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真相时代信息消费攻略:资深记者教你七招拆解假新闻

社会作者: 全媒派
后真相时代信息消费攻略:资深记者教你七招拆解假新闻
摘要如今,人们消费信息的方式各有不同。Medium平台上专注于科技、媒体领域的作者Simon Black,将他过往丰富的媒体经历整理成了一套自有的“打假”系统,并分享出来,便于人们日后对信息内容可靠性和真实度的审视。

如今,人们消费信息的方式各有不同。Medium平台上专注于科技、媒体领域的作者Simon Black,将他过往丰富的媒体经历整理成了一套自有的“打假”系统,并分享出来,便于人们日后对信息内容可靠性和真实度的审视。

这套“打假秘笈”一共有七大招式,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带你一一拆解。

第一招:寻找漏洞和假设

首先,要警惕文字陷阱,例如像“据悉(it is understood)”这样的词语其实是让你自行“脑补”的标志。然而这种写法非常普遍,Google上一搜索就能发现有5700万条新闻使用“据悉”。这种说法可以指代“有人告诉我……”、“有谣言称……”,甚至是“我认为可能是……”,那么这则报道的语言就非常具有欺骗性了。

hougarden

当报道中出现“人们说/思考/对某事感到愤怒”时,尽管这类用语很常见,也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情况,但它们仍需证据支撑。Simon发现许多包含“反击”讯息的新闻,其证据都来自于一些发布愤怒推文的账号,如“radchick”、“powerdancer”。然而现在网络上有大批的机器人被用来发布假新闻、传播谣言甚至操纵选举等。

另外,对被动语态也要高度警惕。当行为主体从句子中消失,就是媒体开始变懒、报道具有欺骗性的时候。一些被动用法可以隐藏该为事件负责的人员,或是掩盖记者相关知识的缺乏。

面对非事实、一揽子事实、扭曲的事实时,读者如果自己对报道对象没什么了解的话,是有点难识别的。报道其中一部分的事实,或是报道的主体,都很容易被歪曲。

第二招:评估事实和语境

首先,注意报道展开的速度有多快。直播、突发、滚动类新闻由于处在不断变化中,虚假信息往往在此时趁虚而入。

然后,要检查新闻的主要信源。假新闻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缺乏或对读者隐藏主要来源。对于引用和直接描述也要注意是否直接引自说话对象,而不是什么“对XX很熟悉的人说……”。

hougarden

另外,核查报道中的超链接是否指向其来源,该来源是否靠谱。虽然现在有算法和浏览器扩展程序来提醒读者或给出声誉排序,但一些狡猾的网站也经常蒙混过关,像洋葱新闻这些年就骗过了不少媒体。

同时,也要注意新闻对事件给出的解释和它的语境。毕竟同一事实会有不同的解释存在。

第三招:警惕断章取义和镜头剪辑

第一,要注意无时间参考的背景。如果背景信息很丰富,那么很难随意剪辑采访视频,因为容易从背景中获得时间信息。

第二,注意采访对象情绪和外表的突然变化。采访中一个人短短几秒内情绪大起大落是相当少见的,如果发现这类跳跃情况,那意味着视频被有意剪辑过或剪辑混乱。

hougarden

第三,警惕句子之间的剪辑或停顿。虽然视频有剪辑很正常,但如果回答中有大量剪辑和跳跃的情形出现,即便看起来很自然也有可能是被篡改过的。

第四,注意颜色、清晰度和其他奇怪的视觉效果变化。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第一遍没看到很正常,有问题应该仔细以批判的态度再看一遍。

最后,一点也是第二招提到的,要关注来源。哪怕是权威人士发布的讯息,只要没说来源都值得警惕。

第四招:认清专家及其议程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尤其是有着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元素的内容,人是这其中最有力和最能引起共鸣的一部分。而他们通常起到两类重要作用,改变读者对事实的看法和解释事实的方式,即通过权威生成事实以及作为“解释社群”来进行事实阐释和权衡。

hougarden

当看到新闻报道中有引用专家或权威时,要问问他们究竟是哪方面的专家,对这篇报道而言他们是最佳代言人吗?

通常新闻里的这些专家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微型“解释社群”,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重要的、如何权衡不同的事实以及帮我们解释讯息。我们被自己的解释社群包裹着,由它来构建字面层面的现实。我们得警惕这样的解释社群,尤其是他们嘴上说意义却毫无根据的时候。

第五招:平衡观点并非真相

新闻媒体一贯奉行在报道中如实呈现双方的立场,这才能使报道更加公平、接近真相。但有情况并非如此。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双方的观点实际上可能会使人们对争论及真相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留下争议永无止境的印象。

如果读者看到争辩双方在为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争论,大多数人最后会认为真相介于两者之间,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这是一种非常危险和虚伪的陈述真相的方式。有人会系统性地利用这种方式刻意放大自己的声音,伪造虚假辩论的情形。

hougarden

然而,也不要因说话人的身份就简单否定其观点,关键是要综合考量这些想法。究竟是陈述事实还是扭曲是非,读者要批判地看待新闻。

第六招:仔细考察媒体和记者

新闻报道的最终把关者是媒体,但媒体或记者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具有欺骗性或兜售坏新闻。比如懒惰、缺乏经验或欠缺严谨性,虽然并不一定是有意为之,但最终都可能造成假新闻的传播。

另外也要警惕互联网时代的煽情主义。互联网一方面改变了媒体“花小钱办大事”的传统商业模式,也让我们消费新闻的方式从订阅走向由个人点击以及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的模式。这意味着媒体会追求轰动效应,来抓住每一个注意力短暂的受众,以确保收益。

对于明显带有政治动机或者意识形态色彩的政党新闻,偶尔消费一下,但别一直给自己灌输这些内容。

一旦发现有在兜售假新闻的网站或记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阅读、不参与、不传播。拒绝支持就能剥夺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而这些利益正是他们的行事动机。

hougarden

第七招:利用网络工具

新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假新闻的激增,但同时,它也是定位和筛选新闻的强大工具。具体可分为以下4类:

一是事实核查网站是用来查询已知骗局最快捷和简单的方式。比如有核查界官方指南之称的Snopes、专注政治新闻领域的Politifact和FactCheck.Org、考察政治倾向和可靠度的Media Bias Fact Check以及法新社合作结构AFP Fact Check等。

二是说客和捐款追踪网站适用于了解来自不熟悉组织的人员以及政客接受哪些利益集团的金援。该类网站有追查美国政界政治捐款和其他支出的OpenSecrets.org、拥有全球1200多家智库资源的Think Tank Search、查询不同地区情况的Think TankDirectories、追踪欧洲游说团体支出和影响力的LobbyFacts.eu等。

除以上资源外,还有许多插件、浏览器扩展程序以及app也可以帮忙检验报道、媒体、视频和图片的真实性。例如网站评级插件NewsGuard、依靠独立来源评估信息内容合法性的TrustedNews(仅用于Chrome浏览器)、检验伪造照片的SurfSafe、事实核查网站的官方扩展程序Official Media Bias Fact Check Icon、检测假视频和图片的插件InVID Verification Plugin。

hougarden

其他有用的网站像检查视频讯息的Amnesty International’s YouTube DataViewer、反向图像搜索工具TinEye、ImageRaider和 GoogleImages 、免费的图片检索app Serelay、图像深度分析工具FotoForensics、视频拍摄时间推测app SunCalc。

阅读新闻报道时,当以上提到的假新闻警惕点出现,并不代表你一定碰上假新闻了,不过说明一件事,你需要深究一下所读内容。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