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a

雷军的「小程序」:挑战微信,从直达服务到快应用

生活Kaituhi: Tech星球
雷军的「小程序」:挑战微信,从直达服务到快应用
Whakarāpopototanga小米方面透露,迄今为止上线的快应用产品近1000个,2019年比较保守的目标是做到1000……

hougarden

文 |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赵雷 刘宁宁

2018年3月20日,小米、华为、OPPO、vivo等10家国内手机厂商首次联手,共同启动快应用标准。这场联合也被看做是十大手机厂商对标微信小程序的集体行动,而与微信小程序相同,快应用也是主打无需安装,即点即用的快捷服务。

然而,快应用在诞生之初就遭遇到巨大质疑,不仅因为作为手机硬件上的竞争对手,共同结盟的驱动力存疑;而且,多数人也并不看好,快应用能够真正对微信小程序构成挑战。

hougarden

对此,各手机厂商的快应用也一直采取低调的策略,整个生态的发展速度也较为平稳。2018年末,快应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注册的开发者超10000,正在开发和已经上线的快应用超千个。

而快应用联盟、快应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让外界充满了好奇。以小米快应用为例,早在2017年4月份,小米就发布了「直达服务」;但到了2018年3月,小米又是快应用的积极推动者。围绕快应用的场景服务,小米更是拓展出小爱智能语音。

有关快应用的诸多疑问,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独家专访小米快应用架构师蔡经伟,以下为采访全文。

关键词是快,而非小和轻

Tech星球:小米快应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运作的?

小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历史。小米从2016年底就开始规划快应用相关的事情,到2017年4月份,小米发布公开版本,使用的品牌叫「直达服务」,这个业务包含这个团队和快应用是一脉相承的。

Tech星球:也就说「直达服务」是快应用的前身?

小米:也不太准确,因为直达服务是小米自己一家的品牌。2018年的3月20日,包括小米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联合起来推出快应用的品牌,快应用是属于所有参与厂商共有的品牌。

Tech星球:小米为什么在2016年底就开始筹划类似快应用的产品?

小米:第一,我们小米内部早期就有做类似事情的团队;第二,快应用想要解决的事情,就是培养厂商自有系统上面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这是小米和相关的厂商一直在探索的领域;第三,在2016年底,伴随着成熟的技术、业界大的变化,我们认为时机到了。

Tech星球:你所说的「业界大的变化」具体指什么?

小米:小程序生态正式诞生。小程序本质上是技术的更新迭代,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厂商过去既有相当的技术准备,本身对技术开发、开源生态也有特别的关注,这就是一个时间拐点。

Tech星球:「快应用」这三个字是在何种机缘下提出来的?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字命名?

小米:在合作的时候,厂商联盟就聊这个品牌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提议然后投票。

当时也有提过类似小程序或小应用等名称,但我们后来都觉得不合适。这个品牌以及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PR行为,它要跟整个生态的理念和愿景相对应。比如在今天来说,快应用跟其他的主流小程序生态本身也有明显的区别,后来达成一致说不能用「小」。

hougarden

Tech星球:为什么?

小米:第一,我们认为「小」不是这个生态最大的特点,包括微信小程序主打的也不是「小」,是即点即用,直达无需安装等。我们认为「小」有点误导,一款产品必须要有完整的体验、方向、功能等,而不能用一个字去限制开发者。

第二,从技术上来说,小是现状,但不是一个长期必然的东西。从快应用的架构和我们的期望来说,快应用要对标的是完整的体验和完整的服务,「小」能做得到吗?我们很担心开发者说,你就要求我做小、做轻,这就麻烦了。

「快」也是相对长期的特点,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快应用比较好。

Tech星球:从用户侧来说,厂商为何会选择推出快应用?

小米:事实上从安卓端,在过去的5年或者更久一点的话,用户用到的服务就是H5和App。像H5,它有太多限制;那么厂商想做的事情,基于App生态没办法做。厂商一直有的和未来最大的入口就是系统入口,从某种维度上讲,厂商过去想要通过系统入口和用户做到非常好的服务,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就是厂商自己把它做好;第二种就是依托第三方。厂商作为平台,来依托第三方开发者做服务这件事,在App生态下,没办法交换平台。就是会有下载安装等各方面的事,就算实现了前置服务,App只能做得比较简单或者成本特别高。

我们看了一圈,没有办法,你不能寄希望于像H5一样的生态,它的限制和开发者的期望已经没有办法了;第二个,在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选择现有的生态进行合作,但是厂商没有任何办法去控制它。所以我们只能从头自己建个生态。

hougarden

从用户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他们需要开发者丰富的服务,而丰富的服务需要厂商自己的系统入口作为一个平台,来做展现、作为渠道到达用户,这是从用户的基本的需求来看。接着,从这个一年多前开始,厂商都把系统入口开放出来,和开发者服务做深度集成。虽然这个工作从三年前甚至四年前一直在做,但从来没有做到今天这么深度。

对用户来说,他们能体会到,在厂商系统上,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场景,无缝地用到他需要的服务,其实就这么简单。

快应用的重心是中小开发者

Tech星球:流量是所有开发者最看重的,快应用联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小米:流量不能简单地靠灌和送,这不是健康的生态。我们内部的规划、开发者的沟通都是在思考一件事:如何扩大我们生态流量?第一,创造新流量,这当然是最难的;第二,挖掘现有流量的潜在部分;第三,现有流量的优化。

这三条路我们都会做不同的事情,比如说所谓的新流量,像小爱这种智能语音服务下面,一定是需要一个一步到位的、直达的必要服务。我们也是一边做快应用,突然发现和一些业务很自然地就对上了,这是新的流量。

Tech星球:快应用联盟推出过流量扶持计划,扶持的是头部玩家吗?

