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倍速降息?Westpac口风突变:OCR年前或再降100基点;房市入春,销售旺季开始
随着春季不断深入,住宅交易市场也开始骚动。
01 买房机会窗口出现?
先看Realestate.co.nz的最新数据。
整个9月,住房存量保持高位,而平均要价保持平稳。平均要价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2.7%。
要价已经20个月基本保持平稳,这是自17年前Realestate.co.nz有记录以来最长的价格稳定期。
平台发言人Vanessa Williams表示:“近两年来,全国的平均要价一直徘徊在$86万至$89万之间。我们从未见过价格保持如此长时间的平稳。”
由于下一次OCR审查将于10月9日进行,Realestate.co.nz认为买家可能急于在市场再次转变之前采取行动。
Williams指出,虽然高库存需要时间来消化,但市场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不会在一夜之间看到市场变化,但它是周期性的,最终,我们会看到变化。对于那些等待最佳时机进入市场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一直期待的机会窗口。”
“房地产市场价格在2023年1月开始趋于平稳,当时全国平均要价为$879,53。近两年后,我们的价格为$870,110。”
“这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了罕见的市场可预测性。买家可以自信地进入市场,而卖家可以根据这些趋势调整预期。”
全国范围内,9月份的库存水平仍然很高。在8月份略有下降之后,待售房产总数超过3万套。
这是自2014年以来9月份住房存量首次超过3万套,比2023年9月多出约6500套。
Realestate.co.nz表示,9月份新房源“激增”,全国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15.3%。
“这是三年来9月份新房源的最高水平,凸显了卖家信心的恢复。”
“我们通常会在此时看到挂牌量增加,因为天气转暖会鼓励卖家将房屋投放市场。”
“然而,自2021年以来,春季开局较慢,9月份的房源数量较为低迷。今年,春季活动恢复到更为典型的状态,新房源数量接近1万套,而前几年的平均水平约为7000套。”
02 销量涨、价格跌 如果说Realestate.co.nz反映的是供应端情况,那透过Barfoot &Thompson数据,我们则可以一窥新西兰最大住宅交易市场奥克兰的需求端。 Barfoot & Thomson在9月份的销售量有所增长,但房价却呈现下跌趋势。 该公司在9月份共售出986套住宅物业,高于8月份的889套和去年9月份的825套。上个月的销售量是自2020年以来的9月最高水平,表明春季销售旺季已经开始。 与此同时房价却有所走软。9月份的销售中位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降至$934,500。相比6月份的$1,020,000,三个月内下降了$85,500(-8.4%)。9月份的销售中位价也是自2020年以来最低的同月价格。 Barfoot & Thomson平均售价在上个月也迎来连续第六个月下跌,降至$1,081,269。 9月份,该公司收到了1560个新挂牌房源,是自2020年以来的9月最高水平,这帮助其将总房源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截至9月底,Barfoot & Thomson总共拥有5039套待售房源,比去年9月份增加了20.2%。 自今年2月以来,Barfoot & Thomson的库存水平一直高于5000套,哪怕过去五个月库存量在缓慢下降。上一次发生9月底库存超过5000套的情况还是在2010年,意味着库存水平达到了14年来的最高点。 03 倍速降息会有吗? 在买家和卖家暗自较劲的同时,大家也将注意力纷纷投向了下周三的央行。 10月9日,央行将迎来年内倒数第二次OCR审议。市场普遍期待降息,但降多少是个问题。 就在今天,Westpac经济学家突然改变此前预测,认为央行将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中每次降息50个基点。 如果预测正确,这意味着到2024年底,OCR将从目前的5.25%降至4.25%。 此前,Westpac经济团队预测了稳步、有节制的下调,即OCR每轮降25个基点,年底来到4.75%。 其首席经济学家Kelly Eckhold表示,该行改变观点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在于,有强烈迹象表明,通胀前景将会非常温和。 目前对第三季年度通胀率的预测是2.4%,第四季度降至2.2%。 “这些短期预测可能还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 Eckhold表示,本周的NZIER季度商业意见调查证实了短期定价压力的良性前景,为此,新西兰央行不会将通胀压力视为快速降息的障碍。 目前,金融市场预计在明年OCR审议后,OCR极有可能降至3.75%。 Eckhold希望新西兰央行能提供一套更清晰的参数,列出2025年货币政策的大致走向。 “我们希望新西兰央行能避免在2025年过度降息,除非通胀和经济给了他们充分的理由。” “央行现在应该表明态度:现在更快取消限制意味着以后不需要更大幅度地降息。这是尝试‘鹰派降息’的好方法,这种降息可以稳定产出和就业,而不会让房价进一步超出公众的承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