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earoa
Te Reo Māori
toha

代购彷徨,《电商法》指路

财经Kaituhi: 刘旷
代购彷徨,《电商法》指路
Whakarāpopototanga近些年,代购(本文统一指个人代购)作为一种便捷实惠的购物方式,以其独特的运营方式满足了广大……


近些年,代购(本文统一指个人代购)作为一种便捷实惠的购物方式,以其独特的运营方式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备受青睐。

日韩的美妆、法国的香水、美国的轻奢、澳洲的奶粉、泰国的药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要你想,或许澳大利亚的考拉都能纳入麾下当玩宠。而这中间只需要一个连接点,就能完成上面所有跨国消费的想法,这个连接点以跨境电商、代购等为代表。

从最初的代购奶粉、药品、彩妆,到如今代购范围涉及了国民生活的各个品类,除了体现出人们对进口商品的热忱度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国民消费档次一直在上升。

而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加之消费者日渐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女性对进口快消品的追求,这让不少代购们看到了商机,于是代购们顺势打开了国内女性消费市场。

实际上女性消费者对代购这一商业行为也表示赞同,而代购背后受众多女性消费者青睐的最大原因,是因为通过代购购买的海外商品不需要缴纳关税,同时这也是代购与跨境电商的本质区别,后者一般情况下需要缴纳关税。

对于消费者而言自然是代购的无税购买更具吸引力,毕竟消费者是倾向惠利的。抓住这点,代购们以免税的引子引诱着中国消费者们“剁手”买买买。

代购之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随着代购市场不断兴起以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们买买买的背后却还是存在着不少隐患。据了解,《电商法》未颁布之前,无论是个人朋友圈代购,还是电商平台上经营的代购店,不少商家都不具备营业执照。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因此造成了不少行业乱象。

一方面是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虽说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以及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但隔着网络还是不能彻底打消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

相关媒体曾报道,不少代购存在物流造假的情况,最终导演了一场海淘变“国淘”的戏码。去年7月8日央视新闻曝光江苏苏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假化妆品案,其中这些假化妆品的收货人从事的大多是化妆品的代购业务。甚至还有媒体曾报道,快递公司利用行业的便利,伪造国外的物流信息,实际上商品并非海外进口,很大部分是中国制造。

另一方面,代购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零售价,从而引起了行业不公平竞争。这点不难理解,因为代购们到海外获得了第一现场的取货资源,直接带回来的商品不像跨境电商那般需要缴纳关税,因此消费者从代购那购得的商品比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消费的商品金额有时甚至会差不少。

代购市场未形成之前或许对经销商、零售商们来说还不构成威胁,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代购这种低价铺张的销售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正常竞争的秩序。

不论是商品质量上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保障,还是一边低价售卖一边“扰乱”着国内市场的正常秩序,都在说明着代购行业存在的颇多隐患。而隐患的背后,很可能是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则来约束。

迈进2019年,《电商法》也随之而来。《电商法》的出台,或将是代购行业野蛮生长后的一次大型“洗牌”。有了规矩之后不少代购成了惊弓之鸟,一边想着如何让海关查不到我,一边想着要不要另谋出路。但还是有不少勇气可嘉的“壮士”代购在命运的齿轮边徘徊着。

代购“求生欲”强,但消费者仍会买账

新电商法对代购的管理细则尚未落实,微信朋友圈就出现了不少有趣的画面,朋友圈里的代购们以另类的画风依旧活跃着,据中新经纬的文章描述,代购们大多变成了“灵魂画师”或者“段子手”,推销的商品图片变成了手绘图,并且采用多国语言,以谐音的方式介绍商品,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生欲”。

画风清新脱俗,不少消费者还是可以秒懂。还有这样的......

但是仔细分析“求生欲”极强的“灵魂画师”背后的秘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借着政策要“管理”代购的名义,引导消费者提前消费。那么问题来了,消费者为什么会买代购的账?以分析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来看,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代购们抓住了消费者倾向惠利的心理。一般大型的跨境电商会缴关税,商品质量一般能提供正品保证;而如果选择代购,就能减去上缴关税的那部分金额,而代购们的“辛苦费”一般按商品的10%收取,只不过代购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因为隔着互联网的墙人们看不清代购的商品究竟是真的来自国外还是来自“中国莆田”。但,多数人会揣着兜里的RMB冒险选后者。

其二,代购们抓住了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心理。不少代购们带起了“新电商法颁布后代购产品会涨价”的节奏,试图营造紧张的氛围来引导消费者消费。不过这样的做法早已不新鲜,就如同“最后七天清仓大甩卖”一样的道理,不过是营销手段的其中一种,最终目的还是销货。但话糙理不糙,偏偏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为之消费。

抓住这两点,不少消费者还是被代购们牵着走。而对于代购化身“灵魂画师”这一说法,招数不多,但是招招戳中要害。但是话又说回来,代购们的画功再怎么出神入化,还是躲不过规章制度的划圈。

据中心经纬报道,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代购们的合规意识,但本质上还是涉嫌违规的。”董毅智说,“这些‘小聪明’在监管日强和法治推进的过程中是正常反应,但随着法律规定的不断细化和法治环境的不断净化,这些现象会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代购化身“灵魂画师”的小聪明,是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合规意识,但并不长久。那么未来,代购市场又将走向何方?

法律高压线下,代购的“正形”之路

《电商法》正式实施后,个人代购必将受到一定影响,代购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首先,有了系统的规定也就预示着代购市场将愈来愈标准化。早前,就有不少观点对个人代购这一业务定义为变相“走私”,特别是专业的个人代购。但是随着新规的出现,代购们的“走私”也将走向正规渠道。

根据《电商法》第八十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实施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在此条规定中,明显是对代购们在朋友圈化身“灵魂画师”的做法作出警告,因为“灵魂画师”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引导消费者,如上面提到的制造紧张的氛围致使消费者为商品消费。所以说,在规则的引导下,代购们的宣传方式应该会有所收敛。

其次,未来代购行业可能会往平台化、企业化方向发展。新规出台后,代购们大部分都在观望,不过也有不少人已经放弃职业代购开始转行,因为开始征税后,意味着代购们从中获得的空间利润会被削减,因此代购的处境越来越难了。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根据《电商法》第十一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也就是说,之前免税代购的行为在政策正式颁布之后将永久终止,代购们也要依法纳税了。

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被征税后的代购售卖的商品价格若与跨境电商官网上的相差不多,况且比起相信个人代购,消费者们或许更相信平台代购,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向跨境电商平台倾斜。所以说,未来的代购行业往平台化、企业化发展会是大趋势。

总的来说,在《电商法》的正确引导下,代购行业将会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但基于利润空间被削薄,未来个人代购将会逐渐减少,代购行业也会愈来愈倾向于平台化和企业化。总之,代购市场将从“野蛮”生长期进入行业洗牌期,将朝着更加规范化与健康化的方向进行。而随着新电商法正式实施并逐渐发挥出效力,“灵魂画师”们的职业生涯也将逐渐走向终结。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