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孩子成绩全A,惨遭美国名校全拒?中国父母容易走进这六大教育误区
本文授权转载自“留学全知道”
(ID: EduKnow)
美国学校的录取是有主观性的。成绩好的孩子、课外活动获奖的孩子,未必是一个能打动别人的孩子。在成人的社会里,一个“标配”的五好先生,未必是一个动人的、引领未来的人。 美国的学校,正是以成人社会的标准,选择一个未来有可能成功的孩子。因此请提醒自己,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看起来“优秀”的普通孩子。 ........................................ 这些年,每年留学家长圈里都流传各种“阴谋论”:XX的孩子成绩全A,获过国家级的奖,居然没有被录取;一个成绩中上,没获过奖的孩子,居然被顶尖学校录了。美国招生肯定有猫腻,不公平! 但实际上,美国对于孩子“优秀”的考察,可能跟您想象的不一样。 前段时间,美国华人家长圈热门讨论去年申请的一个孩子。先看看她有多优秀: GPA 4.0、全美AP学者奖、北美高中quizbowl比赛州冠军队主力、钢琴11年、作曲5年、获得国家级钢琴比赛B组最高奖、10岁时出版两本小说、当地电台主持人、上过当地报纸、累计300小时公益活动、跆拳道黑带…… 但结果是,她报考美国排名前25的大学统统失败了! 为什么兴趣广泛、成绩优异的孩子会被拒绝?连这样的孩子都会被拒绝,我的孩子成绩没她好,兴趣没她广……这还有戏吗? 香港老牌留学顾问公司的副总监Rae认为,中国学生优秀太标准化,缺乏个性。 家长们关起门来,通常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或者至少有一门特长。但现实是,当你把你的孩子放到全球同龄人的精英库里,你会发现,她也许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出众。 我们做教育咨询,会发现“优秀”的孩子有一些共性:托福成绩110+分,SSAT 成绩95%以上;担任班长、大队长等等;专注一两个运动项目,通常是篮球、排球、跳舞或冰球;会弹钢琴;得过一两个科技或者其他的奖。 当你问他为什么要来美国念书?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因为美国很多元化,我希望挑战自己;或者我不太喜欢标准化的考试生活。 这样的孩子单独拿出来一个,你会觉得挺棒的!但是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孩子们缺乏个性,都“优秀”得太标准化了。 而美国的学校恰恰喜欢的是个性化的孩子。打个比方,前些年冰球在中国不常见,一个打冰球的中国孩子,可以让美国的招生官眼前一亮;但随着冰球越来越热,成了中国精英家庭的标配,打冰球已经不再是亮眼的特色。 那怎样才能突出个性?应该给孩子选择什么运动?我的答案是,冰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标配”。 孩子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兴趣和思想当中,而不是技巧方面。希望家长能够“返璞归真”,让孩子在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里深入发展。当孩子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她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热情。 在美国面试的时候,当孩子一走进房间,谈论她有兴趣的事情,她的能量场会自然变得很高。美国的学校很喜欢那种有热情、能说、有想法的孩子。 我们去年有一个学生,托福只考了90多分,在公立学校念书。他的兴趣是hip hop和rap,他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当一个东西戳中了他的兴趣点,他愿意也有能力深入的去研究、思考。他在该学习的时候也会学习,但成绩没有很出众。 面试时聊到他的兴趣点,他会手舞足蹈,表情非常丰富,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后来去了排名前40的一所学校,是那个学校录取的托福成绩最低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美国的学校看重的,不是孩子现在看起来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标配”,而是她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在某个领域引领别人、超越时代的人。当你看向未来社会的发展,允许孩子创造和探索,把孩子培养成将来可以成功并引领世界的人,那招生官看到他会很喜欢他。 中国父母往往有这6个误区 1、过于喜欢展示孩子 父母喜欢比较和展示孩子。有的父母会做好PPT、展示册,拿去给招生官看。 然而,招生官希望和家长有一个自然的沟通交流,你可以顺畅的谈论自己和孩子;如果你特别希望做一个PPT展示孩子,那招生官更希望看到孩子自己来介绍自己,而不是由爸爸妈妈代劳。 2、过于结果导向、操心过度 家长们希望问学校一些功利性的问题,比如:你们学校今年哈佛录取了多少?为什么斯坦福一个都没有? 以升学率为导向,这是美国教育者不愿意看到的。家长如果关心学校的学术情况,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提问。 不要过分的操心孩子,询问学校有没有中餐?饿了可不可以用中餐点外卖?你要相信,其他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正常的学习生活,您的孩子也可以(除非她因为先天原因,需要特殊照顾)。 孩子的适应性和独立性,是美国学校非常看重的。 3、设计太功利的成长路线 做教育这么多年,看到一批批成功的孩子,我会越发感到,家长做事情真的不要太功利。 不要总想着哪个运动对升学有帮助?学什么特长可以加分?这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并没有帮助。 美国的学校会看向一个人的未来,他们更喜欢心灵健康、有创意、善于沟通、对所爱的东西有热情的人,也就是未来更有可能持久性成功的人。 我第一年的学生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我发现哪些孩子在工作之后更成功更快乐?往往是小时候有独立的想法,做事情不太功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