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真的热吗?99% 的 VC 都投错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42章经”(ID:myfortytwo),作者 阿朱。经授权转载。
从 2013 年开始,不论是一些成立已久的 VC 还是新的风投,都纷纷扎进了企业服务界。但不管 VC 们有没有在这个领域投出独角兽,我都想说,几乎 99% 的人都投错了。
为什么?企业服务根本不热。很多人把一些基础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IoT 物联网都归为企业服务,使得它看上去像一个风口。
如果按照上述逻辑,英特尔做芯片不也应该是企业服务吗?所以我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想一想,如果把上述这四大产业技术都除去,中国企业服务的投资总额还剩下多少。
答案是,开源。不管是 Hadoop Spark 在大数据层面,还是 Tensorflow 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有巨大的开源项目在驱动。正因为这些技术开放给了中国,这四大产业技术才能起来。
目前大多数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开始使用云计算。一些大中型企业,也要求进行基础技术的换代,把过去使用的一些商用操作系统,替换成私有云,甚至混合云这类大数据部署模式。
所以中国的“企业服务热”本质上是:基础技术成体系换代的红利。
一、中国企业为什么进入企业服务产业?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和后端供给出现脱节那中国互联网企业,包括 BAT 进入企业服务产业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中国消费者流量红利消失了,线上基本找不到蓝海,所以大家纷纷都走向 2B,这是胡扯。
1998 年,中国互联网的三大门户:搜狐、网易和新浪正式成立。所以我们把 1998 年定义为,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的时间点。
从 1998 年到 2018 年,这期间的 20 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十年,从技术维度上,就是我们熟悉的 PC Web 互联网时代,换作企业服务的角度,属于营销时代。
但是 2008 年发生了转变,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从出口转内销。
其实过去企业主并不是特别关心广告的转化率,看到有流量就满足了。但是从 2008 年开始,这层皇帝的外衣就被剥开了,企业主变得特别务实,投出去 10 万的广告费,就希望能有相应的订单成交额。
所以从 2008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交易时代,电子商务慢慢涌现。
2018 年,又到了”十年“这一时间节点,做了电商之后的传统企业开始面临一个问题:产品上游的生产研发设计,跟不上消费者的变化。
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能够被即时感知到,但企业后端的供给却出现了脱节。
所以,进行上游产供研的联动,用消费者需求和订单,来倒逼上游产业链的优化,才是未来十年的主赛道,大家应该投入到主赛道上去。
”营销时代(引来了消费者)- 交易时代(消费者产生订单)- 产业链时代(产供销研一体化)“,这才是中国互联网过去波澜壮阔的 20 年,和未来 10 年的来龙去脉。
BAT ,包括头条都在进入企业服务领域,百度要做 CRM,逻辑也是一样,核心还是中国的企业主需求在发生变化。
二、Salesforce 为什么火?本质上它颠覆了老牌企业软件的商业模式这在国外司空见惯,但国内客户支付服务费的习惯还没培养起来,比如中国本土的 ERP 用友、金蝶可能每年只有 40% 的客户愿意缴纳服务费,甚至很大一部分企业连合同的尾款都收不回来。
所以,中国的市场根本不能适应这类商业模式。但 Salesforce 有所不同,它既不收取服务费,也不用企业购买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只需要企业按年度订阅。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SaaS 在产品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上,有了大幅的质的提升。
我们再来看看,Salesforce 的进化史,以此来看看中国的 SaaS 是不是走错了路。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投资人不管是投了纷享销客还是销售易,实际上都是“入坑”的表现。
三、中国企业软件商在干什么?ERP 移动化、SaaS 化,企业服务行业停滞的 10 年企业服务发展了 30 年后,大多数企业软件商都认为,集团已经是一个企业组织最大的边界了,服务到集团后,还能再做些什么?大家开始迷茫了。
这个时候刚好处在 2008 年这一电子商务崛起的节点,也是移动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中国这些企业服务商们,开始决定把自己的 ERP 软件用移动技术重新做一遍。
综上,这十年时间,99% 的企业软件商都在做 ERP 的移动化和 SaaS 化。于是,十年企业服务的“青春”啊,就这么浪费了。
大家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当一个企业大到集团后,边界还能如何突破呢?当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我们这些大众消费者啊。
所以,做企业互联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和消费者联结在一起。只有有了消费者,你才能实现所有业务的在线化。
而一旦你和消费者建立了联结,消费者产生订单,订单也可以实现在线化时,这才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和软件产品的上游进行匹配联动。
那这么说,产业互联网是尽头吗?大家想一想,从软件商和企业进行连接,到和消费者连接,再和产业的上下游实现一体化之后,企业软件商的边界还能扩展到哪里?
