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earoa
Te Reo Māori
toha

裁员之外,京东还在偷偷做这件事

财经Kaituhi: Odaily星球日报
裁员之外,京东还在偷偷做这件事
Whakarāpopototanga4 月 9 日,京东以《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2019)》交出了京东在区块链领域的成绩……

京东正在追赶BAT。

4 月 9 日,京东以《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2019)》交出了京东在区块链领域的成绩单。

白皮书提及,京东区块链目前已在品质溯源、数字存证、信用网络、金融科技及价值创新 5 大领域落地应用场景。同时,京东已开源 JD Chain、运行 JD BaaS、上链数据达 13 亿条、700 家品牌商和 5 万个 SKU 入驻其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

此外,3 月底,由网信办披露的在 197 个备案服务项目中,京东以 4 项区块链服务备案,在 BATJ 中遥遥领先,成为区块链信息备案最多的互联网巨头。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曹鹏的发言更是印证了区块链之于京东的重要性:“区块链技术成为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 IoT 之后,京东数字科技的第四大核心技术能力。”

京东为何频频使用区块链?结合了区块链,京东能做什么?区块链又可能帮助京东突围吗?

拿下 4 个备案

人们熟知的京东可能是主打速度快、效率高、品质高的电商平台,殊不知,老牌电商京东也正在寻求科技转型。

京东的掌门人刘强东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踏足科技领域的野心。

在 2017 年京东年会上,刘强东对外公布了京东未来十二年战略,京东要全面技术转型,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

刘强东公布京东未来十二年的规划后,2018 年京东金融的更名转型事件再度引发了业界对京东未来的猜测。

2018 年 11 月,京东金融正式宣布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以下简称“京东数科”)。在更名前,京东金融已独立运营 5 年,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业务主要有消费金融(京东白条等消费贷业务)、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的贷款业务)及支付业务(JD 钱包等)三个板块。但事实上,京东金融在 VIE 拆分后业绩一直不如人意。

有数据显示,2017 年京东金融的营业亏损为 20.84 亿元,净利润为 -20.87 亿元,2014 至 2016 年净利润均为负数,一直到 2017 年仍处于连续亏损状态。

人们认为,京东金融的转型,正是京东转型科技领域的先锋示例,预示着京东转型成一家科技型企业的决心。

据媒体报道,2018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8 年前三季度京东集团用于技术研发上的费用总额是 86.4 亿元,以超过 2017 年全年 66.5 亿元的水平。

在一次公开的会议上,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技术研发部总经理曹鹏曾称,京东数字科技的三大核心技术能力为数据技术、AI 和 IoT。

2019 年初,在京东数科的内部活动上,京东数科 CEO 陈生强则交出了“京东数科”成绩单,表示该公司 2018 年已经实现全年盈利,其中来自科技服务的收入占比翻 3 倍。

技术是京东的十二年战略核心,有媒体分析称,刘强东所希望的技术,包含有区块链。报道中写道,在刘强东眼中,区块链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样,是京东为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搭建“零售基础设施”所做的技术储备。

2018 年的 8 月,刘强东再度为区块链摇旗呐喊,称要借助区块链等各种“黑科技”再造整个零售行业。刘强东当时就透露,京东正在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加强商品溯源。

在 4 月 9 日,京东区块链白皮书发布后,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曹鹏的口径则成了:“区块链技术成为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 IoT 之后,京东数字科技的第四大核心技术能力。”

3 月底,网信办披露的 197 个备案服务项目中,京东备案了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通用平台、京东区块链 BaaS、BDS(京东云区块链数据服务)、链上签 4 个服务项目。京东是备案最多的互联网巨头,成了 BATJ 队列里的排头兵。

对于急于探寻科技转型的京东而言,区块链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必然不甘心错过,京东的区块链野望更是不容小觑。

溯源已是主战场

京东最早在区块链的试水是从金融开始的。

2016 年 6 月,京东加入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聚焦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同期与京东一同加入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的,还有腾讯。阿里则是在 2016 年 7 月时入场,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

京东从 2017 年开始布局金融区块链业务,在 2017 年 3 月成立京东金融区块链实验室。在金融领域,京东的确也做出了不少试验,主要的业务成果在 ABS 和联盟链的构建两方面。

对于巨头而言,想要在自由生长的区块链市场分一杯羹,更需要找准自身业务中可以精准结合区块链的部分。

在京东探索金融领域的同时,腾讯和阿里均在区块链+金融领域发力,腾讯背景的微众银行更是在 2016 年时就推出了基于腾讯云的联盟链云服务(BaaS),对于京东来说,金融方向的业务本就不如阿里和腾讯有优势,想要快速蚕食区块链+金融市场更是一大挑战。

在 2017 年 6 月,京东集团转向探索起区块链在溯源领域的应用。

半年后,京东成立了安全食品区块链溯源联盟,并陆续在其产品中加入区块链溯源服务,想要打造成为基于区块链技术可溯源的跨境电商平台,以实现“全程溯源”。

溯源逐渐成为了京东区块链的主战场。

3 月底披露的 197 项已备案区块链信息服务中,京东所备案的四项业务中,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通用平台、京东区块链 BaaS 与溯源密切相关。

