นิวซีแลนด์
ภาษาไทย(Phasa Thai)
แบ่งปัน

不知道擅长什么的你,唯独擅长伤害你自己

生活ผู้เขียน: 璃语职美人
不知道擅长什么的你,唯独擅长伤害你自己
บทสรุป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

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感觉目前的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提不起精神,感受不到任何价值和意义,分分钟会在脑海中闪现出无数次想要离职的念头。

然而很快,这个念头又会被另外一个念头打压于无形中,那就是——

“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没有目标没有方向,除了在这里继续耗下去,似乎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你是不是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呢?

一、怎么办?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几年前,当小倩(化名)头顶重点大学光环的自己开始踏入社会寻找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时,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一份看似稳定有前景的数据统计工作,会将她的职业跑道彻底带偏。

那是一家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型国有企业,在父母的眼中,它正规、稳定、有前景,是一家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公司;一提及女儿一毕业就能进入这样的单位,父母脸上乐开了花儿,再三叮嘱小倩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做出自己的成绩。

在小倩的设想中,她也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她给自己的规划是从数据统计做起,踏实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习多思考,将来再挑起数据分析的重任,进而再调到财务部任职或晋升为数据中心的主任,独当一面。

从踏入这家企业的第一天起,小倩处处留心,勤勤恳恳,然而不知为何,小倩看到数字就头疼,工作倍感吃力;她成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把数字弄错,可越是害怕就越紧张,越紧张越容易犯错。

怎么办?是不是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到底要不要辞职?

从此,小倩内心的煎熬开始了。

二、是什么让我们看不见想要什么?

小倩的担忧和很多职场人如出一辙:

如果辞职,不但自己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连自己辛辛苦苦累积的人脉也可能就此断裂;

如果留下来,未来还要花大量的时间面对一堆无感的数字,她知道自己的工作可能不会有任何起色,像是一潭死水,泛不起一丝涟漪。

然而一想到离开,很快她又被另外一个问题困住了手脚——

“辞职后我又能做什么呢?如果还要做数据类的工作,岂不是又要从头做起?又要重复同样的痛苦?如果不做,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小倩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是我听到的最多的自毁式预言。

之所以称之为“自毁式预言”,是源于Barbara Smith的一本书,书中Barbara提及,导致人们迟迟无法选择无法行动的原因,就是在于这些“自毁式”的说辞里。

这些“自毁式的说辞”包括:

1、追求梦想就意味着要辞职,辞职还怎么生活?我做不到!

2、我做什么都没有长性,开始的时候明明很喜欢,可就是没有长久坚持的。

3、我已有的成功来之不易,别人羡慕还来不及,我说不满意就能随便放手吗?

4、我想要的那些东西是不对的/不现实的,是不可能得到理解和支持的。

5、如果决定了自己要做什么,到头来发现卡在这里,岂不是很惨?

等等。

三、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因为你不敢

随着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越来越多,我越来越笃信一点,那就是——

事实上,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想要做回真正的自己,意味着可能背叛父母一生的期待

我渐渐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自我耗竭中,在自我及他人的期待中拼命撕扯着自己,不知所措。

在咨询中,小倩不断地告诉我,她无法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

为了让父母开心,小倩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她将自己伪装成父母喜欢的样子,比如她明明不喜欢数字,却依然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做起了和数字相关的工作,只因为这份工作能让父母感到安心和踏实。

这是一种选择。

然而当你选择接起父母期待的同时,你必须放下对自己的一些期待:期待自己可以找一份喜欢的事情,期待自己有更多的事业,期待自己能有不同的生活。

2、想要做回真正的自己,需要放下内心的“应该”

有这么一个比喻,说的是我们往往不愿意认同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好像做完整容手术的人不愿意面对镜子一样。

因为我们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太多的“应该”。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说,男人应该坚强,女人应该示弱,年轻人应该顺从,老人就该安分。

我们就像纸牌屋里的观众,被这些来自“社会”与“家庭”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深深说服,这些价值观的势力异常强大,让我们不敢“接纳”自己原来的样子。

3、不知道擅长什么的你,唯独擅长伤害你自己

我告诉小倩,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别人给我们的建议都带有两个部分,一个叫“他建议我”,一个是“他期待我”。

在我们涉世未深时,我们会单纯地坚信别人的建议就一定是毫无私心的“给我的建议”,却忘记了,其实这份“建议”的背后,还隐藏着“对我的期待”这件事情。

比如小倩的父母建议她找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里面包含了给她的期待——希望她有一份听起来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能够早日结婚生子,希望给他们老两口一个孩子带,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

如果一个人足够成熟,TA就会懂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不可能同时满足自己和他人的要求。

四、从“想做”到“能做”,还要匹配动机

按照上述步骤,小倩列出了自己想做的几件事情,新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判断哪些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呢?

这也是困扰在很多人心头的困惑,那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如何判断这是不是自己可以做好并能有所发展的领域呢?

可以从匹配动机入手。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朗格研究了人们看待世界的六种职场内在动机,也被成为六种激励因子,分别为理论导向、实用导向、唯美导向、社会导向、个人导向及传统导向。

hougarden

该理论强调,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六个因子,但每一个的程度高低不同。

这六个因子及相关释义如下:

1、理论导向强调的是真理和知识,这类人群擅于钻研,以追求真理和知识为使命和追求,如科学家、研发人员就是这种人居多;

2、实用导向注重投资回报,这种人注重高效,拒绝任何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渴望获得收益超越他人,银行家、工程师往往以此类动机为主;

3、唯美导向强调美与和谐,这类动机导向的人群注重个人感受及人生体验,喜欢欣赏和谐与美好,典型人群有设计师、艺术家、瑜伽教练等;

4、社会导向指向服务和助人,这类人愿意帮助他人且不求回报,很多志愿者、护士、辅导员等都具有这类特质;

5、个人导向者追求权力和认可,他们渴望领导他人拥有权力,提高自身地位,政治家、运动员、董事长等都具有这类特质;

6、传统导向注重原则及信仰,这类人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视社会结构与次序,很多革命家、文化传播者、军人等都具有很强的传统导向动机。

通常我们认为,在六个因子中排名最高的两个因子,就是你采取行动的主要驱动力。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能够和TA的这两个激励因子相匹配的话,那么此人的潜能就能够充分的发挥,就会形成职业的良性循环,最终越做越好。

hougarden

如果工作与你的两个激励因子不匹配,即便你“想做”,但由于缺乏内在驱动力,你很难从内心获得成就感,因此很难长久。

我突然想起一段话,大意是,工作本身是无法让我们快乐的,真正能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是“工作做得好”这件事;而尽快找到自己想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无疑会让我们的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并且至关重要的是,这份决定权不在别处,恰恰是在我们自己手里。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