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术语沦为政治工具,新西兰究竟有没有“财政漏洞”?
后花园3月26日援引RNZ报道
最近几周的经济新闻给新西兰蒙上阴影:一面是经济二次衰退,一面是媒体中常见的财政漏洞。
RNZ的The Detail节目中,Newsroom政治记者Marc Daalder分析了这些术语背后的逻辑。
Daalder表示,“财政漏洞”一词实为虚构。
“你可以随意赋予它含义,因为它没有普世公认的定义,也没有经济学定义,经济学课程中没有教授这样的术语。”
“我认为财政漏洞的概念最早是由Steven Joyce(前任国家党政府财政部长)在2017年大选时提出的,当时他声称工党的计划存在财政漏洞。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
去年大选中,国家党和工党互相指责对方存在财政漏洞。
“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常见的术语,可以描述任何不太对劲的情况。”
“鉴于它似乎很有效,因此各方非常乐意将其作为攻击武器使用。”
而随着国家党上台、工党转为反对党,曾经为攻击工党而设计的武器,正将炮口对准国家党。
“国家党在竞选中力求打造善于治理经济的可靠人设。他们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都坚持认为,其税收计划能够可行,但左中右翼的经济学家都表示怀疑。”
随着国家党提议的海外买家税在联合政府谈判中被废弃,经济学家的观点得到印证。
“财政漏洞”一词的流行不仅限于新西兰,它还频繁见诸于澳洲、英国和美国的媒体报道。Daalder认为,人们喜欢使用它的原因,在于它非常适合出现于耸动的标题之中。
Daalder说,如果在街上拦住某人,问其是否记得 2017 年的财政漏洞,以及是否记得最后的真伪判定。得到的答案可能更多是对前者印象更深。虽然在有关财政漏洞的指控提出后不久,就被证明是错的,但前一个标题显然传播更广。
至于衰退,国际公认的定义是连续两个季度GDP萎缩。无论下跌幅度多少,都被称为是技术性衰退。
Daalder认为,某种程度上,新西兰的衰退是有意为之。
“为了降低通胀,央行非常乐于看到这一现象,当经济停滞,人们感觉手头越来越紧时,就不会去买不必要的东西。这会让价格回落到更合理的区间,随后经济就能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