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小米“离”万强

生活著者: 一点财经
小米“离”万强
概要按此理论,“万强”这样性格至刚的名字,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四六不靠”。

hougarden

近10年时间,雷军还在努力寻找着风向,顺着时代的选择调整自己,如今仍卡在增量瓶颈;倒是黎万强一直没有改变自己,一直活在互联网思维的幻想中。
变,终得一时喘息;不变,只能一声叹息。

hougarden

作者 / 刘亚杰

编辑 / 刘 煜

再美好的对酒当歌,终究是离别的前奏。

11月29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之际,同时发布新一轮人事调整:小米联合创始人之一黎万强正式离开了小米。曾经的MIUI规划师,小米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设计者,一度以“互联网思维”重塑国内手机行业的参与人之一,杯酒之后还是选择离开。
在黎万强本人的朋友圈中,一种官方的调子主导着离愁别怨,“我正式离开小米了,说一声道别,祝小米未来越来越好”;雷军的回复同样官方,一笑风云淡,“祝阿黎从此彻底放飞自我,快意人生。”双方之间留存着难以言述的默契与原谅,蓦然间割舍变得如此轻易。

hougarden

对公司元老,开疆拓土的旧臣,雷军没有挽留吗?一定不是。从金山时代建立起来的感情,至少值得说上一句“再考虑考虑”。不过在现实面前,感情往往是最先放弃的选项。黎万强代表小米的过去,一切辉煌的缔造之一。只是小米毕竟不是能停下的列车,前进的速度甚至超过其他企业,念旧只会拖住后腿,因此黎万强无法,更不能成为这条反面的羁绊。
在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黎万强选择过“闭关修炼”,不过最终还是返岗;如今这次离开,也许只剩下江湖路远。

01
“四六不靠”
过去,让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企业是“微软”,名字小而弱;后来,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了世界的运行规则,背后依靠的是一颗缺角的“苹果”——凡事铸就大业的名人,企业的名字总是避重就轻,这样看来,“小米”也是一样。

按此理论,“万强”这样性格至刚的名字,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四六不靠”。其实“四六不靠”的何止“万强”一个名字?

在小米创始人团队中,弥漫着浓重的“理工风情”:加入小米之前,雷军最被人熟知的除了勤奋,还有其深厚的技术背景;林斌在微软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的经历,让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有了一席之地;至于周光平,在摩托罗拉开发手机的背景,让他在产品端掌握着极高的话语权……
让黎万强与“理工直男”们维持关系的,或许只有“雷军旧时部下”的情感链条,其实不然。在金山,杀毒、词典、办公软件等项目的开发经验,让他更理解人机交互的精髓所在。在用户打开电脑时,他需要让用户习惯启动金山的软件,不是因为外在系统所迫,而是出于底层情感激发。或许在雷军之外,最懂用户的就是他。

hougarden

彼时,黎万强的一头长发,代表着感性的冲动,总是与其他创始团队的理性冷静格格不入。不过雷军的执念,始终相信技术是用户的包袱,“理工直男”创造不出打动用户的产品,更好的交互体验才是点化二者矛盾的解药。“雷军(对金山UI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他非常关注用户体验。”黎万强表示。
因此,在一众创始人的运作下,小米成为代表性价比的手机品牌;不过雷军和黎万强的坚持,让小米在2010年先发布MIUI,一年后再发布小米1——宣告智能手机可以先有操作,再铸硬件,让硬件发布之前,通过软件笼络50万人。那一刻,剪去长发的黎万强走上人生巅峰,“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雷军口中第一个飞起来的应该是他。
黎万强惊诧于第一次人生境遇的飞升,不过他更惊诧于第二次飞升会衔接得如此顺畅。
当所有厂商都在想办法把手机出给运营商渠道时,雷军总想走出一条新路,如何怎样既省钱,又高效地把手机卖出去。在雷军的坚持下,黎万强接手小米手机营销工作。全部创始成员习惯藏身于幕后,没人面对过市场,结识过用户,又是一份“四六不靠”的工作,压在黎万强肩头。
不过很快,他找到再次起飞的平台。乘着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的热度,黎万强总结出“口碑铁三角”、“参与感三三法则”、“不做广告,做自媒体”等推广理念,在网络端发力,迅速将50万关注者转化成第一代产品的重度用户。
那几年,小米火得一塌糊涂。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小米手机销量达到1870万部,增幅为160%。总结成功经验时,雷军提出了“三驾马车”的概念: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就在这“三辆马车”上,两辆驾驶员都是黎万强。
“为发烧而生”,只是小米硬件;至于“互联网思维”,那是小米,不分软硬。

