뉴질랜드
한국어(조선말)
공유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社会저자: 留学全知道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요약从7岁开始,他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在后厨不停地剥虾。

从7岁开始,他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在后厨不停地剥虾。每天放学后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刨土豆,住的房间里没有任何暖气,所以冬天必须穿上厚厚的衣服刨土豆,小手被冻得通红也不能放下手里的活计......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发现澳大利亚(ID:Go_Aussie)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最近,英国BBC故事频道播出了一部名为“外卖儿女”的短片,将镜头对准了从小在中餐馆、外卖店长大的年轻华裔们。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1950年的英国,大批的中国移民从香港蜂拥而至。到中餐馆打工,成为大部分移民在这个陌生国度求生存的唯一选择。

从早晨天还没亮就出门买菜,到晚上披星戴月地回到家中,不少移民为了生存,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埋头在中餐馆的那一方寸封闭的空间里,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周无休地默默背负着生活的艰辛……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而这些艰辛最直接的见证者,其实就是他们的孩子!

01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伤疤”

英国某一家普通的中餐馆里,Ying,Cafie,Jun Kit,Jhen,Kaz和Elaine围坐在一起,面前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菜。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6个人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却因为同样的身份被英国BBC的主持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是在中餐馆、外卖店长大的小孩。

Kaz,从6岁开始就帮家里扛起餐厅的活计:“一开始只是帮忙洗碗,但是我太矮了,只能在后厨搬了椅子站在上面洗碗。”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Jun Kit的记忆中,则是12岁时帮父母把刚刚炒好的面条装进打包盒,并且盖上盖子。而这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对于Jun来说,却是稚嫩的小手一次又一次被盒子里冒出来的水蒸汽烫到。

Ying的父母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从中国香港移民到英国,经过打拼开启了自家的餐饮事业,而从7岁开始,他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在后厨不停地剥虾。

Jhen和哥哥每天放学后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刨土豆,“我们住的房间没有任何暖气,所以冬天我们必须穿上厚厚的衣服刨土豆,小手被冻得通红也不能放下手里的活计。”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对于Cafie来说,她每天在送外卖的路上都会在大脑里幻想客人说错了地址,这样她就可以吃了手中热腾腾的食物,而不是在街头饿着肚子……

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6个人,再说起小时候的这些经历,多是欢笑释然。

可又有谁知道,幼年时候的他们,是如何排解那个年龄所本不该背负的生活重压。

而更让人心疼的是,他们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地都有着被烫伤的经历: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在油锅旁炸堆成高山一样的薯条,330度高温的油飞溅到手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为了不被烫伤,小小的年纪就要学会如何把鱼轻轻地放到油表面,而不是一整条地丢进锅里。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伤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情感上的……”,6个人有些无奈地说。

而他们口中提到的精神上的伤害,还包括因为在外卖店长时间工作,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找到玩伴。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每个周末,就在学校里的同龄伙伴都在家里开派对时,这些在中餐外卖店辛苦工作的孩子却丝毫抽不出时间赴约。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不愿意去,“因为我们全身上下都散发着鱼炸薯条的味道”!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朋友们问起我们为什么不去参加派对,我们就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我要工作,但是他们没人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工作!”

而对于像Kaz一样的女孩来说,最让她难以启齿的,还包括在自家外卖店上餐时,被顾客一次又一次“骚扰”,而那时候的她只不过是10多岁的花季少女。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而16岁的Cafie甚至遇到餐厅顾客向他求婚的事,被吓坏了而不敢告诉父母的她只能故作镇定地回答:“我还只有16岁而已,我不能结婚!”

02

“我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孩子”

和BBC纪录的英国“外卖儿女”一样,美国、新西兰的中餐馆也早已开遍了各个角落。

在每一个中餐馆里,都有一样的文化和相似的故事:“外卖儿女”的童年不是家里的电视机和玩具,而是父母每天都在忙碌的餐厅。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开餐馆累,但至少大部分华人移民都能为此贷款买房,给这些在中餐馆里成长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一位在美国开餐厅的女主人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孩子们。”

1993年从中国广州移民到新西兰的Ella(化名),如今在奥克兰开着一家小有名气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还曾多次获得新西兰的美食奖。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Ella坦言,虽然开餐馆很辛苦,可她很少会让孩子参与到厨房的各种重体力活中。

哪怕是早年在新西兰的小镇开了一家给当地工人提供便当的Lunch Bar,她也宁愿多花些钱请4个员工,而让孩子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

如今,Ella的大儿子已经从大学毕业,有意向投身IT行业,而小女儿在大学选修了双学位,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憧憬。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而Ella的同行中,也有被生活重压逼得不得已让孩子在餐厅长期帮忙的。

“我那个朋友家里有5个孩子,大女儿9岁时候就背着弟弟在厨房干活了,有一次她太累了抱着我哭,我的心都碎了……”Ella回忆说。

和Ella一样为了孩子移民新西兰的,还有奥克兰一家知名面馆的老板黄师傅(化名)。

本是在国内五星级大酒店当大厨的他,放下了国内的一切为了孩子移民新西兰。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以前工作轻松,待遇好,有双休,现在每天工作最少14个小时,但是为了孩子都值”,在黄师傅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他晒孩子的照片。

不久前女儿刚从AUT服装设计专业毕业,朋友圈里满是女儿的设计作品,黄师傅说虽然他看不懂女儿的设计,但是他为女儿感到骄傲。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朋友圈里满是对孩子的骄傲

黄师傅的面店如今在奥克兰已经开了三家,生意越来越好,他也会让家里两个孩子来帮忙,不过也仅仅局限于店面的一些送餐、点菜等服务性工作。

黄师傅不怕累到孩子,他说孩子从小在餐厅长大,是对于意志的磨练,也让他们知道赚钱的不易。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黄师傅说自己还是不希望孩子未来做餐饮行业了,毕竟太辛苦!