小米:我们是希望是扶持中型和小型的开发者,其实即使像携程这种,在一个大的行业内它叫头部,但在快应用生态生态里面,它依然是是中小型,流量也要重新来做。

hougarden

Tech星球:现在已经可以上线的快应用产品有多少?

小米:从数量上来说,上线的快应用是500到1000个,今年我们比较保守的目标是做到10000到100000个。

Tech星球:如果某一些开发者上传的快应用出现了问题,责任归谁?

小米:这个问题简单分成两种。第一种是通用的问题,跟某个厂商无关,这应该是问题的主流。联盟本身就有共同的开发者支持渠道,包含联盟官方网站上面的技术论坛和官方的技术开发者的群,各家厂商都有相应的人在里面。我们现在还想建设类似网上工作系统之类。

第二个是厂商特有的问题,对小米来说,我们专门有开发者支持团队,他们就是程序员出身,就是技术客服。

联盟厂商间不存在利益分配

Tech星球:快应用联盟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

小米:厂商联盟有一个秘书处,这个秘书处并非挂名,而是注重实务的设置。每个厂商会有一位秘书长的代表,我是小米的秘书长代表。

秘书处是联盟日常事务的规划和决策机构。以投票机制来说,从秘书处运转来看,每一个联盟的厂商会员,就有一位秘书长,每位秘书长就是一票。从整个角度来说,联盟就是厂商和厂商之间的平等运作。

hougarden

Tech星球:快应用联盟厂商之间的权益和义务是怎么分配的?

小米:简单而言,厂商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利益分配。在联盟中间厂商有很多的利益,但它不存在分配。如果快应用要做商业化,那么商业化是小米自有的入口产生收益,跟联盟本来就没有任何关系。

以某个开发者的服务来看,假设某开发者和十家厂商做广告、投资或者别的模式,会和厂商之间产生很多的利益,这个时候你不用管联盟如何分配它,开发者的模式跟过去一样。

而说到成本反而是共同的,我们依赖第三方的支持运营公司帮我们做一定成本结算。但是这个成本其实对厂商来说并不大,大家共同承担就好了,这中间还是比较简单的。

hougarden

Tech星球:联盟的成本是平均分配吗?

小米:成本分配其实相对简单。比如我们要开大会做商讨,有服务器,有外包服务,会有几个大的项目,每一个项目会有大概的估算,例如说大会一年投资500万,服务器一年100万,那么通过计算,每家厂商一年投入100万到200万。

而生态其他成本,比如我建设这个东西,我要做流量,这是厂商的内部成本。

Tech星球:那么联盟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小米:一是技术标准统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来,所以厂商联盟内部有个技术委员会,也是每个厂商的技术总监。二是快应用生态的建设,怎么能做成功。目前相对而言是秘书处为龙头,来做线上线下定期的会议,这才是我们最关注的。

从一开始我们的利益分配就是零;而成本更简单,这时候大家重心又回到了技术建设上面。

生态之间应「良性竞争」

Tech星球:如果快应用的规模变大,如何处理与微信的关系?会不会担心分享被「封禁」的风险?

小米:首先我们的思维还是从开发者的需求,尤其是用户需求出发,这是重心。第二,从技术层面,我们给开发者100%的自由权利,我们并不是帮助你跳过去,并不存在说小米设计一个权限,从汽车之家网站跳到快应用。我们做的是开放渠道。

我们希望把这个体验做到极致:一是无需安装快应用。二是不需要弹窗,用户的交互没有任何的修改。第三,这是一个全局的标准。我们从理念上照顾用户的需求,技术上把体验做好。最终一种可能性是变成生态竞争,我们不希望看到,也不是我们能去掌控的。

hougarden

Tech星球:之前华为推出了微信小程序转换为华为快应用的功能,您如何看待这种壁垒的打通?

小米:我觉得这个不完全叫生态壁垒打通,因为它影响到的还是开发者群体的进入成本,做生态理论上最重要关键的是看用户;而且这其实并没有为开发者带来真正的最终流量收益。

最终的流量收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愿意用各种方式去解决开发者的成本。华为实现转化以后,整个快应用生态都是通用的。另外,即使华为不做,也会有第三方工具能做这件事,我们不会去限定他们,因为生态本身就是开放的,开发者需要就有必要。

而且,我非常喜欢良性的竞争,理论上这种工具会有2种方向,一是从快应用到其他生态,另一个方向是从别的生态到快应用,我们最终关注的只是快应用生态。

Tech星球:未来快应用会去争取iOS的用户吗?

小米:现有情况下,我们必须也只能发挥我们在安卓层面的优势。另外从现在的架构链条上来讲,厂商自有的系统入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个时候想把快应用整套理念和架构迁移到其他平台,比如苹果,并没有技术障碍。但是目前我们的技术优势不存在,系统入口更弱。

我们会做一些可能的考量,首先我们会有一些技术积累;第二是如果没法解决系统入口,能不能通过别的方式来做入口。

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技术反而在中间是最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这种生态的流量和系统流量之间的竞争,这个事情需要逐步发展。

hougarden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