ਨਿਊਜ਼ੀਲੈਂਡ
Punjabi
ਸਾਂਝਾ ਕਰੋ

实用饭圈观赏指南

生活ਲੇਖਕ: BAI资本
实用饭圈观赏指南
ਸਾਰ没想到没想到,饭圈竟然出圈了!
hougarden

导语:

没想到没想到,饭圈竟然出圈了!从周杰伦夕阳红粉丝团制霸超话到饭圈女孩出征废青,饭圈,这个如同异次元空间的存在突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

出于陌生与好奇,人们常常将饭圈中的粉丝狂热行为理解为某种形式的精神病态,但倘使我们摒弃偏见,对饭圈进行观察,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饭圈实在是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它在组织形态以及社会价值上,都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

第028期BAI科全书准备完毕,上车走吧!

hougarden

饭圈就是圈内人嗨得很,圈外人一脸大写的懵 | The Washington Post

近期被央媒点名表扬的“饭圈女孩”更是让饭圈意外“出圈”,由备受非议的网络亚文化,一跃成为了可以与“帝吧”网友并驾齐驱的社会正能量。

其实,沐浴在夕阳红里的80后与90后群体大可不必对疯狂的“打榜”行为感到吃惊,饭圈粉丝在微博“轮博”的种种操作,像极了上古时代你在百度贴吧用马甲灌水顶楼的样子……饭圈对于爱豆的迷恋与狂热,也丝毫不比当初你追周杰伦、S.H.E.,以及你妈追蔡国庆的时候低。

而在饭圈“打榜”的过程中,饭圈还有着一套骇人的氪金方式。在各类打榜软件中购买所需的打榜物品,成为了饭圈粉丝最基本的氪金渠道,道理类似于看直播刷火箭。微博的明星榜单,就是靠着粉丝以真金白银购买“爱慕值”来维持热度的。

除此之外,为偶像集资进行应援,或者争夺广告位也是各家粉丝氪金的日常,仅是《偶像练习生》的决赛阶段,各家粉丝为偶像就贡献了近2000万人民币的集资。总之,追星往往都会应了那句话:“相遇在微博,相思在相册,相见在支付宝”。

hougarden

饭圈氪金指南,指向的是一个巨大的粉丝经济市场

同样的激情,同样的热血,但相较于以往的时代,如今的饭圈有着更为严密的组织与纪律,饭圈整齐划一的高强度集团作业也并非出自利益的驱使。饭圈粉丝的行动,更多地是出于对爱豆的善良本愿。这都使得饭圈的种种操作,与过去拿钱办事的网络水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饭圈的行为也由此成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由于陌生与偏见,首次接触饭圈的局外人总是倾向于将饭圈粉丝的狂热行为理解为某种形式的病态,即便在娱乐产业高度发达的欧美日韩,情况也曾同样如此。

但平心而论,倘使我们摒弃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近距离观察饭圈及饭圈文化时,我们往往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

hougarden

无论是粉丝(fans,崇拜偶像的个人或群体)与饭圈(fandom,粉丝群体,聚集地),其实都不是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新鲜事物。

早在19世纪,匈牙利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就曾经凭借神秘的个人魅力,在欧洲掀起过第一次粉丝狂潮。

hougarden

鲜肉顶流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凭借其俊朗的外表和极为精湛的演奏技术,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丨Soomal,刘恩惠

1841年圣诞,李斯特抵达柏林举行个人音乐会。当李斯特来到现场的时候,就有30多个学生为李斯特倾情演唱“莱茵酒歌”(Rhein Wein Lied),这场小规模应援拉开了随后欧陆“李斯特狂潮(Lisztomania)”的序幕。匈牙利、意大利、英国、德国……李斯特所到之处,听众(特别是女性)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疯狂。

李斯特每次登台演出,台下的女性听众都会一反平时的肃穆与端庄,变得狂喜不止直至痛哭流涕,甚至还有听众就此晕厥倒地。李斯特甚至让神魂颠倒的女听众不再顾及淑女的风范,为争夺李斯特留下的鼻烟盒而双双扭打在地。

hougarden

送花这种普通音乐会的操作在李斯特这里就显得有些低级了,他的粉丝们往演奏台上扔的一般都是珠宝和首饰(有钱人的世界我果然不懂)丨Theodor Hosemann

粉丝们还曾在李斯特演出时集体刷珠宝,演唱统一的战歌,真金白银地为心目中的哥哥打call,深刻践行着爱豆“不能白嫖”的饭圈准则。

这一幕让同来的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大为惊异,海涅不曾想到,自己来听音乐会,不仅看到了绅士喜闻乐见的淑女搏击,还亲临了一个濒临失控的直播打赏现场。

