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港元保费一夜亏空,为何保险也爆雷?
▲ 2016年,一款名叫“安盛Evolution”的投连险产品面世,法国安盛集团是发行人。 (东方IC/图) 全文共4136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通常以风险防范功能为主的保险产品不同,投连险所收保费绝大部分用于投资,所投项目相比一般保险投资的债券、股权等类型风险更高。 香港保险监管局已接获72宗相关投诉,并已转交香港保险经纪协会跟进。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徐庭芳 责任编辑 | 冯叶 最近,王琳第三次赴港“讨债”。她至今没有想通,自己购买的以“稳健可靠”著称的保险,为何瞬间“灰飞烟灭”。 2016年,一款名叫“安盛Evolution”的投连险产品面世,法国安盛集团是发行人。安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 大公司背景、保险经纪人宣称预期年化9%的收益,还有身故保障,两百余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投保人和王琳一样动了心,总计投入4亿港元。 然而两年后,投保人发现自己买的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5%,扣除账户建档费、管理费等费用后,保单的净值为负数。也就是说,投保人还欠了安盛一大笔管理费。 保单一夜亏空背后,一家名为第一亚洲的公司身影不断浮现,与保险管理人和推销保险的经纪人关系密切。 2019年6月19日,香港保险监管局对此事回应称,已接获72宗相关投诉,并已转交香港保险经纪协会跟进。由于执法部门正就事件进行调查,保监局并没有评论。 一夜亏空的保单 三年前,王琳见身边朋友都开始购买香港保险,便也动起了心思,在理财师建议下,王琳接触到了安盛Evolution。 王琳声称,她是在账户亏空后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是一种名为“投连险”的保险产品。 “投连险和保障型保险完全不同,甚至跟万能险、分红险这类传统投资型保险也有本质上区别。”陈峰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他在一家大型寿险企业担任精算师。 陈峰说,和通常以风险防范功能为主的保险产品不同,投连险所收保费绝大部分用于投资,所投项目相比一般保险投资的债券、股权等类型风险更高,而且所有亏损均由投保人自行承担,所以通常只会推荐给专业投资者。 在王琳购买的产品中,安盛Evolution向投保人提供了相当于账户价值105%的身故赔付金,如果投资人身故,客户可以获得保单账户价值105%的补偿金。但除了这多出的5%保险成分由安盛承担,其余全部账户资金都被用于市场投资。 安盛Evolution里面包含很多投资标的,有债券、股票、基金等千余个投资项目,供投保人选择。这是一款高度定制化的投资产品,投保人可以对其中单个或多种产品进行投资。 王琳等人购买的安盛Evolution实际投向了一只名为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下称港投基金)的房产基金。从表面看,项目的资质相当好,根据产品介绍说明,这只私募历史业绩优秀,一年半的累计收益就达到了15.92%。 产品说明还显示,港投基金的资金投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收购改造物业获取租金,也就是Reits,预计这一部分收入为年化4%;二是香港银行业按揭业务延伸,预期年收益为18%—24%。两者的比例大约为3比7。 多位投保人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保险经纪人向其宣讲时,都强调这一产品收益稳定,资金安全,主要用于投资香港物业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过程中的增按服务。 然而投资人很快发现了问题,该产品每到申购日,净值就大幅上升,每到赎回日,净值就大幅下跌。“明显就是不让我们买卖,把大家都锁在里面。”王琳说,其间,投保人多次与安盛沟通,安盛都未给予正面回复,也未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直到2018年,该产品净值在某天一夜之间几乎归零,投保人在和安盛交涉后被告知,这是由于港投基金变更了投资方向,将资金用于投资金融衍生工具。 ▲ 找不到的基金管理人 每当家人问起为何最近总是往香港跑,王琳都以“定期开投资者会议”搪塞,她至今不敢告诉家人,百万投资已经全部亏空的事实。 实际上,港投基金从未开过任何投资者会议或者发布任何定期财务报告,甚至,王琳都不清楚该基金的办公地点。 在投连险中,保险公司并不会配置自己的投研团队,如投保人购买的港投基金,就是由其现任管理人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实际操盘,业绩好坏、具体投资方向均与安盛并没有关系。 如果按照安盛所言,那么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才是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但是投保人从未接触、也找不到这家公司的电话和地址。 港投基金的管理人起初并不是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而是几经更迭。 港投基金创立于2013年,是一只由新加坡美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美雅)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基金成立当年,美雅就将基金内的1亿港元资金全部投向了第一亚洲控股有限公司(First Asia Holding Limits,下称第一亚洲),并派驻了公司管理层,目的是为了帮助其在港交所上市。然而第一亚洲最终并没有选择港股,而是转道美国参加了场外交易(OTC)挂牌。 场外挂牌也被称作“粉单市场”,和通常的证券交易所不同,粉单市场交易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小,大部分不符合正规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所以才在粉单市场里交易。因为不需要定期向投资者披露公司信息或提交经过会计事务所审核过的财务报告,投资这类公司的风险都较高。 根据第一亚洲2015年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一份财务报告,该公司主要业务是房产按揭贷款,其次为个人信用贷款。截至2015年9月,前者达到1310万美元,后者为206万美元。这与港投基金向投保人介绍的投向十分相似。 而无论是按揭房贷还是面向普通人发放个人贷款,都属于高风险资产,因为只有银行信用不足的用户才会选择前往这类民间借贷公司借款,相应地,这些用户还款能力较弱,坏账也会较高。 2016年,美雅正式退出港投基金,在向投资者公开的推荐材料中,该基金管理人已经变更为巨人基金管理公司(下称巨人基金)。巨人基金是第一亚洲的子公司。 此后,港投基金与安盛开展合作,被纳入安盛Evolution的产品池。