答案是,社会商业化。也就是到最后,企业软件商可以和公共基础设施(譬如政府、海关、税务、工商、社保等)联动在一起。这是未来,而我只看了凤毛麟角的厂商,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四、什么是产业互联网?端到端产供销研一体化既然下一步是产业互联网,我们就来细聊一下,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首先,它一定是垂直细分的。产业互联网能实现通用不太可能,它不会像淘宝那样,各种商品都可以卖。但它有通用模式,也叫不同细分行业的核心规律。
我把产业互联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商业互联网,第二个阶段叫工业互联网。
商业互联网,其实就是马云”吹“的新零售,但新零售主要在于零售的终端,你看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些布局:盒马鲜生在于生鲜,三江超市在于便利店,银泰百货在于百货,其实都处在消费者直接购买环节。
而我说的商业互联网是一条产业链。从会员营销到 O2O 零售门店,再到批发分销平台。分销平台类似于京东的新通路、汇通达或者阿里的零售通,也是曾鸣教授所提到的 S2B。最后一个环节是厂家订货。
整个商业互联网,也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前半段,就是”平台产生会员-会员产生交易-门店到分销代理商拿货-代理商向厂家进货“这一整条产业链。
而厂家接到订单开始生产,这就迎来了产业互联网的后半段——工业互联网。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制造技术并不强,却是全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呢?
所以这些工业物联网平台宣称自己能输出很多设备参数,能够监控设备到底什么时候被建,什么时候维修,其实没什么用。
那为什么要做设备资源的监控和调度呢?还是回到鞋带的案例。如果我生产 2000 双鞋带,本地有 50 家厂商生产鞋带,就面临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些算法了:
① 厂商的设备型号必须能满足生产鞋带的标准。要知道,鞋带的细分也是很重要的;
② 我要知道这批鞋带运送到某一厂商后,能不能立刻进行生产复合。设备监控只需要这两类数据就可以,并不需要提供业务参数。
有了订单和设备后,还缺物料。生产需要原材料,那该去哪里采购呢?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所以综合来看,商业互联网结合工业互联网的”八大金刚“,构成了产业互联网的主路径:产供销研,端到端一体化。
那大家可能会问,不管是区域集群协同生产,还是线下批发分销平台,阿里不都有相应的业态吗?比如淘工厂的生产模式不就类似吗?
这个时候似乎又回到 10 年前那个问题了。10 年前大家创业做移动互联网,VC 经常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腾讯做了,你会怎么办?我相信投资人还会继续这样问下去。
五、如何找到投资新赛道?
