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大多数人觉得“满足感”比“快乐”更重要
编者按:丹尼尔·卡尼曼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他在展望理论方面的贡献,让他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人们虽然嘴上说想要快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诚实”地选了长期的满足感。人们会构建自己人生的叙事,会给自己讲故事,但这个故事未必是快乐的。
追求快乐,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但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知心理学家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说,大多数人不但没有向着这个目标前行,实则反其道而行之。
卡尼曼认为,幸福感(happiness)和满足感(satisfaction)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幸福感是转瞬即逝的体验,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满足感则是长期的,经过长时间才建立起来,是通过完成目标、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来获得的。在12月19号播出的播客,科文(Tyler Cowen)主持的“对话泰勒”(“Conversations with Tyler”)中,卡尼曼说明了为什么对一个目标的追求,会削弱我们对其他目标的体验。
卡尼曼的研究衡量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幸福感有很多来源,比如,和朋友相处就很让人愉快。但是,那些一门心思追逐长期目标,从中收获满足感的人,并不一定会把社交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因为他们要着眼于大局。
在十月份接受Ha’aretz采访时, 卡尼曼认为,满足感主要是在比较中的来的。“对生活的满足感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给出的标准有关,主要在于实现目标,达到期望等。”他提到,金钱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而幸福感只有在缺乏金钱的时候才会受其影响。贫穷会让人受苦,但是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能满足我们生活基本需要之后,财富并不能提升幸福感。“(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随财富的的增长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吃有穿,有地方住,其他基本需求也能得到满足的话,你至少能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样满足。但是这种短暂的幸福感并不会为你带来生活的满足感。就算是有许多美好回忆的人,也不一定是很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