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earoa
Te Reo Māori
toha

视觉中国的解药

生活Kaituhi: 罗超频道
视觉中国的解药
Whakarāpopototanga“黑洞门”后,多家图库网站关停、版权局连夜发文、视觉中国股票跌停……这样的情景,近年来已不算少见,互联网“舆论黑洞”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然而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视觉中国们卷土重来只是时间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担忧下,我也是思量再三,才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可以讨论建设性解决方案,而不是针对视觉中国以及任何一家图库,在此求放过,恳请到时不要报复性起诉/索赔。

从一次官司说起

一切要从一年前我的遭遇说起。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在为两张法院传票而焦虑:视觉中国旗下公司汉华易美起诉我们公司的微博和网站分别涉嫌侵犯其一张图片的版权,侵权时间是公司成立早期,当时同事去外网找的图,视觉中国说这些图片属于国外图片版权公司Getty Images,他们拿到了其在中国区的授权,其中一起诉讼,还连带诉讼了微博的主体公司。

在收到传票前,视觉中国与我们有过几轮沟通,寄了几封律师函——我们搬了办公室,他们依然准确找到了新的地址。不过,在律师函中,我们涉嫌侵权图片有20-30张。

在收到第一封律师函时,我们十分害怕,这是我们公司成立收到的第一封律师函,由于很难证明对应图片不是他们合作伙伴的版权,无法证明我们有通过任何方式获得其他授权,我们本着解决问题的心态,第一时间安排人手清查并删除了对应图片的内容,同时跟他们沟通,向他们诚恳道歉,表态愿意花钱赔偿。

然而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他们的赔偿方案要么是以高昂价格购买已侵权图片的版权(单张一千多),要么购买他们的套餐以免除此前的涉嫌侵权责任,套餐包含一定数量的图片,要在指定期限内使用,最便宜的一年十万。

如果选前者,意味着一次要支出几万,且还有更多支出可能——在网上查了一圈发现,图片库不会一次性给出企业所有涉嫌侵权图片,而是先找一批来试探企业的态度和能力,如果企业赔了第一批很可能会有第二批……

如果选后者,一年10万元的支出已超出公司预算范围,这几乎可以雇佣一个优秀摄影师全职工作小半年,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一年的办公室租赁成本不过才10万元左右。而且,对于专注于科技的我们来说,他们图片库的图片很少有我们需要的。

而且不论采取什么方案,都有后遗症:更多图片库找上门来怎么办?图片库后还有字体库,一家一笔,我们可能会破产——中国有多少家企业敢打包票说自己不会存在任何图片/字体侵权呢?特别是中小企业。

怎么办?我当时想到第一个方案是:直接关闭微博,当时1万粉丝不到(惭愧,现在也只有6万多粉丝,好在没有一个僵尸粉),但网站总不能关,而且关了人家一样可以起诉。

咨询律师朋友,对方听后说:等着他们起诉吧,到时候再看怎么解决。就这样,等来了法院传票。

传票来了就要应诉,这时候一点经验都没有的我们,只能去找帮忙打官司的律师,再问律师朋友,才知道打官司是很贵的,打一起官司最便宜8000元,两张传票是两起,16000元打折15000……还不一定能打赢,律师朋友说他们可以协助去和解,可能可以少赔点——既然这样我干嘛要律师呢?

思忖再三,我决定自己应诉,也好积累一点经验,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怕了。

第一次去法院还是很紧张的,提前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如何辩诉:怎么去证明对应图片不是他们的版权图片,怎么去证明我们使用对应图片没有获取商业收益(微博才1万粉丝,网站当时也没什么广告)……然而到了现场却发现,一切推演都没意义。

视觉中国的代理律师直接占用一个法庭,我们前面的被诉对象是另外一家涉嫌官微侵权的某餐饮协会,我们是当天上午最后一家,各家企业轮流过堂。

此处省略一千字。

要注意,视觉中国起诉书中只有一张图片侵权,其实这是一种策略:每一张起诉一次,20多张图片就可以打20多次官司,一次官司打完还有第二次,对被诉企业来说,不论败诉胜诉都是一种巨大压力。单张索赔1万元,任何一次官司胜出,都有巨大的收益——看清这一点很关键。

很快,我决定庭前和解,在庭前和解阶段,几轮讨价还价,双方最终确定了一个赔偿金额,单张一千多,整体三万多,在指定期限付款,可以开具发票。

走出法院,我并没有一身轻松,这笔钱已经是我们员工几个月的工资了,而且,我预感到这一切可能只是开始。果不其然,没多久又有一家图片库的律师函随之而来,套路一模一样,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我们学乖了,选择和解,对方要1000一张,我们谈到了800,一下又是几万元。

有人说,为什么你们总是被起诉图片侵权?我们是做内容的公司,图片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素材,用图确实比较多,事实上,我们一直强调版权意识,比如坚决禁止伪原创,我们也知道被侵权的滋味。

我们在收到第一封律师函前,就已对内多次宣贯图片版权使用注意事项,比如要求同事主动拍摄和编辑原创图片再加水印,要求小伙伴去外网找标记为无版权的图片,然而搜索引擎是一个大坑,很多无版权图片,最后可能被某个图片库认领——没有多少企业会主动去图库下载其版权图,“中招”几乎都是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有很大改进空间。

现在,我们已经与另一家图库123RF达成图片版权合作,这家图库不论是单张/套餐,都不到这几天处于风口浪尖的几家图库的二十分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整理和完善真正的开源图片库,以及完善自己的图片库,特别是数码硬件产品和发布会相关图片,避免侵权。

图片版权保护的症结

整个过程下来,我一直在思考整个图片版权市场的问题症结。图库们看上去是在做“正义”的事情,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说他们支持知识产权、推进图片版权进步、鼓励摄影师等创作者,看上去义正言辞,为何它们却会成为众矢之的?真的是被索赔的媒体们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吗?

