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为什么一些人年纪轻轻就没了上进心?给你一个「人生意义」

生活作者: 李少加
为什么一些人年纪轻轻就没了上进心?给你一个「人生意义」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作者李少加,经……

人类委实是一种奇特的物种,我们要么活在过去,要么活在未来,就是不活在当下。

知乎热榜上看到一话题:

“为什么一些人年纪轻轻就没了上进心,只想躲在舒适区安逸生存?”

主流观点是,生存压力过大,看不到希望。与其绝望挣扎,不如娱乐至死。

咱就不讨论社会学或政治经济学了。我就特别好奇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大家习以为常,但其实特别反常:

为什么“看不到希望”——注意,这是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就要影响我们当下的心情、精神状态、生活质量?

仔细想想,未来不可预测,这已在逻辑层面得到“证明”。

既然如此,我们所谓“希望”——对未来的看法——某种程度上讲是必然错误,但这必错的念想却剧烈消耗我们的精神力,比如让你葛优瘫、悲观厌世……不觉得,有点傻么?

你咬的面包还是热乎,你喝的可乐还是甜爽,明天太阳仍然耀眼,春风拂面依旧沁人,为什么一念之间(对未来的看法),口感爽脆的世界就变得松垮绵软了呢?

我们负责管理思维的中枢,大脑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它有时候让我们充满干劲,有时候又让我们灰心厌世?尤其是近年,对未来感到无力的人越来越多。

生命就一次,这么消极度过有暴殄天物之嫌,那么,我们是否能稍微“修正”下大脑意识,让生命重新恢复初恋那种活蹦乱跳的鲜活感?

为此,我们首先要弄懂大脑意识到底在搞什么把戏。

大脑以“意义”为食

我在专题“说服、编故事、二手世界”中剖析过:

大脑不爱运动,在所有器官中最好吃懒做,消耗能量最多。

那它干啥的?

挺专注,只做一件事,编故事——替我们将感官(视听嗅触觉等)获得的所有信息编织成易于理解、记忆的“秩序化信息块”——这个信息块,就是“意义”。

大脑鞠躬尽瘁干这事儿可不是为了好玩,它通过将“感官接受到的混乱信息”,编织成人类容易看懂的秩序信息块,方便我们记忆、日后使用,进而支持大脑用少量工作记忆操纵大量信息。

譬如,小时候我们对一种“类橙黄色、飘忽摆动、发光发热、吸引眼球”的事物叹为观止,人类把它命名为“火”。

至此,只要一看到“火”这个字眼,我们思维中“不用想”即唤起“发光发热的橙黄色飘忽物”,而不用真的去点一把火。

有了“火”,我们看到“飞蛾扑火”,就能读懂盲目作死;我们形容美女火辣,就明白她吸引人、但也存在危险。

hougarden

大脑擅于编织意义,这很棒。但这个世界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物(反之亦然)。

人类大脑同样如此。

我们的大脑是已知宇宙最精妙的构造,大脑神经的产物——意识,让我们能深刻理解世界,更好的适应并改进世界,功不可没。

但人类意识从不懂得“点到即止”,它就像我们肺部对于空气的贪婪,每时每刻都要大口大口的吞食——故事,不是童话故事,而是思维将外界信息整合后的秩序信息组块。

凡是我们在意的事情,都必须有一个解释(故事)。

由于意识的欲望,人类一旦找不到“解释”,就像肚里没有可消化的食物,会很恐惧。换句话说,“无意义”的事物会令我们充满恐惧。

比如,我们早上忍耐着人潮挤地铁,是为了去上班。但放假时,如果你刻意来回挤地铁,来回几趟,肯定会感到非常“不适”,这种不适不是因为拥挤难受,更重要的是,你无法找到这么自虐的意义何在。

又比如,职场上,很多人能忍受工作负荷大,但却无法忍受跟工作目标不相干的事情——比如“作秀”加班或者“骚扰”无需求的客户。这同样是因为“无意义”作祟。

那么,问题来了。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擅于未雨绸缪的物种,我们寻求意义,需要跨越极大的时间尺度。

比如,我们在最渴望去外面浪的青春期,之所以能忍受沉闷的应试学习,可不是为了完成当天作业——我们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未来有个好出路。

我们日复一日工作,可不是因为工作让我快乐,那是为了油盐酱醋二锅头,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这么一个朴素,但没任何人能轻视的“意义”。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头提到的“反常”现象了:为什么我们对未来的猜想(而且是错误猜想),竟能急剧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

原因是——大脑意识需要不断吞食“故事”(意义)以维持“健康”。

但是,当我们的“主食”——人生意义——“老婆孩子热炕头”(多数人)的代价高到遥不可及的地步时,就好比“主食”断粮了。

于是,我们的思维没法再欺骗自己,没法继续为日复一日努力工作“编故事”了。

没有了故事,就是“无意义”。

——这时,意识“断粮”的副作用狠狠发作,“无意义感”让人充满恐惧,而你却意识不到这个恐惧感的根源!

