ਸਾਂਝਾ ਕਰੋ

对话李天天:丁香园的前世今生和互联网医疗的快与慢

转载ਲੇਖਕ: 笔记侠
对话李天天:丁香园的前世今生和互联网医疗的快与慢
ਸਾਰ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赞赏小侠,经授权发布。

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快与慢

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特点是:网络效应,唯快不破。在流量和资本的加持下,会很快地会培育出一个百亿美金估值的超级独角兽。

但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现在还没有一家绝对领先的公司。因为在医疗健康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期望不对称,很难用简单的技术或者资本把它迅速抹平或打通。供求双方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培养习惯的过程。

王慧文有一个概念:互联网的上下半场。

在上半场,资源匮乏。这个时候是唯快不破的,跑马圈地,资本为王,我们可以用资本和技术的力量给它快速催熟。

但是,互联网下半场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改变,而是一个思考模式和运营模式上的改变。

我的理解是质量为王,要去进行深度的、专业的、精细化的运营和管理,这更加考验一个创业团队能力和眼界。

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快跟慢就看得更清楚了,在上半场,因为供需双方都放在那儿了,你只要用一个很好的技术,很好的用户体验,再加上资本的力量,就可以做出来。

但是到下半场,你会发现,所以,这个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慢一些,我觉得这个也是正常的。

1.丁香园为什么选择了2B,而不是2C?

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想清楚要干什么,就去挖掘丁香园论坛的后台数据,排在第一位的是招聘,挺出人意料。

丁香园论坛是一个纯学术的论坛,但是会有很多医生在上面讨论找工作的问题,所以我们研发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丁香人才,这是通过挖掘数据带来的洞察。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个版本的丁香人才上线后,出了很多程序错误,但是从上线的第一天就有用户提交简历,还有客户打电话付费。

我们出来创业是在2006年,拿到第一笔投资是在2010年。这中间的四年,全靠自身造血能力,这就让我们从一开始就去认真思考真实的商业模式、真实的用户需求,以及真实的变现流程。

我们一直比较稳扎稳打,而且是野生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打法。

丁香人才现在已经有200多万份人才简历,服务的企业也有五六千家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商业的理解,对管理的理解,对绩效、目标、战略落地和预期的理解,都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

2.如何平衡内容的专业性和通俗性?

从医疗、用药到预防、康复、养老、护理,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

我们在2C这一块,一定要用一种大家能听得懂的方式来做传播,所以我们有专门的内容写作规范。

比如,我是神经内科医生,我写文章时会很自然地带出“脑脊液”这三个字来,但是大众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所以我们的小编都有医学背景,他们就要把“脑脊液”这三个字解释出来:这是一种存在于颅腔中的无色透明液体,作用是保护、缓冲、运输代谢产物等等,最后再配一张搞笑的图:传说中的脑子有水,是不是就是这个东西。

这样一来,整个文章的格调就变了,从原来那种非常硬核的专业科普风,变成了大家能够耳熟能详的语言。

而且,我们在写文章时发现,中国大部分的医生都不会写科普文章。他可能会认为用“脑脊液”这个名词很自然,还会用一些英文缩写,但对于读者来说,就接收不到你要说的点。

这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在科普行业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真实性,一方面要把科学说法变成一种大家听得懂而且还能够听得进去的方式,我们不但要晓之以理,还要进一步完善,动之以情。

3.网红大V丁香医生

丁香医生的主要使命还是去做健康科普。

像疫苗事件时,我们写了一篇文章 :关于疫苗,你要知道的7个问题。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了一千万,这个是我们2018年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解释科学事实,第二,缓解公众焦虑。

其实,解释科学好做,缓解公众焦虑难做,因为你不知道他焦虑的点是什么。

比如,公众对疫苗的焦虑是对于效能的焦虑,还是对于疫苗的不正确认识?

如果大家误认为打疫苗对身体是有害的,其实对我们国家的整个公共卫生事业,是灾难性的。所以这是我们坚持科普的原因。

至于后面观察到的一些虚假保健品,我们就会邀请中医、西医方面的专家把关,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比较有自信,相信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们都是站得住脚的。

有时候写了一篇文章之后,会出现一些舆情。最开始我们觉得这件事挺偶然,但是后来细想,其实背后是存在一些必然。

第一,我是把这个事件放到整个时代背景下去看。

我们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基层的扶贫,我们也希望能在一定时间内消除绝对贫困。

可是,你会发现受到虚假保健品危害的人群,跟我们正在攻艰扶贫的人群是有重叠的。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低收入,低学历,低信息获取渠道,甚至是空巢老人。

第二,很多虚假保健品所宣称的功效,是专业医生不能接受的。

可能大家觉得这些广告无非就是吹吹牛,但在我们医生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因为它宣称有疗效,老百姓会当做有疗效的药来服,这就会导致小病变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我们国家的医保系统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出现这种问题,对于整个医疗行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4.进入在线问诊领域

在医疗行业,越往核心走,风险越高,管制越多,市场化程度越低。而健康领域,相对来说风险低,机会多,管制少,需求也强。

2011年,移动医疗刚刚兴起,投资人和资本市场,都对移动医疗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甚至有人提出了颠覆医疗这一说法。

我很不合时宜地在那个时间点上说了一句:“医疗有时移不动。”结果很多人批评我给行业泼冷水。

其实我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医疗真的很难移动,患者最终还是要在医院接受手术的,这种操作性的治疗方式无法在互联网上完成。

我说“医疗有时移不动”的言外之意就是,有些时候,医疗是能移得动的。什么时候呢?就是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和健康方面的小毛病,可以很好地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

