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重出江湖:唯一的KPI是安全
本文字数:1647|预计3分钟读完 滴滴补完“安全课”,还需要解决盈利问题。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谭璐 在关停了435天之后,滴滴顺风车再度归来。 11月6日,滴滴顺风车对外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滴滴官方回复微博网友提问时称,将会陆续开放试运营城市,但并未公布其他城市的上线时间表。 滴滴顺风车上线了一个谨慎的方案,并一再强调其安全性:个性化头像、性别等涉及用户隐私相关的信息会永久下线。为此,新产品迭代了18个版本,进行了330 项功能优化,收到了30 万条用户建议。 在最新的方案中,平台还将引入失信人筛查机制,并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企业合作的方式,以便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 新方案还对用户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及女性用户做了特别限制。试运营期间,将在上述7个城市首先提供5:00-23:00(女性5:00-20:00)、市内中短途(50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 1 唯一的KPI是安全 2018年8月,“乐清顺风车遇害案”揭开了滴滴在该业务上的诸多漏洞。随后,滴滴被交通运输部等单位约谈,网约车行业遭遇强监管。同月,滴滴对外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反思业务模式与产品逻辑。 时隔近一年,2019年7月18日,在滴滴顺风车下线后的首个媒体公开活动上,滴滴总裁柳青称,迟迟不上线顺风车业务,是因为“怕,就是怕,就是怂”。 据柳青公布的数据,顺风车每天的订单量仅为100万到200万单,滴滴平台日出行量在2000万到3000万单,顺风车只占约5%到10%。 之所以不放弃顺风车业务,源于用户需求。柳青表示,“希望让大家在晚上要回到燕郊,回到怀柔,回到密云的时候,还是有一款产品可以坐回去,而不需要几经周折或者不需要打黑车。” 对于新顺风车产品,滴滴创始人程维此前表示,不会把规模和盈利当成主要目标,在试运营期间,平台方不收取信息服务费。此前,滴滴顺风车由于门槛低,以及更高的平台抽成,是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 业务负责人张瑞也曾表示,公司唯一的KPI是安全。而且滴滴会逐一走访试运营的城市,听取大家的问题和反馈。 2 顺风车市场玩家众多 因为顺风车事故,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滴滴品牌形象受损。回归的顺风车可谓是一块试金石,如果能保障安全运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滴滴过去的“安全攻坚战”已有成效。 滴滴顺风车业务停摆期间,市场变数丛生,各路竞争对手轮番登场。 2019年2月,哈啰出行上线顺风车业务,宣布进入300多个城市,注册车主达到200万,总发布订单超过700万。今年国庆期间,哈啰出行称,7天长假全国顺风车订单总量突破1600万单。 2019年9月,主打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对外宣布,用户突破1.3亿,车主数量突破了1500万,公司已实现整体盈利。 此次滴滴再度上线顺风车业务,补完“安全课”,还需要解决盈利问题。 根据今年2月流出市场的滴滴财务数据,滴滴在2018年亏损高达109亿元。早在2018年9月,程维发表的内部信就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滴滴创业近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 事实上,已经上市的网约车公司Uber、Lyft同样深陷亏损泥沼,最新财报显示,在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这两家公司的亏损额呈现同比扩大趋势。 咨询公司贝恩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规模锐减约90%,导致中国出行行业的整体投资缩水48%。研究指出,2018 年中国智能共享出行行业总体增势趋缓,在法规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预计该行业的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在网约车市场,车企扎堆进入,滴滴也将面临更多竞争对手,比如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东风汽车的东风出行、江淮汽车的和行约车。 今年7月,一汽、东风、长安三家传统车企与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打造的T3出行正式在南京上线,目前全国日订单量突破10万单。 同时,曾推出自有打车业务的美团也调整策略,开放平台吸纳其他网约车提供服务。美团有流量,网约车企业有牌照可提供服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推出聚合模式,提供出行服务,抱团抢占网约车市场。 因此,对于滴滴来说,近期是安全考试,更远的商业大考则是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早日实现盈利。11月6日,程维在微博上表示,“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再次出发,希望能为用户的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责编: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