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底层员工们的自白:我早做好离开电影行业的准备了
*文内均为化名
“考虑考虑,总不能一辈子都捆在电影上吧,也想想自己的未来的出路。”
Vivian很知道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不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离开的同事,她的心思也因为老同学的一条长微信所撬动,虽然她心知肚明自己是不会去做保险的,但,也许人人都该给自己找一条后路?
对于目前的影视行业,可能是进一步晴空万里,也可能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未雨绸缪,在行业出现问题不景气的今天,给自己找一个退路并不“可耻”,而是对自己和社会更负责的表现。
有趣的是,对于大部分影视中低层人士,选择再就业时,保险是一个入门门槛较低,收入也会有保障的行业。不过对于大部分在行业已经积攒了过多焦躁情绪的影视人,让大家再去面对面谈保险业务看起来更困难。
那么,如果不做电影了,中国的影视人都去做什么了呢?你是不是也已经想过,要离开这个行业了呢。
“在老家干电影只能做区域发行和影城,全家都在劝我考公务员”
“我真有点干不下去了,要不是不用早起打卡,这份工作对我而言真是难以维系,但这样的工作的确太熬人了,那怕我少赚一两千,我也希望能回归正常的工作时间和作息。”
区域发行经理小李算是内地推广地面发行后的早期驻地发行,他也是从影城走向了发行人员,薪水的确比影城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但工作忙起来往往要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闲时可能睡到下午才起床。
做了区域发行后,不规则的生活导致小李的体重飙升,这也是他想脱离这样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比起在影城,区域发行的上升空间同样非常困难,多少有点恋家和妻管严的他,又不能轻易背井离乡去异地发展。
客观来看,目前电影行业仍然是热门行业,他的薪酬回报总体要比大部分社平工资都要高一些,除了核心的创作团队,周边的环节,它对于文凭学历等要求并不如其他高端行业那么严格,更多需要是人勤快和聪明。
但和大部分行业一样,影视行业本身仍然是一种体制,进入到这个体制,难免会被体制所左右和干扰,看起来风光,但是背后的辛酸大家都心知肚明。
正常的工薪阶层所面临和遭遇的996到了影视人这里通常是早10点凌晨2点每周7天的恶性工作循环,几乎和影城要实现无缝的对接,毕竟大家所有的工作最终落实点便是影城卖票这一环节。
“父母和老婆再一次让我去考公务员了,当时刚毕业之后,她们就特别希望我考公务员,虽然收入要比我现在少一些,但家里反复强调,赚钱并不是第一位,工作稳定,有上升通道,活得舒服才重要。毕竟地域发行不是干一辈子的活。”
相比于影视行业而言,公务员体制无异于一种诱惑力十足的围城,尽管目前所有的年轻人都鄙视体制,讨厌官僚,但部分人又都蠢蠢欲动,向往在脱离影视行业后,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仕途。
“其实想想看,影视行业真的挺熬人的,也挺锻炼人的,这些年和不少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当了这些年乙方,好话说尽了,工作辛苦,还未见得让人记得好。当公务员至少不用太多看人脸色,虽然也是一种体制,但过得比发行要舒坦多了。”
从一种体制进入到另外一种体制,这可能对于影视行业人而言,他们所要接受到的挑战大为降低,甚至有一种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当然进入到体制和拿到钥匙的难度,并不会因为你是影视人而降低,这可能和高考入学和之后的就业一样同样面临多重考验。
走仕途和进入体制,目前也是影视人相对不错的选择,毕竟相比而言,影视从业者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大家也都从应试教育出来,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也一直都会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考公务员可能也是不少人的选择。
“我注定会被替代的,2000块的实习生也能干我这工作”
6月的毕业季,对于影视行业其实具有较强的冲击性,更多没有意愿深造的青年人将涌入社会,这也意味着更多廉价的劳动力的出现,更低的用工成本,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更多机会进行员工的调整。
小张可能就是其中一员,她大学时代顺应当时的潮流学了传媒,不过当她在面对最初的就业局面时,却发现传媒口的用人单位都有较高的门槛,学历虽然是块敲门砖,但极难在用人单位立足,更何况她是一个无有经验“新人”。