所以丁香园的定位一直都非常清晰,我们切入的是大健康侧,解决的是大家的健康问题,而且需求频度也高。

这就促使我们在2016年、2017年,切入在线咨询。

做了咨询之后,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医生不会在线回答问题。

因为线下场景跟线上场景完全不一样,医生如果不经过挑选和培训,很容易把线下的习惯带到线上来。

所以我们对医生的回答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我们有一个数据叫五百字率,意思就是,每一个医生对患者的问题,要达到或者超过五百字的比例。

五百字意味着什么?医生相当于回答了问题,解释了医学常识,最后还要安慰、缓解你的焦虑。

所以在我们平台上,这个患者收到答案后,获得感是很强的。现在看来,整个丁香医生的在线问答质量,我可以不太谦虚地说,是做到行业第一了。

5.丁香园的未来

第一,医疗健康行业的变化周期要更长一些。

我回顾了一下,这个行业几乎是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去变化的。从最开始的个人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医疗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

第二,人均寿命在增长,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公共卫生、养老护理康复等需求都会爆发。

未来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一定不是在医院里,而是发生在家庭里,需要的是以家庭为场景,以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的这样的一种产品形态。

大家可以在家看看文章学学课程,咨询一些问题,再到线下的优质诊所去见一见医生,或者预约一下登门的康复理疗。

所以我们是非常看好这样一个方向的,这也是我们对于未来医疗健康的一个判断。

二、创始人特质

1.学习能力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要按需学习,不要过度学习。

比如说,我是不是应该去报一个EMBA,学点经济学,后来想通了,我更喜欢从实践中去摸索,去做一个产品或者解决一个程序错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对我的成长更有帮助。

但是EMBA的学习也有必要,它可以帮助你更系统的、更体系化的看问题,这也是创业者要修炼的一个能力。

一线解决问题是自下而上的,培训学习是自上而下的,二者应该是结合起来。

2.第一性原理

我蛮喜欢第一性原则,就是要培养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但能看到本质,并且能够把这个普适性规律扩展到其他领域去。

所以,我现在看到一个事物时,经常会想它为什么会成功,它背后的价值主张是什么,它传递的观念是什么,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而创新往往是在你真正了解了事物的本质之后,才能做出来。

3.抗压能力

2008年是金融危机,丁香园是2006年,开始商业化扩张,突然赶上了这个金融危机,刚好就在那个时间点,公司的资金链就紧张了,银行也不敢贷款,大家都懵了。

感谢杭州政府当时对我们这个小企业的担保,同时我和张进、老周也抵押了房产,从银行贷了款发工资、发奖金。当时公司全体员工都有种共患难的感觉,工作劲头非常足,加班加点干了九个月,提前三个多月把贷款还掉。

所以有的时候看着会是很难,但是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你就觉得没那么难了,甚至再过几年之后,你会觉得这简直太不值得一提了。

所以当我现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都很有信心,有了这个信心之后,你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沉浸在细节里面,你就真完蛋了。

所以一个坚强的内心也是创业者要去培养的。

这是我觉得创业者需要的三个特质:学习能力,第一性原理,抗压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学的。

4.如何描述自己呢?

我觉得我是一个挺热爱生活的人,我非常享受生活带给我的一些乐趣,特别是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乐趣,我更是乐此不疲。

我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做饭,家里的年夜饭都是我做的。
我最拿手的是纽约黑椒牛排,加州的海鲜汤,还有西班牙的海鲜饭。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这个乐趣是你亲手创造出来的,而且还能给你带来一种幸福,这种幸福还能够延伸,让别人也能感受到。

三、如何选择联合创始人?

首先我觉得,价值观方面是最核心的。

我们三个都是版主,对彼此的管理风格、前瞻性思考都比较了解,最重要的还是对彼此价值观
的认同。
肯定会有吵架的时候,但是我们都是对事情不是对人,所以更多的是相互扶持、相互学习。

我很认同老周的一句话,他说:

其次是能力,随着公司的壮大,我们的能力肯定都不一样了,我们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不断地去赶上对方。

比如张进的学习能力很强,这就是个同辈压力,我也要去学习了,否则我们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认同度就会降低,这样就会出现新的问题。

我每次出国开会,都会在当天晚上,把会议内容在脑子里重新过一遍,写好文字记录、附上照片,还加上自己的点评,写完之后邮件发给团队看,让大家了解先进理念和业务模式,了解行业发展和别的公司的水平。

这就使得我们的整个高管能够保持同一个水平,不至于出现知识认知的落差。

光是高管认知了还是不行,我们还要把这些知识传递下去,我们有天天读书会、天天对话和天天访谈。

天天读书会是给广大的基层、中同中层事去看,我会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

天天访谈是我对业务线老大的一对一访谈。

天天TALK是我们面向所有一线员工的面对面对话,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人人平等,坦诚交流。

这些方法能够让我们的管理团队保持一致,同时又能把我们的想法通过这些传递下去,再反馈上来。

四、CEO送命题:你的墓志铭是什么?

我不会有墓志铭的,因为连墓都没有了,遗体会捐献。

我们丁香园的所有高管都签了器官捐献申请书。医学生的教育是需要通过解剖尸体来学习的,我们给这些尸体起了一个名字叫大体老师,它是老师。所以我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还是一个老师。

人体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结构,应该让这种最美妙的结构,继续发挥价值。所以我现在要锻炼好身体,减少脂肪,让以后的解剖能够变得更清晰一些,学生学起来更快一些。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