现在的 Salesforce 就在拓展积极数字营销产品线,并购了大量数字营销的厂商。Oracle 、Adobe 和埃森哲科德的收购方向也是如此,美国市场都在奔着 Mar Tech 方向走。
而反观中国市场,其实这条产业链还没崛起。在中国做 Mar Tech 的不超过 100 家厂商,但在国外,已经有超 7000 家了,所以这是一个新坑。
第四个新坑,是智能设备。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把单企业运行的 ERP 模块升级到社会化,云化的全球研发设计平台,把本地化的物料需求管理系统,升级到 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我相信如果有人投资了该链条,而且可以将该链条和你们的投资项目组合在一起,未来将会发挥它的强大爆发力。
就像装在摄像头里的计算芯片,即便计算量和电池能量都很小,也仍然需要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
近段时间股市上,边缘计算受到大家关注,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实根源就在这。大家现在对云计算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来的公有云计算,未来的云计算,从云端到最终端,都会是多层的,这会是基础技术上一个新的投资赛道。
到这里,我已经把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和国外企业服务发展的本质,都告诉大家了。
作者简介:阿朱,用友研究院院长,在企业软件领域拥有 20 年丰富经验,曾亲历零售、医疗、汽车、地产四大行业的信息化,历任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以及 CTO 等职位。公号“阿朱说”作者。
那中国互联网企业,包括 BAT 进入企业服务产业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中国消费者流量红利消失了,线上基本找不到蓝海,所以大家纷纷都走向 2B,这是胡扯。
1998 年,中国互联网的三大门户:搜狐、网易和新浪正式成立。所以我们把 1998 年定义为,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的时间点。
从 1998 年到 2018 年,这期间的 20 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十年,从技术维度上,就是我们熟悉的 PC Web 互联网时代,换作企业服务的角度,属于营销时代。
但是 2008 年发生了转变,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从出口转内销。
其实过去企业主并不是特别关心广告的转化率,看到有流量就满足了。但是从 2008 年开始,这层皇帝的外衣就被剥开了,企业主变得特别务实,投出去 10 万的广告费,就希望能有相应的订单成交额。
所以从 2008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交易时代,电子商务慢慢涌现。
2018 年,又到了”十年“这一时间节点,做了电商之后的传统企业开始面临一个问题:产品上游的生产研发设计,跟不上消费者的变化。
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能够被即时感知到,但企业后端的供给却出现了脱节。
所以,进行上游产供研的联动,用消费者需求和订单,来倒逼上游产业链的优化,才是未来十年的主赛道,大家应该投入到主赛道上去。
”营销时代(引来了消费者)- 交易时代(消费者产生订单)- 产业链时代(产供销研一体化)“,这才是中国互联网过去波澜壮阔的 20 年,和未来 10 年的来龙去脉。
BAT ,包括头条都在进入企业服务领域,百度要做 CRM,逻辑也是一样,核心还是中国的企业主需求在发生变化。
二、Salesforce 为什么火?本质上它颠覆了老牌企业软件的商业模式这在国外司空见惯,但国内客户支付服务费的习惯还没培养起来,比如中国本土的 ERP 用友、金蝶可能每年只有 40% 的客户愿意缴纳服务费,甚至很大一部分企业连合同的尾款都收不回来。
所以,中国的市场根本不能适应这类商业模式。但 Salesforce 有所不同,它既不收取服务费,也不用企业购买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只需要企业按年度订阅。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SaaS 在产品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上,有了大幅的质的提升。
我们再来看看,Salesforce 的进化史,以此来看看中国的 SaaS 是不是走错了路。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投资人不管是投了纷享销客还是销售易,实际上都是“入坑”的表现。
三、中国企业软件商在干什么?ERP 移动化、SaaS 化,企业服务行业停滞的 10 年企业服务发展了 30 年后,大多数企业软件商都认为,集团已经是一个企业组织最大的边界了,服务到集团后,还能再做些什么?大家开始迷茫了。
这个时候刚好处在 2008 年这一电子商务崛起的节点,也是移动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中国这些企业服务商们,开始决定把自己的 ERP 软件用移动技术重新做一遍。
综上,这十年时间,99% 的企业软件商都在做 ERP 的移动化和 SaaS 化。于是,十年企业服务的“青春”啊,就这么浪费了。
大家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当一个企业大到集团后,边界还能如何突破呢?当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我们这些大众消费者啊。
所以,做企业互联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和消费者联结在一起。只有有了消费者,你才能实现所有业务的在线化。
而一旦你和消费者建立了联结,消费者产生订单,订单也可以实现在线化时,这才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和软件产品的上游进行匹配联动。
那这么说,产业互联网是尽头吗?大家想一想,从软件商和企业进行连接,到和消费者连接,再和产业的上下游实现一体化之后,企业软件商的边界还能扩展到哪里?