防伪追溯平台中的产品种类涉及食品、酒类、奶粉、日用品和医药用品,已经有超 700 家品牌商品和超 5 万个 SKU 入驻,入驻的品牌包括雀巢、惠氏、洋河等企业。

线上电商部分,京东在微信上线“智臻生活”小程序。 该小程序中的所有跨境商品均被区块链追溯。京东将商品原材料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营销过程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写入区块链。而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对商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信息进行追溯。

京东全球购也因此成为了首个在全链条中采用区块链技术溯源的跨境电商平台。

线下消费场景,京东也没落下。在线下零售项目 7 fresh 中,京东打造了 7 fresh 的线下追溯体系,用区块链记录其生鲜产品信息以实现溯源。

京东在 7 FRESH 店的水果区中投入“魔镜”系统。消费者通过“魔镜”自动扫描感应水果上的二维码,马上就能得知水果的生产地等各种信息。

当然,区块链在溯源上的应用也多被从业者诟病为伪需求,区块链的方式只为信息提供了不可篡改的记录渠道,区块链难以从源头上解决生产者的造假问题。

为此,在溯源的基础上,京东还推出了千里眼食品追溯服务,直播视频对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以补充区块链无法解决的“源头造假”缺陷。

此外,京东的区块链溯源业务触角还从消费场景延伸到了医药追溯、租房信息上链等领域。

巨头建 BaaS

通过京东最新公布的这份白皮书可知,京东目前正在 To B 的业务上发力,京东的区块链架构体系中,包含了公链和 BaaS 两个板块。

事实上,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百度、京东,巨头们是互联网世界的一艘航空母舰,一旦走错,很难回头,因此在新事物面前,巨头们的探索更多是乐于配合监管,在合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

而针对 B 端玩家的 BaaS 平台符合这一要求。BaaS 全称是 Blockchain as a Service,翻译过来,是“区块链即服务”。

BaaS 平台是将区块链框架嵌入云计算平台,利用云服务基础设施的部署和管理优势,为开发者提供便捷、高性能的区块链生态环境和生态配套服务,支持开发者的业务拓展及运营支持的区块链开放平台。

除了京东外,BAT 也均开发了自己的 BaaS 平台。百度、腾讯住攻专注金融领域上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先后建立了面向金融业的 BaaS 平台,阿里则是在商品防伪溯源领域建立 BaaS 平台。

hougarden

(图片来源:Odaily星球日报研究院)

BaaS 在大公司间究竟有多火?在本次 197 个备案项目中,共有 9 个 BaaS 项目上榜,除了BATJ 外,上市公司华大基因等也部署了自己的 BaaS 平台。当然,目前在做 BaaS 的不仅仅只是国内的 BATJ,IBM、微软、亚马逊等国际巨头企业也推出了类似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

BaaS 平台已成为巨头们角逐的底层业务。

如果说,巨头纷纷进军区块链的 BaaS 板块是为了在不“涉币”的前提下瓜分一口区块链的蛋糕,To B 的底层技术服务业务会给巨头们带来什么好处呢?BaaS 又真的如想象中性感吗?

有人总结,大公司做 BaaS 其实还是联盟链的玩法,巨头们除了可以通过销售 BaaS 服务获取收益外,还能建立自己的联盟,建立自身在区块链世界的影响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 Odaily星球日报分析称,巨头自建 BaaS 平台是很自然的选择。一方面,因为联盟链的节点部署比较复杂,BaaS 平台则可以简化节点部署过程,降低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很多联盟链以私有链的形式存在,节点都部署在大机构内部,考虑到网络延迟,所有节点部署在同一个机房里是性能最高的。

曾任苏宁金融区块链负责人的洪蜀宁这样评价:“互联网巨头做 BaaS ,短期内是有商业利益的,但他们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做区块链,所以做出来还是私有链,区块链的未来不会有巨头的存在空间。”

与其相同的观点还有很多,在早前 Facebook 计划发币事件被曝出时,出现了大量有关巨头是否能蚕食区块链市场的讨论。区块链从业者们对于巨头最大的诟病是互联网企业过于中心化。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巨头们不选择去中心化,区块链也难以释放其真正的潜力。对于巨头们来说,在区块链探索中的最大难关,很有可能是如何自我颠覆并推动去中心化。

而回顾过去互联网的发展史,BATJ 在一众互联网企业中成功突围,除了技术的进步外,还少不了自身选对了领域并对其进行创新。

“当今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能成为巨头,是因为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创新者和先行者,而不是互联网+传统行业。”洪蜀宁认为,技术在为业务服务,对比起来,创新性更重要。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们手握的流量正是处于边缘化的区块链行业急需之物。但也有从业者对区块链世界的未来保持乐观,有观点认为,区块链会有新的商业模式,一定不会是依靠流量。

“想想当年那么多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吧,有几家成功的?新时代到来后,再用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去经营是必然要失败的,不过这也是巨头的宿命。出于‘路径依赖’,人的思维方式很难改变,成功人士尤其这样。”一区块链资深从业者这样评价。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