困惑的海涅就此专门询问了医生,并最终得出了一个诡异的结论:李斯特的音乐会,释放的并非音乐,而是由才华释放而出的电流,这种才华的电流让女粉丝把持不住,直至歇斯底里……

到了20世纪60年代,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也曾掀起一阵流行摇滚的狂潮。1964年,来自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登陆美国,他们参与录制的艾德苏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旋即获得了惊人的7300万直播观看量。

主流媒体将这场“披头士狂热”(Beatlesmania)形容为一场“从大不列颠、欧洲和远东蔓延到美利坚的新型疾病”。

披头士在全球范围内的迷妹迷弟还曾整齐划一的集体行动,这让人们看到,粉丝行为不再是局限在单个国家的自嗨,而是足以冲出大洲,走向宇宙的世界型行为。

hougarden

20世纪60年代披头士迷妹们的应援,果然应援也不是现代饭圈产物。丨AARP Magazine

从粉丝的狂热以及外界的冷嘲热讽中,我们不难看出,古往今来的饭圈都似乎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圈内的人嗨得很,圈外的人看得迷惑。

饭圈内外,可谓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hougarden

说起饭圈,大多数讨论都离不开mania一词,然而mania词汇本身即带有很强的歧视色彩,它的本意是“狂躁症”,用它作为词缀描述粉丝的行为,几乎就是把粉丝的追星视同为一种精神的疾病。

但值得注意的是,将粉丝追星视为一种精神疾病的做法,很快就被证明是一种偏见与错误。

1966年,J.W.泰勒(J.W.Taylor)就曾在《英国临床心理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发表了一篇对于披头士粉丝的研究,认为偶像在演出现场对观众造成的声音与视觉刺激,其实只形成了一种短暂的神经亢奋,这在本质上与球迷观看比赛时所获得的兴奋类似。科学第一次证明,饭圈粉丝的狂热,其实并非一种精神上的病态。

hougarden

1966年8月16日,两名女孩在费城观看了披头士乐队的表演哭泣不止 丨The Japan Times

hougarden

2014年世界杯,英格兰D组出现,球迷们欢呼雀跃 丨新华社

上世纪90年代,有着“学者粉丝”(aca-fan)之称的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又指出了饭圈文化对于文本创作的积极意义,并为彼时已备受争议的粉丝文化给出了高度评价。

hougarden

电影上映后全球漫威粉自己剪辑的cut,就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参与并再度创作文本的过程 丨bilibili截图,youtube截图

此后,因为在娱乐消费时的积极参与,粉丝以及粉丝所形成的饭圈很快在商业实践中得到了娱乐工业的肯定。发迹于东亚的偶像工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在日本繁兴的偶像工业中,经由人设塑造的艺人成为了娱乐公司向粉丝展现个人成长故事与输出价值观的集合体,正如我们在BAI科全书第009期谈论的那样,偶像逐渐区别于演员或者明星,成为了贩卖人设的职业。

偶像从粉丝的关注中获取流量,粉丝则从偶像身上获得了生活方式的想象与个人三观的认同。在商业的驱动下,粉丝与饭圈成为了文化经济中独特的一环,逐渐成为了被商业社会接受并认可的现象。

hougarden

爱豆是一个提供有关亲密关系想象素材的数据库,“妈妈粉”可以从三小只自出道的乖乖仔可爱形象获得订制偶像,“女友粉”可以从TFBOYS现在更偏向成人化的形象得到爱豆男友 丨@TFBOYS组合

hougarden

圈层的隔绝使得饭圈产生了奇妙的属性,这让饭圈有着自己的红与黑。

饭圈作为粉丝聚集的特定区域,不仅创造出了独有的语言体系,也产生了严密的组织模式。对于圈外人而言,饭圈无异于一个生产迷惑语言和行为的怪圈。但对于饭圈内部的粉丝而言,独特的词语与行为,其实只是维持内部共同体运行的手段。

