ਨਿਊਜ਼ੀਲੈਂਡ
Punjabi
ਸਾਂਝਾ ਕਰੋ

生物技术火热背后:行业面临起伏周期,本土式创新快速崛起

生活ਲੇਖਕ: 北极光创投
生物技术火热背后:行业面临起伏周期,本土式创新快速崛起
ਸਾਰ“现在有点资本困难、或者说有些行业处在找不到北的阶段。

“现在有点资本困难、或者说有些行业处在找不到北的阶段。但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还是相当热的,基因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最近一两年都比较热,而且还在往上起。”在近日举行的“Lighting 2019前沿生物技术”上,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在开场发言中提到。

“北极光Lighting”是北极光创投的线下主题活动。今年的一大主题是前沿生物技术,主要就肿瘤免疫和基因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在邓锋看来,生物技术如此火热,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科学技术有长足的进步,从现在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的生物技术会持续走热。第二个是人才和工业体系不断优化,中国目前出现了较多的CRO,但在生产环节上发展还较为欠缺,尤其是生物基因、免疫这一细分领域。这两年人才情况在不断改善,不管是海归还是本土人才,都在迅速往前走。但生物技术方向的人才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只要在这方面人才充足的企业,它的估值往往会很高。第三个是政策支持创新,港交所、科创板及一些新政策的出台为行业投资拓宽了退出通道,因此投资人在这方面的投资热情也大大提升。

基因治疗三五年内面临起伏周期,进入临床趋势不变

夏尔巴基金创始人蔡大庆认为,基因治疗虽然在目前发展火热,但在未来的三五年内会出现一个起伏周期。从技术层面来说,基因治疗未来有巨大的潜力,它可以被称作第三代治疗手段或者第三代药物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两年国外研究基因治疗的公司估值迅猛增长的原因,并非是它们真正实现盈利,只是预估未来有很高的投资回报。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大的药厂在拼命布局,因为害怕自己在这个方向上落后,所以它们要赶快把这一块的能力补齐。

在国内,有一些投资人鼓励企业大规模的进入临床实验,甚至提议跟FDA、CFDA赶快沟通做正式的临床,这不一定是企业发展最明确的一条道路,还存在更有效、更快速体现公司价值的方式。

信念生物CEO郑静从创业者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体会。目前国内最缺乏的是生产和IP两个最核心因素,其次就是人才。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GMP能做到临床级别的平台或者是团队,其他刚刚进入CMO、CDMO领域的团队也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是中国基因治疗面临的第一个瓶颈。第二个瓶颈是很难找到项目的IP,通过对美国最近一些大的并购案例或者投融资案例进行分析,各大药厂最核心的关注点还是基因治疗项目的IP,也就是未来价值体现的地方。第三个瓶颈是人才稀少,在美国想招一个懂AAV的博士或者技术相关管理人员非常困难,在中国这种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因治疗创业领域只能靠自己培养人才。目前中国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过去十几年因为抗体药、疫苗、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发展,为生物医药行业培养了许多基础性、管理性人才,包括与国际接轨标准制定的人才,这为基因治疗新药在国际的起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李斌认为市场对基因治疗的反映不是过敏而是超敏。一九七几年基因治疗的概念就被提出,1990年法国开始进入基因治疗的领域,因此基因治疗到目前的发展时间只有几十年。即便后面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体来说基因治疗未来进入临床的趋势不会改变。

本土式创新崛起,投资要把握窗口期

“每个时间窗口一定有它的投资逻辑和生存指南。就像每个基金周期不一样,我们布局的时候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基金周期进行相关布局。”北极光投资副总裁宋高广表示。

他认为,在这个领域看项目,主要考察三个方向:第一是产业,第二是技术,第三是创新。技术演变有自己的周期,毫无疑问每一期都会出现一些技术的迭代,从大的技术演变上可以看到有小分子、大分子的存在,例如核酸药物、肿瘤医疗,很多细胞治疗技术都有很大变化。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新型技术将继续呈上升趋势,这将给整个医疗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看项目是要放在产业当中思考,因为竞争环境就是由产业中的个体分子组成的。

从2015年的一致性评价,到去年“4+7”政策的出现,可以明显看出国家下大力度把医药研发领域做了一个大的改变,这也促使更多的资本涌入。无论是VC、PE还是产业基金,都在源源不断往其中注入,创新式药物研发和本土创新企业构建已经全面展开。2015至2025年是中国本土式创新迅速崛起的时代,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完美结合,可以养活更多的企业。在这样较好的大背景下,投资人要把握好药物投资的窗口。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