所幸,现在我们搞清楚了,大脑意识需要“食物”(意义感)以维持健康。

明白这个原理,我们就找到让“做什么都没意思”的生命重燃热情的关键了——找到新的健康食品!

易路难走,模具目标的陷阱

借助食物的隐喻,我们就能意识到,之前的“主食”(人生意义)——世俗的功利目标,比如富裕的中产生活……存在根本性缺陷——太依赖外部客观环境,几乎不受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左右——就像你的粮食完全依赖进口,一旦对方提价断你口粮,就玩完了。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们多数人毫不犹豫的就接受了这有缺陷的“主食”?

理由是,简单。

社会不可能为每个人打造一个适合你出身、优势、阶层、宗教的“人生意义”,社会只提供一个“模具化意义”——类似我们上完幼儿园上小学,上完小学上中学……这个模具化版本的人生意义,我们很熟悉。每天都被周遭的一切“好心”提醒着,比如,你要努力为“高收入、房车、孩子在好学校就读、成绩优秀……”而奋斗。

hougarden

但这个“模具意义”缺陷很大。

乍一看,它是个“客观标准”,是一个“客观意义”。

就像考试的分数,它存在客观评分标准——表面客观,却无意中制造了一个虚幻平等感,掩盖了一个极度不平等的事实——起点差距巨大。

两个孩子参加高考,做同样的试卷,有同样的时间,由同样的答案来评估分数,听上去很公平?

一个孩子考前是吃着西瓜听家教辅导,另一个孩子考前是在吆喝着卖西瓜。

在起点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按社会定义的标准化模具目标当做“奋斗意义”上下求索,真的科学么?

客观与公平是两码事,但我们很容易将客观误认作公平。

将意义建立在外部,就像签订了伪平等合约。

而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接纳“模具化意义”,很难从这个“魔咒”中走出。

毕竟,意义就像空气,尽管它每天都在影响我们,但除非把我们丢到外太空,否则我们很难察觉。

可惜,“好心人”并不知道,“模具化意义”还有个后缀——仅供参考。

那么,我们该向大脑提供什么“食物”(努力的意义)才能取代原来的缺陷主食(模具化意义),进而保持大脑长期健康?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这个新的“主食”应当不依赖外部客观环境(我们无法左右的宏观经济、社会演化等),而且还应该稍微努力即可获得。

综上,我能想到的只有一个——主观意义。

从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化

什么是主观意义?

主观,是相对于“默认”的不健康“主食”——客观的模具化人生意义的个人定制版本。

主观的核心是——将“自我”放在意识叙事的中心。

前面提过,人类大脑需要持续吞食故事,一旦我们对行动目标失去了解释,我们便产生无意义感——进而感到恐惧、焦虑。

当我们将人生意义建立在外部客观环境上时,就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冲击——比如逻辑上无法实现、或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但是,一旦我们将人生意义回归“自我”时,事情就好办了。

这时,外界信息顷刻间整齐划一分成两类,一类是你能施加影响,一类是你不能施加影响。

每个人所能施加影响的差异非常大,因而我们纳入自己“意义系统”的信息更不应该相同,这正是“主观”的内涵,而且这样的主观才是合乎情理。

比如,经济不景气,股市不给力,这些是你能改变的么?不能,那好,不要将这些信息纳入你的意义系统;

又比如,谁家孩子在市中心买了价值千万的房子,这与你有关么?没有,那好,将这些信息拒之门外……

hougarden

把瘸子跟身体健全的人放在同一起跑线那不叫公平,那叫羞辱

我们把“模具化人生意义”背在每个人身上那也不叫公平,那叫愚蠢。

那么,主观意义取代客观意义,我们的人生意义将是什么呢?

我们画三个圈:

三者的交集,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我能想到的只有一个——自我成长,你也可以称为自我完善。

听上去俗气又抽象?但它恰恰是人类内在天性的呈现。

与之相反,我们追求的外在意义——比如获取世俗的成功,这反倒是“后天植入”的,不是“天性使然”。

这并非我的空想。事实上,众多心理学理论都存在“自我成长”的人性观——比如荣格的自性理论、阿德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等等。

巧合的是,教育心理学实验也证实,追寻“内在意义”的孩子,成年后取得的人生成就远高于(同等条件)其他孩子。

为什么呢?————关键因素是,这些孩子无意识中把“自我意义的系统”建立在内部,而不是外部(客观意义)。

以学习为例。把学习的意义归因为外部,比如,考高分,博取老师、家长表扬,那么我们自然只会把学习看作达成目标的工具,于是倾向于追求考试技巧、甚至作弊;