答案是,社会商业化。也就是到最后,企业软件商可以和公共基础设施(譬如政府、海关、税务、工商、社保等)联动在一起。这是未来,而我只看了凤毛麟角的厂商,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四、什么是产业互联网?端到端产供销研一体化既然下一步是产业互联网,我们就来细聊一下,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首先,它一定是垂直细分的。产业互联网能实现通用不太可能,它不会像淘宝那样,各种商品都可以卖。但它有通用模式,也叫不同细分行业的核心规律。
我把产业互联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商业互联网,第二个阶段叫工业互联网。
商业互联网,其实就是马云”吹“的新零售,但新零售主要在于零售的终端,你看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些布局:盒马鲜生在于生鲜,三江超市在于便利店,银泰百货在于百货,其实都处在消费者直接购买环节。
而我说的商业互联网是一条产业链。从会员营销到 O2O 零售门店,再到批发分销平台。分销平台类似于京东的新通路、汇通达或者阿里的零售通,也是曾鸣教授所提到的 S2B。最后一个环节是厂家订货。
整个商业互联网,也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前半段,就是”平台产生会员-会员产生交易-门店到分销代理商拿货-代理商向厂家进货“这一整条产业链。
而厂家接到订单开始生产,这就迎来了产业互联网的后半段——工业互联网。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制造技术并不强,却是全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呢?
所以这些工业物联网平台宣称自己能输出很多设备参数,能够监控设备到底什么时候被建,什么时候维修,其实没什么用。
那为什么要做设备资源的监控和调度呢?还是回到鞋带的案例。如果我生产 2000 双鞋带,本地有 50 家厂商生产鞋带,就面临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些算法了:
① 厂商的设备型号必须能满足生产鞋带的标准。要知道,鞋带的细分也是很重要的;
② 我要知道这批鞋带运送到某一厂商后,能不能立刻进行生产复合。设备监控只需要这两类数据就可以,并不需要提供业务参数。
有了订单和设备后,还缺物料。生产需要原材料,那该去哪里采购呢?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所以综合来看,商业互联网结合工业互联网的”八大金刚“,构成了产业互联网的主路径:产供销研,端到端一体化。
那大家可能会问,不管是区域集群协同生产,还是线下批发分销平台,阿里不都有相应的业态吗?比如淘工厂的生产模式不就类似吗?
这个时候似乎又回到 10 年前那个问题了。10 年前大家创业做移动互联网,VC 经常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腾讯做了,你会怎么办?我相信投资人还会继续这样问下去。
五、如何找到投资新赛道?
现在的 Salesforce 就在拓展积极数字营销产品线,并购了大量数字营销的厂商。Oracle 、Adobe 和埃森哲科德的收购方向也是如此,美国市场都在奔着 Mar Tech 方向走。
而反观中国市场,其实这条产业链还没崛起。在中国做 Mar Tech 的不超过 100 家厂商,但在国外,已经有超 7000 家了,所以这是一个新坑。
第四个新坑,是智能设备。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把单企业运行的 ERP 模块升级到社会化,云化的全球研发设计平台,把本地化的物料需求管理系统,升级到 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我相信如果有人投资了该链条,而且可以将该链条和你们的投资项目组合在一起,未来将会发挥它的强大爆发力。
就像装在摄像头里的计算芯片,即便计算量和电池能量都很小,也仍然需要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
近段时间股市上,边缘计算受到大家关注,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实根源就在这。大家现在对云计算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来的公有云计算,未来的云计算,从云端到最终端,都会是多层的,这会是基础技术上一个新的投资赛道。
到这里,我已经把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和国外企业服务发展的本质,都告诉大家了。
作者简介:阿朱,用友研究院院长,在企业软件领域拥有 20 年丰富经验,曾亲历零售、医疗、汽车、地产四大行业的信息化,历任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以及 CTO 等职位。公号“阿朱说”作者。
ERP 移动化、SaaS 化,企业服务行业停滞的 10 年企业服务发展了 30 年后,大多数企业软件商都认为,集团已经是一个企业组织最大的边界了,服务到集团后,还能再做些什么?大家开始迷茫了。
这个时候刚好处在 2008 年这一电子商务崛起的节点,也是移动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中国这些企业服务商们,开始决定把自己的 ERP 软件用移动技术重新做一遍。
综上,这十年时间,99% 的企业软件商都在做 ERP 的移动化和 SaaS 化。于是,十年企业服务的“青春”啊,就这么浪费了。
大家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当一个企业大到集团后,边界还能如何突破呢?当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我们这些大众消费者啊。
所以,做企业互联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和消费者联结在一起。只有有了消费者,你才能实现所有业务的在线化。
而一旦你和消费者建立了联结,消费者产生订单,订单也可以实现在线化时,这才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和软件产品的上游进行匹配联动。
那这么说,产业互联网是尽头吗?大家想一想,从软件商和企业进行连接,到和消费者连接,再和产业的上下游实现一体化之后,企业软件商的边界还能扩展到哪里?