饭圈的谜之语言

饭圈有着自成一派的语言系统,这套系统的形成有着自己的逻辑。粉丝热衷于使用缩写,以达到一种语言加密的效果。dbq,bhys,nbcs,ball ball……通篇看下来,让人感觉简直比阅读外语还费解。

hougarden

先学习一下饭圈语言,不然上网冲浪以为自己误入新外语控制的世界

混饭圈的另一个要点,是对爱豆名字的缩写。缩写爱豆名字的好处在于,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无故伤及自家爱豆,也可以避免增加对家的爱豆的流量,混饭圈你就必须要想得面面俱到。

另外,缩写爱豆名字还能够大幅度提升打字速度!不论是安利自家爱豆,或者控评(在提及爱豆的文本下留下对爱豆有利的评论),或者和黑粉对骂,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压制对手,在那肉眼可见的零点零一秒获得胜利。

饭圈的严密组织

除了饭圈语言规则之外,饭圈内部还有着一套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纪律严明、管理有序的组织系统。这样的组织通常会是XXX后援会,或者是私人站子,其中以粉丝个人名义成立的,专注于某一方面爱豆事务的站子运营者会被称为“站姐”。

hougarden

2019年热播韩剧《她的私生活》中的女主角成德美就是一名成功站姐,陪着爱豆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顶级鲜肉 |《她的私生活》gif

在饭圈的组织系统中,还有着摄影组、数据组、文案组、控评组、反黑组等分工明确的任务组别。摄影组的图片能够让粉丝们快速跟进爱豆的行程,实时更新爱豆的消息。如果有排行榜,运行有序的数据组能够快速完成榜单的冲锋,让自家爱豆稳稳坐数据top的宝座(周杰伦中老年粉丝团建的时候,做的就是数据组的工作)。当爱豆的新作品上线,文案组和控评组则强强联手,帮助爱豆成功出圈(得到广泛路人的认同)。如果出现了爱豆的负面消息,反黑组则能在第一时间锁定负面新闻来源,实现精准反击,完成负面信息的净化。

经常活跃在大众视野,能有出圈作品,鲜有负面新闻,资源自然就会倾斜到爱豆身上,从而使爱豆获得显著的经济收益,粉丝的努力也就此转化成了爱豆的商业价值。

hougarden

粉丝刷花墙的目的在于能够快速控评,在评论中还能快速吸引路人的目光 丨豆瓣爱玛花园

饭圈注定出圈

饭圈除了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基地外,也是为小众文化开启出圈之路的强大助推力。为了能让爱豆获得更多的数据和曝光,二次元的动漫粉,广播剧的声优粉,音乐剧和话剧的声粉和剧粉,都开始了为自家爱豆打榜刷数据的事业。

综艺节目的加持,让本身小众的文化能够走向大众的视野,这也同时提升了小众艺术的商业价值。比如《声临其境》和“边杰cp”(cp,源于日本亚文化同人圈,表示人物配对关系),即让更多的人关注起配音演员的行业。《声入人心》和梅溪湖三十六子的出现,则让音乐剧走向大众视野,粉丝的疯狂安利,也让更多人开始走进剧场。

《乐队的夏天》提升了乐队在大众范围的认知度,让混迹于音乐节的乐队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当然,乐队粉丝让爱豆出圈的代价就是让自己再也抢不到乐队live的票了(微笑脸)。

hougarden

小众文化的出圈离不开饭圈女孩们的推动,这个夏天,你们是最燃的

饭圈说不尽的黑

虽然饭圈的文化创造力和商业创造力十分显著,但是饭圈依然是一个不尽完美的圈子。

粉丝对偶像的过度崇拜,有时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饭圈的追星史上有着很多混饭圈造成的恶性社会事件。马克·查普曼(Mark Chapman)枪杀约翰·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1940-1980)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马克的杀人理由竟是“枪杀偶像能够找到自我”,这不能说是一粉顶十黑,简直是一粉顶一命了。