反之,把学习的意义归因为内部,比如,兴趣爱好,那么我们就会把学习本身当做目标,寻求知识的内化,并从求知中获得快乐。

这就是把「自我成长」作为大脑“主食”——人生意义的优势。

主观意义作为大脑“主食”的好处

我大胆为你“推荐”这么一个人生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有诸多理论、或科学实验证实“回归内部动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我本人就一直在践行这个主观信仰,顺着“自我成长”的引导,此间“好处”,感触颇深:

我简单罗列下,从表层到深层:

1.将外部环境冲击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别人家的孩子数学满分,与我无关,我只知道之前我只懂加减法,现在我学会了乘除法;

别人家的孩子拿到了知名企业offer,与我何干,我只记得我第一次面试时紧张的话都说不清,现在我能坦然面对四个严肃的面试官。

人类有个毛病,总喜欢用他人的成功(或好运)来惩罚自己,这不是心胸狭窄,这是错误的将“意义”建立在外部信息上的后遗症。

一旦你将“自我成长”取代这些荒谬的“客观意义”,那么“攀比虚荣好面子,精致利己主义者”,都将从你的内在世界中剔除,你会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2.绕开“终极意义”的思维陷阱

人悟性越高,越倾向于扩大“意义”的思考范围——横向,会考虑大范围的时间尺度,比如想探求人类存在的意义;纵向,会对各种“反情理”的现象寻求解释,比如,善遭恶报,恶却善报。

但这与世界的本质(随机性)相悖。

前科学时代,有宗教信仰这一强大的“万能解释器”,能极大消解人们面对无法解释事件的恐惧。比如,开豪车撞死一群无辜大众却只判几年,没关系,地狱等着他。

但科学瓦解了传统宗教的解释力,上帝已死的年代,不可理喻的事件经常击毁“公正、奉献、努力”的意义,让我们精神家园失去立足之地,使我们的生命出现了强烈的“意义”空洞……

「自我成长」这一主观意义,恰能填补“上帝已死”的意义空缺。此外,由于我们将意义聚焦于「自我成长」,剔除了对外部不可控信息的在意,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中不会再出现“没有意义感”的空虚。

hougarden

3.从寻常生活中找到生命颤动的感觉

将「自我成长」作为大脑“主食”,还有个意外的好处——

你不用非得认为,学到了专业新知识、独立完成了毕业设计、甚至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才算是成长。这是典型的书呆子偏见,不要亵渎“自我成长”的谦卑:

这些通通是“自我成长”的一种。

如果说,人生是将一辈子的阅历画成一幅画,自我成长,就是你每时每刻涂抹的一笔。

如果你这辈子注定是画成一匹骏马,那么他人的理想、期望、要求……任何与你成长无关的事物就好比大象腿、鳄鱼皮、老虎尾,把你这匹骏马拼凑成了什么也不是的怪物。

4.有趣的是,这种“不在意世俗”的人生意义反倒更容易让人接近世俗的成功。

其中充溢着道家哲学的内涵。

以主观意义取代客观意义,并非消极避世或阿Q精神,从现实主义角度看,它反倒是我们在外部客观环境已定的大前提下,最大概率发挥自身价值的人生“策略”。

理由一目了然。

人类注意力资源是唯一稀缺资源,以「自我成长」作为大脑主食,能让注意力始终用于刀刃上。要么关注反馈,提升自己,要么关注新事物,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望,这类人,自信、真实、知识渊博,充满人格魅力……

这些特性,都为获得“世俗成功”打好地基。

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体育竞技、科研、艺术甚至是最为务实功利的商业领域。

你唯一需要的为大脑意识提供健康的主食——人生意义——自我成长,静待风起。

尾声

说个很俗的理:

生命的确只有一次,扣除掉“必要劳动时间”、各类缠身俗务外,我们能跟这个世界亲密接触的时间,一点一滴就这么流淌,只出,不进。

但我们强悍的大脑不愿直面死亡,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只要缺乏充足的“人生意义”,它就撒泼耍赖让你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空耗大把好时光。

而多数人的人生意义却错误的建立在“标准化模具”(中产阶 级那一套),一旦宏观环境恶化(比如金融危机),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冲击(比如行业整体衰退),这种“人生意义”即无力继续欺骗大脑,于是我们患了“空心病”,感到“做什么都没意思”。

所幸,通过了解大脑需要吞食“意义”的病根,我们就能恢复生命鲜活如初恋的感觉——为大脑提供全新的主食(人生意义),回归人性本身,它仅谱写你自己的传奇人生——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的“人生意义”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它赋予你的不止是力量,还有生命的灵动:

行文结束,我突然想到了大学时看过的一首小诗,作者好像是席慕蓉。

跟本文有没内在关联,就留给你们去品评了,此处仅给大家分享这首诗: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