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老人生活六大艰辛:新西兰并非老人天堂
难以逾越的文化和语言壁垒、遥遥无期的福利带来的经济压力、纷繁的家庭纠纷导致流离失所、丧失社会独立能力引发精神抑郁……一直以来,新西兰以环境好、福利高备受老人们的向往。不过,在这个众口称颂的养老"圣地"的光环下,很多艰辛在不为人知地默默经历着。数年前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一位遭子女遗弃凄凉度日的华裔老太曾苦笑着告诉记者,"新西兰原本就不是所谓的老人天堂"。
在新西兰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养老天堂"之前,政府和社会还有太多事情要做。就她们以各自经验来看,老人,特别是华裔老人,在新西兰正普遍面临着6大困难;对其中相当一部分老人而言,这些困难已经上升成了折磨,他们正日夜经受。
困难一
语言壁垒无法逾越
专家们认为,语言是华裔老人融入新西兰社会最大的壁垒,并且几乎难以逾越,这也是大家所众所皆知的了。她们称,"奥克兰99%的华裔老人全无英文基础,很多人连ABC都不认识",严重影响了他们与本地社会的互动。
对最初来新西兰的老人而言,连搭巴士、买东西等基本的出行都备受困扰,在各个站台上、巴士站拿着中英文地址条问路的老人时常可见。各类银行账单、医疗报告、政府通知,满满的一纸英文常令老人困惑不已,也往往带来很多负面结果。据专家们介绍,在他们所知的案例中,有一位住公屋的老人因银行账户里余额不够扣款,接到相关机构的来信,被勒令搬出。老人不懂英文,求助到政府华人援助部门才知事情的严重性,最终在后者的协助下向租赁仲裁处申诉,这才避免了被扫地出门、流落街头的悲惨结局。这样的事情,在社区里并不少见。
困难二:
丧失社会独立能力
"无论身体状况好坏,很多老人来新西兰后认为自己'瘸'了",专家们说,"因为他们失去了绝大部分社会独立能力,不得不事无巨细都依赖子女,很多人初来乍到若住在西人区,连买报都要人帮忙"。离开了国内熟悉而广泛的社交网络,住在环境空旷的奥克兰,邻里间的陌生和出行不便,这些都让老人无所适从,孤独铺天盖地而来。加上文化上的差异,生活状况令人担忧。
有一对来自广州的老人,70多岁了,住在惠灵顿一个相对出行不便的地区。因不懂英文,不敢搭巴士,也就几乎不会出门。时间长了,老先生开始变得忧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思乡之情日盛,也就加重了精神抑郁。
据记者调查了解,对一部分之前在国内德高望重的老人而言,他们更需面对极大的心理落差。部分老人不堪精神重负,以泪洗面是常有的事,少数甚至动过轻生的念头。专家们建议,老人们希望获得社会独立,就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工作,尽管对很多老人来讲,对普通体力工作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触。她们介绍称,有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来新西兰前曾在中国某间法院工作,如今却在做清洁,以及在某家鲜花市场打工,工作时间可谓披星戴月。尽管辛苦,但对大部分老人而言,这是他们尽快取得经济独立,并开始拓宽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
困难三:
文化差异引发家庭纠纷
"来新西兰的老人100%都是因为家庭团聚,或是帮助抚养第三代",专家们以勿容置疑的口气强调,"但很多家庭最后都出现裂缝,发生争吵,甚至上升到家庭暴力"。她们指出,尽管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可能出现,但因为上述两大困难外加文化差异,家庭纠纷在新西兰正更频繁发生着。
在新西兰,华裔老人要面临一个中国式"大家庭"概念和本地"小家庭"概念的转变,如果无法实现上文提及的社会独立,老人仍如在国内一样依附子女家庭,则往往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加上第三代孙辈多满口英文,老人常常无法参与家庭谈话。就算子女孝顺,老人也会觉得失去了家的感觉。在很多华裔家庭,子女希望同住的老人交纳一笔生活费。在子女看来,这是政府福利,可帮忙贴补家用;在老人看来,这是养老救命钱,子女有义务养老送终。且不说谁对谁错,但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凸显尖锐。
据介绍,最容易出问题的家庭组合,是老人与女儿以及她的西人伴侣共同生活,几乎很难做到"和谐共处"。文化上的差异、生活方式的迥然不同,这些都直接导致大大小小的矛盾。另外,在很多案例中,老人帮助带大孙子后,似乎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如果健康还出问题,则更容易被嫌弃。
有一对老人,为子女抚养下辈,住在后院偏房里,最初倒也相安无事。等孙子到了读书的年纪,子女要求老人自己另找地方住。80多岁的老先生因患有老年痴呆症,在政府的协助下被送进养老院,70多岁的老婆婆一个人住公屋,诸事不便,可谓晚景凄凉。这样的例子,说起来耸人听闻,但并不少见。
专家指出,在中国时,老人的地位相对较高,有房有退休金有亲朋好友,很多子女都靠老人资助买房;到了新西兰,老人完全依赖子女,心态谦卑,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这种从属关系上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困难四:
