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年才发现,体制内的人脉是最大的谎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 赵晓璃,经授权发布。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是基于一例咨询者的案例(征得了当事人同意)进行文学加工撰写而成,会呈现出其中的坎坷曲折以及各种不如意,当然也会有些参考方法,旨在通过这样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敲个警钟,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01
资料里显示,程亮是一名85后,大学毕业后考入老家县级机关,端上了公务员饭碗。
程亮当年在大学期间也算是优等生,之所以选择公务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亲的一番话,大意是——
几年下来,程亮开始从事单位的招标工作,确实能接触到很多公司的高管,一时间,程亮的手机通讯录里,都是各单位的高管电话。
终于有一天,工作的琐碎乏味、一眼能望到底的前景让程亮好不焦虑,想想就觉得恐怖万分。
程亮觉得真出去了没什么,何况自己手机通讯录里有那么多高管电话,到时候随便打打电话,找份工作还是很轻松的。 于是,程亮一纸辞职信递交给了领导,走之前,领导连一句“如果到时后悔了,欢迎再回来”这样的客气话都没有说。 后来程亮才明白,原来领导没说出口的那句话,真不是客气话,而是事实。 走出体制的程亮先给自己排了两个月的假期,去了一些地方旅游,不过很快他就厌倦了。 正应了那句话:“旅游,不过是从你生活厌倦了的地方,跑到别人生活厌倦了的地方。” 更何况,又不是过年过节的,出去旅游的多半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各个都忙着上班,程亮一个30岁的大老爷们儿四处逛荡,很快新的恐慌让他猝不及防。 他翻出手机里的那些企业高管电话,逐一打电话过去,开始对方都挺热情,寒暄几句后,当对方听说程亮已经辞去了公职,正打算找新的工作,态度陡然冷却了下来。 程亮渐渐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一朝脱离了体制,就意味着之前的那张关系网宣告终结,除了那些没有利益关系的个别同好之外,统统作废,一文不值。 就在程亮心灰意冷之际,一家创业公司向程亮抛出了橄榄枝,让他负责公司的项目投标工作,并且还开出了不错的薪资待遇。 然而让程亮始料未及的是,他本以为跳出了体制的“牢笼”,不想又跳进了新的“牢笼”。 原来,这家创业公司处在艰难的生存期,老板之所以给程亮开出不错的薪资,就在于对程亮抱持了不切实际的期待。 当程亮再去舔着脸和之前的领导同事套近乎时,得来的却是阵阵奚落和嘲笑。 程亮沮丧极了,前来找我寻求帮助。 “晓璃老师,你说我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我现在就很想知道,那些从体制内闯出来获得成功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程亮不解地问道。 我告诉程亮,就我的观察分析来看,从体制内出来混的不错的人,或许各有千秋,但有三点是共同的。 性格因素里,有一点是决定我们职业去向的重要考量标准,价值观。 举个例子,这几天,Papi酱的人生排序言论得到了很大争议,在她的排序里,自己是第一位,伴侣是第二位,孩子是第三位,父母是第四位。 不论外界争议如何,在我们生涯咨询师看来,Papi酱对于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 放在价值观的层面来说,每个人千差万别的生存状态,归根到底都是自我预言和印证的结果。 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人期待、社会道德与要求、以及你的成长环境等等,都会对我们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 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打算进行职业转型,不论是切换环境还是职业跑道,都需要将某项能力做到持续稳定的发挥,达到顶尖(5%)水平,则最有可能转型成功。 让离开体制内的程亮倍感受挫的,除了前面的自我认知和能力不清之外,恐怕机遇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了。 经过系统梳理,我发现程亮内心对于安全感依然难以割舍,究其原因,这和程亮的家庭背景不无关联,毕竟,出身于县城普通家庭的他,最渴望知道的就是—— 而他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慌与焦虑,对于安全感的渴求,是在体制内的自己从来不曾体会到的。 在前后大约三次的系统整理之后,程亮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大概的方向。 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加上他肯于钻研,对于教材的改进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这不,过完年后,领导又交付程亮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参与优化机构的英语培训教材,如果表现不错,考虑让他负责教材编写及课程研发工作。 现在的程亮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终于认识到,比起人脉,才干是职场发展的重要通行证。 “也许,机遇不会出现在前进的路上,但返回不是我们的方向。”——长期新02
03
04
1、个性
2、才干
3、机遇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