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earoa
Te Reo Māori
toha

Local VS Global?印度互联网上半场的选择

生活Kaituhi: 令晨@36氪出海
Local VS Global?印度互联网上半场的选择
Whakarāpopototanga人口红利和可观的GDP增速让印度成为出海的热门地。

人口红利和可观的GDP增速让印度成为出海的热门地。

随“真格精酿”的印度行活动,出海实地走访了一些公司,包括支付平台Paytm、经济型连锁酒店OYO、印度分类信息网站OLX、外卖平台Zomato、社交电商的头部玩家Meesho、物流公司Dehlivery、B2B电商Udaan,也有Google、小米等进入印度的互联网公司。

还有一家叫 Sharechat,是这次行程最有印度特征的一家——没有英文,只提供印度本地语内容。印度行归来,我仍感慨 Sharechat 的奇妙转变——创始人Sachdeva在创业初,像Facebook起步时一样做了款约会应用,几次调整后,把Sharechat的方向确定在本地语社交平台上,现在是印度内容赛道潜在的独角兽。以及,由此而引发我的好奇:印度的创业者,在面对 “Local 还是 Global” 的命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实践的?

我想,在中国互联网公司,无论规模大小,纷纷关注出海的当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或许能得出来可借鉴的价值。

希望同样关注这个问题的创投同仁,也能说说你的看法。

hougarden

真格精酿印度发现之旅成员到Sharechat公司交流

Going Local

印度消费者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约1亿人,由城市人口和富人组成,主要的沟通语言是英语。第二圈层约1亿人,可以看做是印度的中产,他们的语言以英语和印地语为主。约10亿人处于第三圈层,以印度新兴互联网用户为主,用当地语交流(注:印度有22种官方语言和1600多种地区方言)。Google 印度经理Shalini说,“每个印度人差不多可以用2、3种语言交流,有的会4、5种当地语”。

Google、Facebook等公司最初进入印度,以第一圈层的消费者为主要目标用户,微信在2012年尝试进入印度时,瞄准的是第二圈层的1亿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度公司开始发力第三圈层的用户,从第一、第二,再到第三圈层,每进一层,对创业者的本地化能力的要求更高。

hougarden

泰米尔语,印度宪法承认的22种语言之一 来源:印度语言与社会研究中心

在“Going local”的理念下,印度公司纷纷推出方言服务。在线教育服务平台Byju 's、外卖公司Zomato和经济连锁酒店OYO等印度独角兽公司目前支持2到12种方言。社交应用ShareChat的用户数据表明,方言应用很受欢迎:Sharechat提供15种方言内容,月活跃用户达到了4500万。

除满足第三圈层用户的语言使用习惯外,印度公司也推出电商、杂货、食品配送等在内的超本地化(Hyper local)相关服务。印度超本地企业是某确定区域内的所有商家,包括餐厅、市场、商城等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初创公司多通过应用程序实现商家和用户的协助,想要建立本地生态系统,让用户能够从邻近的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

hougarden

超本地公司BigBasket在路边设立的贩卖机 作者拍摄

拿电商来说,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超本地电商能够将多个本地零售商与处于第三圈层的消费者联系起来,结合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让用户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服务。在电商1.0阶段,订单完成可能需要几天,而超本地化电商的完成时间以分钟计。

印度超本地化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不断增加的初创公司和消费者按需服务的推动。Multiply Ventures创始人、阿里前B2B业务负责人Bhushan Patil告诉出海,“在食品配送和杂货店的超本地服务领域,每天的订单超过几百万笔。其中,食品配送服务不只覆盖印度前20座城市,有的公司甚至称能覆盖300个城镇。”

Going Global

在印度创业者愈发 Local 的同时,他们 born to be global 的基因还在,甚至在规模上有所增加。

从早年的外包开始,印度公司的业务已经辐射到国外。从ITO业务中的软件外包起步,承接维护测试、软件编码等业务,延伸向产业链高端的BPO和KPO阶段。软件开发、IT外包和咨询服务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印度公司了解欧洲、美国客户的需求。目前,印度SaaS公司80-90%的客户来自海外。

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则高举高打,进入海外市场。Zomato在澳大利亚外卖市场位于前列,被认为是澳洲市场的大众点评,以收购相近业务的方式,进入了意大利、新西兰、捷克等国家。OYO在获得软银10亿美金后,进入中国、美国、越南在内的18个国家,在海外的房间数开拓至近72万。(不过,这家以快速签约、短时间内完成物业改造著称的公司,或许更适合对标品仍然有想象的印度。)Paytm与软银和雅虎在日本推出二维码支付应用PayPay,半年内获得800万用户,覆盖率超6成。

对于印度公司向全球拓展业务的原因,Paytm Payment Bank 董事会成员 Sairee Rahal 认为,“印度是个复杂的国家,如果一家公司能在印度的多个邦开展业务,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也相对没那么难。”

除了语言环境,印度的复杂还体现在税收上。2017年7月前,印度的消费税由国税和各邦地税组成,由于各个邦税收政策不一致,导致印度不是统一的市场。之后,印度推出统一的GST(Goods And Serivces TAX)税收政策,取消跨邦的税务检查点,加快了国内的商品流转速度。

印度创业公司向全球发展的原因还有创业者的因素,“他们有全球化意识,从一开始就想着在全世界做生意,”Sairee Rahal说。

K12在线教育平台 Byju’s 的创始人 Byju Raveendran 也持有相同观点,“印度企业家更有全球视野,我们在创业时,就想着其他国家。”

Byju’s 在今年4月任命迪士尼印度负责人 Abhishek Maheshwari 为国际业务的总裁。两个月后,和迪士尼联名推出学习应用程序,向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他英语国家扩展业务。

差异

印度创投 Going Local 和 Going Global 的这股浪潮,对我们这些中国互联网观察者和玩家来说,理解起来并不算难,以超本地化为特征的印度互联网上半场,像极了在“下沉市场”找机会的国内互联网下半场。另一方面,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找机会,与Going Global的理念不谋而合。

对熟悉中国互联网上半场玩法的国内创业者来说,当“对标”成为被多数人认可的寻找海外机会的方式,了解海外当地市场尤为重要。印度和中国有相近的人口基数,也有可观的增长空间,当中国创业者进入印度,试图建立当地未来的平台型公司时,也要清楚地看到印度市场的复杂,以及仍待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毕竟,在被称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停电是常态。更不必说,出现在路边的牛,会影响本就拥堵的交通状况。

(题图来源:真格精酿印度行成员拍摄)

hougarden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