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东航国际金融(香港)此后成为港投基金管理人,2018年11月,又变更为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也就是港投基金目前的管理人。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东航国际金融(香港),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公司,与东航国际金融(香港)及其母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均没有任何关系。 截至发稿,安盛并未回复南方周末记者关于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的疑问。 实控人浮现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港投基金此前投资的第一亚洲不仅劣迹斑斑,还与保险管理人和推销保险的经纪人关系密切。 根据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工商资料和离岸公司文件,香港申氏兄弟联合另外四位投资人于2009年在英属维京群岛设立了Innovent International Ltd,实际控制了第一亚洲集团,该集团又实际控制着第一亚洲(上述被投企业)、洪利发展、第一亚洲财富管理、巨人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业务涉及地产、金融、科技、保健品等多个领域。蹊跷之处在于,根据安盛的公告,这两百位投保人的Evolution保单均由一家名为Asia One(下称宏亚)的保险经纪公司分销。宏亚和第一亚洲的工商资料显示,宏亚正是第一亚洲的子公司。 张晋是香港的一名资深保险经纪人,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和保险代理人只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不同,保险经纪人手上会有相当数量的保险产品供投资人选择,以满足投保人多元化需求。 而像上述投连险产品,由于投资风险较大,收益并不一定会比信托或理财产品高,因此只有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才会选择,譬如需要避遗产税、防范离婚风险等需求,根据保险产品的特性,可以防止资产被抵债或分割。 “向所有人只推荐一只基金的情况比较少见,或者是佣金比同类高出许多,或者是有其他考虑。”张晋分析,两百余位投保人仅买入港投基金的行为并不寻常。 此外,港投基金曾经的基金管理人巨人基金也是第一亚洲的子公司。换言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港投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和推销港投基金的保险经纪公司,均为第一亚洲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第一亚洲集团的实控人申氏兄弟为香港土生土长的80后,哥哥申焯栢长期从事投资业务,弟弟申伟基则是律师出身,还曾参选过香港区级议会。 2016年10月,马来西亚《东方日报》、香港《明报》、香港01等多家媒体曾曝光,申氏兄弟以低价在香港买入不能商用的“废地”,包装成投资产品,拆分后高价向香港、马来西亚等五百多名投资人销售,套现近亿港元。 第一亚洲集团联合创始人、前股东张瑛慧,也因非法传销保健品,于2012年被台湾当局判刑一年零六个月。 在第一亚洲的宣传片里,公司介绍称“我们与世界上最大的一些保险公司合作”,然而视频播放的是电影《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的画面。 王琳声称经纪公司宏亚在宣传时,完全没有提到过第一亚洲。 目前,第一亚洲官网已经显示为“404”的消失状态,而在第一亚洲最新的宣传视频中,该公司称已经成立一家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并大力发展比特币之下的区块链技术。 谁来负责? 投资人的款项是否能追回?一位保险法律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给出的意见是,很难。由于投连险的业务特性正是“高风险”“自负盈亏”,保险公司不会在该事件中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涉事方安盛保险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公开解释,巨亏是由于港投基金在没有通知投保人的情况下,擅自将资金投入到金融衍生工具。安盛怀疑该公司涉嫌商业欺诈,已将案件送至香港商业罪案科,并表示此类产品风险应由客户自己承担。 根据安盛的最新通告,公司已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出申请对该基金进行独立清盘,法院已经批准这一请求。目前该基金为何投资价值忽然暴跌,是否存在管理不善甚至是欺诈等不当行为,也有望在此次调查中获得真相。 安盛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安盛Evolution主要由独立保险经纪分销。专业投资者在独立选择与其保单挂钩的资产时,安盛并没有给出任何意见。客户明白有关这类产品的投资风险需由客户自己承担。 按照安盛的说法,这两百多位投资人同时在拥有一千多项资产的Evolution平台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港投基金作为投资标的,并不是安盛的决定,也不应该让安盛来承担责任,真正说了算的是该项目的保险经纪人宏亚。 面对安盛的推诿,投资人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安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投资项目甄选上有严重的风控漏洞。王琳激动地说,产品名字是安盛,保费打到安盛的户头,甚至连签合同都在安盛的公司,“到头来却说跟自己没关系?” “精算视觉”公众号创始人、精算师Alex认为,此次事件涉及的四个主要参与方都有一定的问题与责任。其中,安盛作为投连险产品的提供方,无论是否无辜,将一只可能存在问题的基金纳入到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投资列表中,本身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显示了公司在对基金背景做尽职调查时存在一定的疏漏。而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根据香港保监局2019年一季度最新数据,香港寿险总有效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上升13.0%至1322亿港元。内地访客新单保费收入128亿港元,同比上升7.9%,增长由负转正,但市场总体的投连险有效保费收入则同比下跌21.7%至66亿港元。 (应受访者要求,王琳、陈峰、张晋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