03

对于生活的磨难,他们心存感恩

就在英国BBC故事频道的“外卖儿女”播出后,关于这部纪实短片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更多人关注的是:这些移民后代,在长大后会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和许多移民后代都有身份焦虑一样,面对BBC的采访,“外卖儿女”也并不确认自己的身份是中国人。

他们说着纯正的英式英语,几乎所有的青春期都是在外卖店里度过,“我们不知道中国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因为我们根本接触不到中国城之外的中国人!”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除了对于自己身份的不认同,“外卖儿女”同样忍受着来自社会的各种歧视。很多时候父母很难从客人的语言中,分辨出哪些是善意的玩笑,哪些是刻意的侮辱,而这时候这些孩子们只能选择默默地承受。

许多人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这些父母为了孩子移民国外,干着做苦最累的活,无非是希望孩子能通过接受西方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可在中餐馆长大的孩子们,真的能在西方社会“翻身”吗?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在BBC的这部短片中,6个“外卖儿女”无一例外地都比同龄的孩子更早认清社会现实,也更成熟、懂事。

他们的经历似乎也应证了中国那句老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片中并没有对6个人如今的工作和生活做交代,但在短片的结尾,所有人身上都呈现出的是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这就像小时候是他们在保护我们,如今我们懂事了,换成我们来保护他们。呵护父母的内心,让他们不要受到恶意的伤害。”

04

“大胆告诉世人我来自哪里”

同样是在中餐馆长大的美国纽约华裔设计师Sandy Liang,却用另一种形式,将她对于自己是“外卖儿女”这一身份的态度展现了出来!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2014年,已是小有名气的Sandy Liang没有回避自己的身份和背景,而是大胆地将自己从小的成长环境放在所有人面前——她选择在父亲的中餐馆里拍摄自己品牌秋冬系列的广告。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这就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我能成为现在的我的理由!”Sandy Liang不惧来自社会的任何评判,大胆地告诉世人她来自哪里,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以及她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样的态度也越来越多出现在新一代华裔身上。

此前在国内很火的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中表现活跃的“嘻哈侠”欧阳靖(MC Jin)亦在多首表达身份认同感的歌里,唱过有关美式中餐的内容。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他在美国发行的首张专辑中,收录了一首名为《Learn Chinese(学中国话)》的作品。

欧阳靖演绎在这首作品里以一个中餐馆外卖送餐员,唱道:

“Let me tell you thisThe days of the pork fried rice and the chicken wings coming to your house by me is overYa'll gonna wanna be ChineseYa'll gonna learn Chinese“让我告诉你我去你家给你送猪肉炒饭和鸡翅外卖的日子已经过去你们都想当中国人你们都要学汉语”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节目播出后,许多人开始深挖欧阳靖的成长史,发现她的父母也是通过开中餐馆养活全家,而这位嘻哈达人身上呈现出来的,也是对于自己身份以及成长背景的不回避和自信。

在YouTube英国BBC“外卖儿女”短片的页面,让小编感动的是,许多在不同国家长大的“外卖儿女”也纷纷留言,没有一个人因为自己成长环境的特殊而表现出羞愧。

@LittleLoli Annie:“我14岁随家人来到英国,那时候几乎不会说英语,我也得在家里的外卖店帮忙。我遇到了视频里提到的所有歧视,在外卖店工作你自然被视为第三等公民。没有周末,没有社交生活,而学校成为我最后的港湾,教育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作为家里年级最大,并且唯一能说英文的孩子是很痛苦的,每次外卖店电话响起我都很害怕,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客人!现在我是一名科学课的老师,终于有很大勇气可以在30多名孩子面前说话!”
@rebecawcleung:“我们家以前也是外卖店,我们住在伦敦东部。这部短片勾起了我所有的回忆,我从12岁就开始在店里帮忙:接单、送餐、备菜、切菜、清洁……我曾经只能在接订餐电话的间隙做作业,我很高兴地说我从来没有为此迷失,考进了伦敦最好的医学校,现在我已经当了10多年医生……在外卖店的日子是充满挑战的,但却让我成长并且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是那段日子造就了现在的我!”

BBC记录6位“亚裔外卖儿女”,移民二代长大后如何应对“中餐厅”外面的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

如果成长的道路上布满荆棘

我们不如让自己变成勇士

勇敢地去面对它

让生活中的磨难成为成就我们未来人生的基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责编:Grac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