我看来,写作就像番茄炒蛋,材料够新鲜,工序能到位,火候要好,味道就不会差。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