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机器人迎来落地潮,亲探北京市场真相,两大玩家斗法
麦肯锡指出,六成职业中30%的工作内容可被机器人替代。
从工厂流水线到仓储物流,再到园区快递派送、餐厅送餐,机器人正逐渐从室外走向室内,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其中,机器人大类里面的服务机器人尤其跟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紧密。
尽管现在也有一些行业唱衰的迹象,但是在某些细分领域,机器人公司已经杀出一条商业应用的血路,比如越来越常见的餐厅送餐服务机器人。
智东西一直在持续关注服务机器人产品的落地商用,数月前,我们曾对商场服务机器人的落地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服务机器人在商场的落地使用情况并不理想,要么功能鸡肋,要么用途有限,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但最近,我们发现大量品牌餐饮公司开始引入服务机器人,成为服务机器人品类商用落地的一个新风口,国庆假期前后,我们走访了多家连锁火锅店、烧烤店和其他餐厅,深入挖掘了送餐机器人的商业应用现状。
调查中发现,目前市面上主要的送餐机器人来自两个国内公司,擎朗科技和普渡科技。多家品牌餐厅使用了这两家公司的送餐机器人。比如海底捞、窑啊窑、呷哺呷哺等连锁餐饮机构是投放量最大的。
据擎朗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年出货量在3000台左右,主要向大型连锁餐饮机构。普渡科技的欢乐送送餐机器人今年也计划在北京50家连锁火锅店上线,很显然,北京已经成为餐厅送餐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一片热土,具体效果怎样,商业逻辑是怎样玩转的,在我们的调查探访中,都找到了答案。
点外卖是机器人外卖小哥敲开你的房门,去餐厅是机器人送餐员把菜送到你的餐桌。机器人已经开始全面“入侵”人类生活,简单重复的工作势必要被机器人取代。
01机器人送餐从2D感知到3D环境探测
为了了解送餐机器人落地使用的具体情况,我们走访了多家使用机器人送餐的餐厅,了解了机器人公司在各类餐厅的部署和送餐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根据餐厅服务人员的介绍,在开始使用送餐机器人之前,需要餐厅员工首先按照送餐路线手动推着机器人走一遍,将路线图预设到机器人系统中。
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几家使用机器人送餐的餐厅都在天花板上贴了一些磁条。原来这些磁条是在有了预设地图后,按照机器人的送餐路线贴在天花板或地面贴上,用来引导机器人前进的。
送餐机器人的工作流程是从取餐口把菜品运输到输入设定的位置,再返回取餐口等待下一次指令。
在取餐口,由服务人员将要送到指定餐桌的菜品一一放在机器人的托盘上,在屏幕上输入餐桌号或包厢号确定后,机器人开始送餐。到达指定位置后,再由服务员或顾客自己从机器人托盘上把菜端到餐桌上。
机器人送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带的避障装置绕开障碍物,遇到移动的物体,比如在餐厅跑来跑去的小孩,机器人就会停下来,并语音提醒前方人员让开。
送餐到达后,根据餐厅自己定制的语音内容,机器人可以向顾客报菜名。如果送餐过程中有人想在中途把菜拿走,机器人也会进行语音提醒。
▲普渡科技欢乐送送餐机器人
送餐机器人也在不断改进,从一开始需要安装地面轨道前进,到现在的地图导航,从一次只能送一盘菜的一层托盘到加大尺寸的三层托盘。机器人的技术和设计都在不断进化,送餐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调查中我们从机器人企业方面了解到,能更灵活避障的送餐机器人大部分都使用了激光雷达进行导航,通过超声波和高清摄像头结合,实现3D避障。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让送餐机器人从2D的平面感知发展到了3D的环境探测。
一般来说,送餐机器人的高度都在一米左右,这个高度方便顾客和服务员取放餐盘。我们调查了解到,机器人送餐时的行进速度大约在1m/s,既提高了送餐效率,也能避免因为速度过快与人发生碰撞。
02送餐机器人三大标准:高效、低价、大容量
用户选择使用机器人送餐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同时吸引更多顾客。目前市面上送餐机器人的选择主要有3个参考标准。
餐厅选择机器人送餐首先就要考虑成本问题。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大多数送餐机器人的价格在2至3万元每台,如果选择租赁方式大概在2000到2500元每月,也就是每天80元左右。