“最初真的很困难,几年前的就业形势一点不比现在轻松,都说高考和上大学是拉近贫富差距,但真到了就业前后,这种差距就会凸显无遗。”
小张的吐槽不无道理,毕业前一年,大部分人都在托关系找门路花钱去寻找机会,从小不想给家里再增加负担的她,找了一份影城的兼职。
在毕业前后的时期内,就业压力不期而至,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去影城做全职,虽然薪酬可能是同学中较低的,但入职并没有大的花销,且工作压力(前期)较小,人际关系也相对好处理。
但影城毕竟不是长久之际,在区域竞争逐步加强的今天,小张也愈发感觉到压力。同时,工作几年后,薪酬水准仍然徘徊在该地区的社平工资基准,即便自己比较节省,但仍然希望收入水平可以提升。
她也分析过自己的处境,对于行业来说,她深知自己没有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入了行,我就一直是廉价的劳动力,那么我注定会被替代,便宜的实习生,2000块工资也能干我这工作”
时间更长,影城的人际关系也开始复杂,想在影城得到上升通道愈发困难,因此小张一直也都在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好在于比起最初的毕业生,她在影城还是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并依靠影城的特殊渠道,扩宽了自己的人脉关系,这对于她非常重要。
影城所能和所要面对的都是什么单位和什么人,更多是新闻和传媒业,这其实恰好是小张的对口专业,相比起用人需求更大的“销售”和“业务”而言,回到自己的专业所学是很多人的梦想和初衷,也是大部分从影城走出去的电影行业人的主要选择。
“我想我可能如果这边影城干不下去了,会去经常打交道的一些媒体或者广告公司吧,毕竟相互之间的业务也熟,这几年也积攒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去这些单位几乎是零切换,直接上岗。”
最终小张还是去了一家媒体公司。同时,类似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需要大量文案企划的公司,也是中底层影视行业从业者再就业非常不错的选择。客观上来看,行业资源和人脉关系,这些远比在电影院所获得的薪酬更为重要。
“我没什么电影梦,我就想赚点钱”
“不管如何,能给自己当老板,干一份自己喜欢的事儿,那怕是比996还要996,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我也没什么电影梦,所以干啥不干呢,您说呢”
在某营销公司有解散的苗头之前,小孙很早就开始筹划自己的“事业”,她偏好茶艺,每年都会趁着年假的时间去南方茶园考察,每次也都会大包小裹往回背,在父母眼里,似乎不那么靠谱的发行工作要比她做这些副业更稳妥。
最终父母还是给小孙资金和多方面的支持,加上工作几年的积蓄,小孙的茶艺工作室终于开张了,每天她几乎都会在抖音和其他平台上做茶艺直播,这也成为她和茶友、顾客粉丝沟通便利的渠道。
不同于小孙女性化的爱茶,王哥是罕见的奶爸,对自己孩子的宠爱超过了家庭中绝大多数的亲人,在发行团队解体后,他在家成为了带娃的积极分子。
就在不断的早教课堂上,王哥发现了“商机”,与其我去上他们的课,不如我自己也做一个课程来教孩子,自己孩子的钱能省一些,而且还可以多少赚点,对于赋闲在家已久的他,未尝不是一次再就业,而且这的确也是出于了自己的爱好。
很多影视行业,特别是像驻地发行和影城的工作人员,她们的工作时间和正常人相差较大,让他们在回到定点打卡的常规工作,对于她们形成已久的作息习惯都有较大的挑战,因此大部分因各种原因离职的影视人,都会选择自己做点喜好的职业,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别看马云、刘强东让员工996,但他们未必自己也是996,而且就收入的平衡性来看,大佬们即便全年不休,他们也是划算的,这对于我们这些人,自己的买卖做得再累再辛苦,只要是自己所喜欢的,我们也都心甘情愿。”
影视行业的人,脱离影视圈后,他们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其实一点不比原来少,所要看人的脸色听人差遣也不会同样挠头,但毕竟这是自己的事业和买卖,又再大的压力和风险,也要自己硬着头皮做下去。
在影视行业逐步进入高风险的今日,大部分中低层员工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下社会的进步是提倡人员的流动,现在也已经不是我们父母那会从一而终的年代,影视行业需要也更多新鲜血液的带动。
影视行业是不养懒人和闲人的,在大环境不佳的今天,给自己寻找一份未来的出路,其实已经摆到很多影视人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