答案是,社会商业化。也就是到最后,企业软件商可以和公共基础设施(譬如政府、海关、税务、工商、社保等)联动在一起。这是未来,而我只看了凤毛麟角的厂商,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四、什么是产业互联网?端到端产供销研一体化既然下一步是产业互联网,我们就来细聊一下,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首先,它一定是垂直细分的。产业互联网能实现通用不太可能,它不会像淘宝那样,各种商品都可以卖。但它有通用模式,也叫不同细分行业的核心规律。
我把产业互联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商业互联网,第二个阶段叫工业互联网。
商业互联网,其实就是马云”吹“的新零售,但新零售主要在于零售的终端,你看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些布局:盒马鲜生在于生鲜,三江超市在于便利店,银泰百货在于百货,其实都处在消费者直接购买环节。
而我说的商业互联网是一条产业链。从会员营销到 O2O 零售门店,再到批发分销平台。分销平台类似于京东的新通路、汇通达或者阿里的零售通,也是曾鸣教授所提到的 S2B。最后一个环节是厂家订货。
整个商业互联网,也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前半段,就是”平台产生会员-会员产生交易-门店到分销代理商拿货-代理商向厂家进货“这一整条产业链。
而厂家接到订单开始生产,这就迎来了产业互联网的后半段——工业互联网。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制造技术并不强,却是全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呢?
所以这些工业物联网平台宣称自己能输出很多设备参数,能够监控设备到底什么时候被建,什么时候维修,其实没什么用。
那为什么要做设备资源的监控和调度呢?还是回到鞋带的案例。如果我生产 2000 双鞋带,本地有 50 家厂商生产鞋带,就面临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些算法了:
① 厂商的设备型号必须能满足生产鞋带的标准。要知道,鞋带的细分也是很重要的;
② 我要知道这批鞋带运送到某一厂商后,能不能立刻进行生产复合。设备监控只需要这两类数据就可以,并不需要提供业务参数。
有了订单和设备后,还缺物料。生产需要原材料,那该去哪里采购呢?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所以综合来看,商业互联网结合工业互联网的”八大金刚“,构成了产业互联网的主路径:产供销研,端到端一体化。
那大家可能会问,不管是区域集群协同生产,还是线下批发分销平台,阿里不都有相应的业态吗?比如淘工厂的生产模式不就类似吗?
这个时候似乎又回到 10 年前那个问题了。10 年前大家创业做移动互联网,VC 经常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腾讯做了,你会怎么办?我相信投资人还会继续这样问下去。
五、如何找到投资新赛道?