送餐机器人的售价和一年的租赁价格相当,长久来看购买的方式成本更低,也有餐厅选择在销售旺季租机器人送餐。餐厅可以根据自己时使用需求选择购买或者租赁使用。
机器人送餐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节省人力。使用机器人送餐可以把服务员从传菜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的服务顾客。
▲擎朗科技花生传菜机器人
使用机器人是为了节省人力,但购买机器人的成本也不低,使用送餐机器人真的能为餐厅节省人力方面的开支么?对此,我们和多家使用了送餐机器人的餐厅老板进行了交流。
调查中,有餐厅老板向我们介绍到,每个三层托盘的送餐机器人平均的日传菜量在300盘左右,相当于3至4个服务员的工作量。餐厅老板表示,使用机器人送餐不仅能提高3到4倍的送餐效率,还能大幅节省人员开支。
送餐机器人出现之初大部分都是模仿人形设计的,造型都是一个人形的轮式机器人双手托着一个托盘。这种造型的机器人改进后把手持托盘设计成了两层。
随着用户对送餐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送餐机器人的设计也脱离了人形,更加注重容量和稳定性。现在市面上的送餐机器人大部分为三层托盘设计,简单的储物隔层设计更加简洁高效。
▲擎朗科技花生传菜机器人
03送餐机器人实现商业落地
虽然机器人比人的送餐效率更高,但并不是所有餐厅都适合使用送餐机器人。考虑到成本、安全和效率等问题,火锅餐厅就成了送餐机器人的主要“战场”。因为火锅类除汤底外都是冷菜,上菜也比较集中,机器人可以一次性把所有菜品上齐。
▲擎朗科技海底捞定制传菜机器人
随着送餐机器人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的提升,机器人送餐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火锅、烧烤等上菜比较集中的场景,越来越多的普通餐厅也慢慢开始使用机器人送餐。
同时,在更注重空间利用率的餐厅中,送餐机器人能否在狭小空间里通过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此,机器人厂商表示,为了能让机器人更好的在复杂环境中前进,他们使用了激光雷达、视觉传感等技术,并在机器人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改良,即使是较窄的通道也能顺利通过。
一开始,更多商家看到的是机器人“噱头”,到真的靠机器人提高效率,体现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也意味着机器人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实几年前就曾出现过一波机器人餐厅的热潮,但那时视觉、导航技术都还不够成熟,机器人更多是作为吸引顾客的新鲜点出现,没有餐厅真的能实现机器人上菜。
▲机器人餐厅人形送餐机器人
但现在,机器人但造型已经不再局限于人形了,厂家和用户都更注重机器人的实用性,送餐机器人也开始脱离人形,把设计的重点落在了增大运送量和行进稳定性上。
我国的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过了数年的技术积累,越来越多成熟的智能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交出的“作业”,更加智能化的送餐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商业落地。
结语:机器人替代人类,解放人力提高创造性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60%的职业中30%的工作内容可以被机器人替代。
这次调查中,我们走访了三类使用送餐机器人的餐厅,包括火锅、烧烤和普通餐厅。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送餐机器人的落地使用已经比较成熟了,在客流量很大的连锁火锅和烧烤餐厅中承担了很大比重的送餐工作,使用的稳定性也很良好,很少出现路线出错、碰撞行人的问题。
餐饮行业中比如切菜、传菜等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就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人则复杂更需要技术和其他能力的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大厨掌握菜品的调味、火候,服务员和顾客的交流,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机器人的发展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机器人“替代”人类成为了必然的趋势,重复性的劳动更多的由机器人来完成就能把更多的人力解放出来完成更多创造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