高估福利经济拮据
很多工薪族老人都在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在中国时,砸锅卖铁送子女来新西兰留学;子女定居后,又再一次卖房卖地或举债移民来新西兰团聚。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法,除了对子女的孝顺分外自信外,对新西兰的福利也抱有信心。很多老人来新西兰后生活的艰难,便是源于这份信心。
据专家们介绍,老人们不懂移民政策,普遍对新西兰的福利期望太高,认为即便子女不养老,也可以靠政府救济养活自己。专家们指出,要想凭养老金完全实现经济独立,老人们必须至少在新西兰生活10年以上,在此之前只能享受一些如医保等基本保障。至于子女赡养,除上文讲到的各类矛盾和纠纷外,很多第一代移民经济收入较低,也导致养老困难,老人无依无靠。专家们称,这种"投奔"式行为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基础上所为,但随着"感性"的老人来新西兰越多,这类悲剧也会日趋增多。
有一对老夫妇便是典型个案。老人资助女儿留学并移民,自己来新西兰后发现女儿根本无法照顾自己。老太太不喜欢新西兰的生活,大吵一架后独自回国,老先生继续留在奥克兰。因女儿不理不管,老人最终离家出走,"出门睡街",四处流浪,最终由教会推荐到救世军,后者以人道理由提供援助,安置老人入住"中途屋"(即临时避难所)。因尚未符合申领救济资格,至今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
困难五:
公屋成老人大梦想
老人移民来新西兰后,住宿是首当其冲的大问题,也是触发矛盾的最常见导火索,以及令老人倍失安全感和家庭感的原因。老人在新西兰的住宿形式无非3种,即与子女同住、自行租房和申请公屋,无一不困难重重。
同住一片屋檐下,老人与子女难免会产生矛盾。且由于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若想调和和相互适应谈何容易。有一对老人与女儿和女婿同住一栋3卧室房屋,帮助抚养一对孙子女。当孙子和孙女开始读中学时,寻求独立的他们希望能各住一屋,焦点自然定格在了老人的卧室。女婿希望老人搬出去,为孙女腾出一间卧室,家庭矛盾自此爆发。这样的案例,多如牛毛。不过,基于经济问题,老人外出独自租房在租金高企的今天,显然难以承受。很多老人不得不合伙租房,一如艰苦的留学生一般,早先期待的家庭感荡然无存。
另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与女儿同住奥克兰东区。老人有赌博的坏习性,故与女儿发生争吵,演变至后者向法院申请限制令。老人有一次与朋友去蓝山游玩,回家后发现门锁已换,不得入内。从下午3点等到晚上11点,颇为无奈的老太太在邻居的帮助下打电话报警,警方则找来了她的女儿。老人随后想随女儿入屋,却被警方制止,直接带到医院检查,次日送到家暴避难所,几周后被送去公屋。
在很多人眼中,老人孤独入住公屋,应该是一件很凄凉的事情。不过,在很多老人眼中,入住公屋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据专家们介绍,新西兰的公屋多设施良好,往往一对老夫妇可住进一套两卧公寓。很多公屋宽敞明亮且位于便捷地段,老人出行又方便,房租可能仅需数十纽币,凭养老金足以支付。不过,申请入住公屋,除身体状况较差或有家暴等经历者相对较快外,普通老人须排队轮候10年。就记者所知,一些老人没能等到公屋,等来的却是死神。
困难六:
医疗保健繁冗复杂
对老人而言,健康是生活要素的重中之重。对华裔老人而言,尽管揣着一张医保卡,繁冗复杂的医疗保健程序令他们无所适从。
以一名老人看病为例,他们或许需先前往家庭医生所在诊所,排队就诊并领取验血化验单,随后前往采血点排队抽血,再领回报告重回家庭医生,之后被推荐前往专科就诊。这一来二去,花费时间不说,老人奔波辗转所带来的困难显而易见。如果要亲身去医院看病,则麻烦更大。一位老人前往奥克兰北岸医院看病,由个人接送服务送至医院门口后,面对即便年轻新移民也搞不明白的各种指示牌,老人徘徊再三也不得而入,最终错过了预约。另有一位70多岁老人要前往医院做一个简单的胃镜手术,他提前拿到的准备清单上,密密麻麻全是英文,不得已求助本地朋友帮忙翻译指导。专家们指出,新西兰医疗体系对非英语背景的少数民族社区关注力度的不够,导致老人求医困难。
除此外,中西国家在医疗保健方面概念的不同,也令老人们倍感困惑。在中国大陆或香港,老人如想入住养老院,自行选择后花钱即可;但在新西兰,申请入住后,老人们均需接受养老院的调查评估。在人口老化日趋严重的当下,评估结果带来的失望自然很普遍。如果老人申请本地社区机构的登门护老服务,也需接受6-8周的评估,即便通过还需排位等候。就算老人愿意支付高达每小时35纽币的私人陪护,护理人员的缺乏也常常导致"有钱请不到人"的尴尬局面。
据专家们介绍,有位老人为接受白内障手术,整整排了2年。因未看懂医院方面的通知,错过手术日期,老人不得不重头再排。专家们指出,尽管私人医疗保险保费较高,但对老人而言相对便捷,不过"至少95%的老人并未购买私人医保"。
后记
那些多不胜数的负面例子不过触及皮毛。包括持探亲签证在新西兰的华裔老人数以万计,孤苦、凄凉、流浪、暴力的事件还在不断发生。在新西兰政府"多元文化"和"高福利"的粉饰下,这些老人们在背井离乡地咀嚼着他们始料不及的痛。多一点资助,多一点关怀,多一点文化上的理解,多一点针对老人的暖心政策,新西兰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此之前,对相当部分的华裔老人们而言,这片土地并非"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