现在的 Salesforce 就在拓展积极数字营销产品线,并购了大量数字营销的厂商。Oracle 、Adobe 和埃森哲科德的收购方向也是如此,美国市场都在奔着 Mar Tech 方向走。
而反观中国市场,其实这条产业链还没崛起。在中国做 Mar Tech 的不超过 100 家厂商,但在国外,已经有超 7000 家了,所以这是一个新坑。
第四个新坑,是智能设备。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把单企业运行的 ERP 模块升级到社会化,云化的全球研发设计平台,把本地化的物料需求管理系统,升级到 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我相信如果有人投资了该链条,而且可以将该链条和你们的投资项目组合在一起,未来将会发挥它的强大爆发力。
就像装在摄像头里的计算芯片,即便计算量和电池能量都很小,也仍然需要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
近段时间股市上,边缘计算受到大家关注,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实根源就在这。大家现在对云计算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来的公有云计算,未来的云计算,从云端到最终端,都会是多层的,这会是基础技术上一个新的投资赛道。
到这里,我已经把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和国外企业服务发展的本质,都告诉大家了。
作者简介:阿朱,用友研究院院长,在企业软件领域拥有 20 年丰富经验,曾亲历零售、医疗、汽车、地产四大行业的信息化,历任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以及 CTO 等职位。公号“阿朱说”作者。
既然下一步是产业互联网,我们就来细聊一下,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首先,它一定是垂直细分的。产业互联网能实现通用不太可能,它不会像淘宝那样,各种商品都可以卖。但它有通用模式,也叫不同细分行业的核心规律。
我把产业互联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商业互联网,第二个阶段叫工业互联网。
商业互联网,其实就是马云”吹“的新零售,但新零售主要在于零售的终端,你看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些布局:盒马鲜生在于生鲜,三江超市在于便利店,银泰百货在于百货,其实都处在消费者直接购买环节。
而我说的商业互联网是一条产业链。从会员营销到 O2O 零售门店,再到批发分销平台。分销平台类似于京东的新通路、汇通达或者阿里的零售通,也是曾鸣教授所提到的 S2B。最后一个环节是厂家订货。
整个商业互联网,也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前半段,就是”平台产生会员-会员产生交易-门店到分销代理商拿货-代理商向厂家进货“这一整条产业链。
而厂家接到订单开始生产,这就迎来了产业互联网的后半段——工业互联网。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制造技术并不强,却是全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呢?
所以这些工业物联网平台宣称自己能输出很多设备参数,能够监控设备到底什么时候被建,什么时候维修,其实没什么用。
那为什么要做设备资源的监控和调度呢?还是回到鞋带的案例。如果我生产 2000 双鞋带,本地有 50 家厂商生产鞋带,就面临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些算法了:
① 厂商的设备型号必须能满足生产鞋带的标准。要知道,鞋带的细分也是很重要的;
② 我要知道这批鞋带运送到某一厂商后,能不能立刻进行生产复合。设备监控只需要这两类数据就可以,并不需要提供业务参数。
有了订单和设备后,还缺物料。生产需要原材料,那该去哪里采购呢?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所以综合来看,商业互联网结合工业互联网的”八大金刚“,构成了产业互联网的主路径:产供销研,端到端一体化。
那大家可能会问,不管是区域集群协同生产,还是线下批发分销平台,阿里不都有相应的业态吗?比如淘工厂的生产模式不就类似吗?
这个时候似乎又回到 10 年前那个问题了。10 年前大家创业做移动互联网,VC 经常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腾讯做了,你会怎么办?我相信投资人还会继续这样问下去。
五、如何找到投资新赛道?
现在的 Salesforce 就在拓展积极数字营销产品线,并购了大量数字营销的厂商。Oracle 、Adobe 和埃森哲科德的收购方向也是如此,美国市场都在奔着 Mar Tech 方向走。
而反观中国市场,其实这条产业链还没崛起。在中国做 Mar Tech 的不超过 100 家厂商,但在国外,已经有超 7000 家了,所以这是一个新坑。
第四个新坑,是智能设备。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把单企业运行的 ERP 模块升级到社会化,云化的全球研发设计平台,把本地化的物料需求管理系统,升级到 B2B 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
我相信如果有人投资了该链条,而且可以将该链条和你们的投资项目组合在一起,未来将会发挥它的强大爆发力。
就像装在摄像头里的计算芯片,即便计算量和电池能量都很小,也仍然需要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
近段时间股市上,边缘计算受到大家关注,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实根源就在这。大家现在对云计算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来的公有云计算,未来的云计算,从云端到最终端,都会是多层的,这会是基础技术上一个新的投资赛道。
到这里,我已经把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和国外企业服务发展的本质,都告诉大家了。
作者简介:阿朱,用友研究院院长,在企业软件领域拥有 20 年丰富经验,曾亲历零售、医疗、汽车、地产四大行业的信息化,历任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以及 CTO 等职位。公号“阿朱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