在偶像工业较为发达的日本,偶像成员被粉丝骚扰也是屡见不鲜的新闻。

hougarden

2019年初日本偶像团体NGT48的成员山口真帆“被粉丝骚扰却还需要向公众致歉”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事发后,山口真帆还将推特简介改为了“如果有圣诞老人的话,许愿能有一个安全做偶像活动的地方”丨推特

hougarden

今敏的动画电影《未麻的部屋》也讲述了一连串因迷恋偶像而发生的残酷杀人事件,影片被认为是对日本偶像工业的反思

|《未麻的部屋》截图

粉丝对偶像的拳拳维护之心,也会造成对其他艺人的恶劣影响。今年创造营的热门选手王晨艺从黑马素人到稳稳的出道位,最终却被举报到退赛,也成为了饭圈中各家粉丝的斗争的标志性事件。除了对偶像本人和其他艺人造成伤害以外,饭圈的黑榜行为也给路人造成恶劣的观感,比如粉丝人肉搜索“黑了”偶像的路人甲,并且附赠一连串恶臭的话语。在严肃正经的事件中,粉丝无端控评刷花墙,占据大众获得消息的公共渠道也是饭圈招黑的显著事例。

黄牛刷票炒票,各家粉丝在公共平台撕扯,各种灯牌大战,辱骂battle……这些也是饭圈引发路人反感的常态。

但正如所有的亚文化一样,粉丝和饭圈不过只是一个有红有黑的中立文化。所谓恶臭,脑残,肤浅,这些也的确和饭圈在商业社会中的积极意义一样,都只是饭圈文化的一个侧面。靠着极富创造力的语言和有规模有组织的战斗力,饭圈的追星少女,其实也足以扛起“祖国是本命”的大旗,和帝吧网友一起出征,成为网络时代的“正规军”力量。

从“守护自家爱豆”到“守护最好的阿中”,昨天还在互黑的对家饭圈,今天就能握手言和并肩作战;昨天还相互diss的饭圈少女和虎扑直男,今天就能在前线扛着表情包冲锋陷阵,后方分工应援横扫四方。即使不混饭圈的围观群众,也能get到其中的民族情感。

饭圈出征,消融了饭圈内的隔阂,也降低了圈外人步入饭圈的门槛。对饭圈的评价,也从消极负面的“肤浅、恶臭”,转换到了由衷地夸赞一句“宁是最棒的”。

毕竟在饭圈,拥有同一爱豆的粉丝都是自家姐妹,被骂脑残要一起扛,集体出征也要一起上。

hougarden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本文参考:

1.Alan Walker: Franz Liszt: The virtuoso years, 1811-184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A. J. W. Taylor: Beatlemania-A Study in Adolescent Enthusia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July 2011.

3. Chris Peach: Perfect Blue-Exploring Satoshi Kon’s Masterpiece, September 1st, 2017, citation date: August 20, 2019.

4. Frederick. H. Martens: Heinrich Heine’s Musical Feuilletons, The Musical Quarterly,Volume VIII, Issue 3, July 1922.

5. Henry Jenkins: If It Doesn't Spread, It's Dead (Part Three): The Gift Economy and Commodity Culture, Confessions of an Aca-Fan, February 16, 2009, citationdate: August 20, 2019.

6. Jordan Gaines Lewis: Love, Love Medulla: The Neuroscience of Beatlemania, Scitable by Nature Education, February 06, 2014, citationdate: August 20, 2019.

7. Robert D. Hume: The Value of Money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Incomes, Prices, Buying Power-and Some Problems in Cultural Economics, Henry E. Huntington Library and Art Gallery, vol. 77, no. 4, 2015.

8.财爷:“饭圈”文化下,谁掌握着消费核心?光明财经,2018年8月17日,浏览日期2019年8月20日。

9.吴怼怼:尖叫6小时,这届年轻人在看什么?2019年7月17日,浏览日期2019年8月20日。

10.杨玲:西方消费理论视野中的粉丝文化研究,长江学术,2011(01):29-38.

11.张晓欣:吴亦凡粉丝大战虎扑钢铁直男,钛媒体,2018年7月26日,浏览日期2019年8月20日。

12.张锐、武小琪:“101们” 的饭圈金钱帝国:粉丝的信仰充值之路,毒眸编辑部2018年8月19日,浏览日期2019年8月20日。

13.张之琪、傅适野: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我们何不尽情狂欢?| 2018年亚文化盘点,界面文化,2018年12月30日,浏览日期2019年8月20日。

14.张之琪:从漫威庆典看粉丝与民族主义:“国家面前无偶像”是粉圈护身符,界面文化,2018年4月30日,浏览日期2019年8月20日。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