我认为事实不是如此。

近年来,中国整个知识产权环境都得到质的提升,与十年前比已有云泥之别,商标、音乐、电影、视频、网文甚至包括自媒体文章的原创保护都在越来越完善,正版化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保护正版的道理谁都明白,这是今天正处于黄金时代的内容产业的根基。就像三表所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讨论是否要保护正版,因为这简直就是废话。

为什么偏偏就图片版权领域出现这样剧烈的矛盾呢?是,作为最流行也是最碎片化的内容形式,图片版权保护更难,图片侵权更易发生,图片版权维护更难,但这不是理由,文章版权保护一样的难,每种内容正版化,都是监管部门、产业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一起做出各种努力才得以实现。

问题的症结,还是与整个图片库本身的商业模式有关系。

现在没有几个图库是真心实意想“销售图片”,而是大都依赖“以诉代售”的模式——有图库80%收入来自于诉讼索赔,甚至法务部就是销售部。如果走这样的模式,就会将单张图片价格定得很高,因为其营收主要靠索赔或销售套餐,而销售套餐的手段也是以索赔威胁,因此不用合理定价。如果走这样的模式,就不会将心思用在产品、服务和营销上,而是法务驱动。

站在内容创业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十分愿意支持图片版权的保护,但是:

1、不接受敲诈勒索式的收费方式。

“一张图片诉一次”这样滥用诉讼权的行为,不只是对社会公共司法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也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者极大的法律负担,直接违背了国家给中小企业减负的政策方向。有多少中小企业有法务部?有多少中小企业可以为了一张图片去打一场耗时耗力耗钱的官司?

2、没有能力也不会接受漫天要价。

一张图片定价一千元(或者几百元),极大偏离市场价值。

以自媒体创作为例,一篇文章如果在今日头条得到“青云奖”,奖金才300元——注意,这是优秀的文章,大多数文章是没有收入的。一个优秀编辑一天能产出一个深度文章,按照编辑薪酬计算,成本几百元,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张图片,图片是附加价值,且一张图片会在多篇文章中重复出现,既然是这样,图片为什么比文章贵?

好,图库说有很高的创作成本,但签约摄影师一年收入才千元,他们贡献了多少张图片?而且图库的一张图片会重复授权给多家企业,这样看,一张图片凭什么这么贵?

图库还有很多图片是“授权”至国外图片机构,打包价格才多少?视觉中国们可以晒晒自己的账单,从财报来看一年营收8亿利润3亿,倒是真正的暴利,利润率秒杀大多数互联网上市公司。

有人又要说了,价格是人家定的,你爱用不用,不用就不要侵权——这不就是漫天要价吗?

这就好像我开办一个停车场,价格我来定:进入停车场一次1000元。如果你错误闯入,一样要缴1000元,不缴索赔10000元,我的理由是:地段租金很贵,人员工资很高,等等,爱进不进,不给钱,起诉!

这合理吗?当然不合理。

法院判赔超过1000元在情理之中,其中包括了诉讼、公证等成本,更重要的是有惩罚意义。然而,如果是正常购买,不是就应该便宜很多吗?而且打包套餐,一年十万有多少企业给得起?(当然,图库定价10万还是因为是索赔形式)。

hougarden

3、更不接受浑水摸鱼的“版权”保护。

这是这一次“黑洞门”揭露的最大的问题。图库如果将不属于自己或合作伙伴的图片拿来卖钱,甚至用来起诉“维护”自己的法律还赢得官司,这跟诈骗没区别——想想最近被四处打压的套路贷,虽然对应团伙也可以赢得官司,但这样钻法律漏洞的做法,终将不可持续。

hougarden

给视觉中国们的建议

怎么解决现在的问题?

让图片成本更加透明,不要打着授权/摄影师的幌子说图片成本高,每年给摄影师多少钱?可以向互联网公司的内容平台一样,定期公布给内容创作者的分成。

让图片来源更加透明,不要浑水摸鱼。

不要将企业都当成刻意想要侵权的敌人,一言不合上法庭,低头握手,将他们当成你们的潜在客户。

如果真想销售图片,就要强化市场部,做好产品、服务和营销,在整个互联网走向内容付费和产业服务的时代,不愁没有市场。

针对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垂直行业,推出价格更合理的图片套餐,10万一年、1000一张,都严重偏离市场应有价值。

多与内容平台主动合作,而不是每次将内容平台当成连带对象告上法庭。

做好内容审核,不要出问题了就删除了事,如果删除有用,你们干嘛要不断索赔/起诉企业?

在四处维权时自己不要侵权,比如很多企业LOGO本身未经许可,是不准用于商业用途的,图库拿去卖也是有风险的。

写在最后:

支持图片版权保护,反对以版权保护名义的恶意勒索,更反对拿无版权图片冒充再索赔维权的行为。

欢迎关注 BT商业科技(bttimes)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