02
水土不服的“家乡”
2014年8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手机圈儿整体陷入对黎万强“互联网思维”的深度崇拜,荣耀、大可乐、IUNI……有名的、无名的,穷尽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所有企业都想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互联网基因,不过黎万强却想方设法开始逃避。
对外,黎万强表示,自己决定“闭关”,收敛创业这些年的锋芒与孤独,过过“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生活,还举行了一场主题为《花与树的星空》个人摄影展览活动。“这是中年危机,是四十不惑的前夜。”黎万强表示。

hougarden

黎万强终不是雷军,不能“以毒攻毒”用忙碌排解压力,离开是个选择,只是问题不仅于此,面对中年危机的不止他一个人。
2014年,小米全年出货量达到6080万部,市场份额14.97%,位列国内手机市场的首位。小米已经不用再为生计愁眉苦脸,再谈竞争对手,也只有三星(出货量5840万部,份额14.38%)以及联想(出货量4730万部,份额11.65%)这样的大型企业能够与之抗衡。如此庞大的躯体,是否还需要继续用UI、软件、互联网思维自我武装?用户在原来的平台抢F码?
事实上,用户不仅厌倦了限量抢购的游戏,还失去了在网上采买新手机的耐心。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走向线下商店——连锁渠道商、运营商网点、品牌展示专区……太多的交易在线下发生,让线上的生意越来越冷淡。
“大盘上线上出货量占比不会超过整体出货量的20%。”当时还是金立集团总裁的卢伟冰,代表不愿爬到线上的传统企业,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在他身后,是数千家门店的支撑,每年贡献2000万部的出货量;同期的OPPO与vivo比不上小米,可是增幅却始终维持在100%以上。
2016年1月,暌违多时的黎万强宣布“出关”。人们本对“互联网思维”寄予厚望,不过在内部调整之后,他的工作重心开始向小米影业倾斜。按照黎万强的设定,互联网思维通过社交渠道让小米手机路人皆知,如今不过是通过内容渠道替换曾经的推广模式。按照如上逻辑,小米影业“不生产电影,只是宣传资料的搬运工”。
2017年1月18日,黎万强宣布小米影业不涉及内容制作,而是专注于投资植入,宣发组的工作由小米市场体系负责。这意味着小米影业成了小米继社交平台之后,一个全新的宣传画笔,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纪实作品等,在黎万强眼中不过是一张张白纸,印好小米手机的LOGO,张贴发布到各个角落就可以。
这样看来,黎万强依然在执行着互联网思维,希望在新阶段用旧式套路兑现,可是结果令人失望不已。根据不久后发布的数据,2016年小米出货量仅为4150万部,同比下滑36%;小米影业投资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仅为8.14亿元,位列全年票房榜10名开外。
互联网本是小米的家乡,黎万强熟悉这里的每一个细节。即使手中的武器从手机变成了影视,变现的渠道从小米网变成全国院线,也不会改变成功的方法论。黎万强向前的每一步,都遵循着互联网思维的教条与方法论,可是结果还是出现了问题,只能证明在眼下这个时代,用户都已经开始改变,互联网思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既然互联网思维不那么重要了,黎万强还很重要吗?这是一个想想都可怕的问题。

03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2017年9月下旬,眼看着小米出货量逐渐好转,坐在办公室的雷军心情并不好。
这段时间,网络上遍布赛诺咨询发布的数据:1-8月,国内互联网品牌厂商出货量前三位为荣耀(3513万部)、小米(3264万部)与魅族(1358万部)。荣耀总裁赵明在各种场合喜形于色,点出小米已经失速。后来者的持续攻击,已经见到了理想的结果。
雷军见不得这样的挑衅,这曾经是他让传统厂商咬牙切齿的手段,各类“友商”只能被数据映衬得黯然失色,如今这一切反而在自己身上发生。
不过他更不愿意接受的是,小米这个“互联网品牌”的称呼,太OUT了。

hougarden

在那个蛮荒中生长的年月,互联网思维代表的“长尾理论”捕捉到隐藏在暗处的用户,进而借助性价比收纳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这帮助小米完成从0到1000万的突破。然而眼下,小米需要完成从1000万到1亿的突破,只是通过互联网思维,叠加“网络”和“年轻用户”关键词,那点狭窄的空间已经撑不起足够的成长。
更为无奈的是,小米影业的发展同样难有起色。整个2017年,小米影业投资了《机器之血》、《拆弹专家》、《空天猎》等各类题材作品,不过在影响力上都有所欠缺,未有一部电影冲进了全年票房前十的行列。黎万强大笔一挥鲜有成绩,囊中还有多少墨水可供挥霍?他也只能空怀着互联网思维,却无法再现曾经的辉煌。
于是2017年11月,小米开展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黎万强有了全新的岗位,成为公司首席品牌官与顺为投资合伙人。按照小米体系架构,这两个位置的话语权均有限,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工作。毕竟对小米而言,谈品牌?雷军就是品牌;谈顺为?雷军就是顺为,哪里轮得到黎万强去掌舵?在当时,黎万强已经告别权力中心,不断被边缘化。
调整之后,黎万强的旧时部下,跟随自己已久的梁峰开始负责小米市场部的日常工作,代替他向雷军汇报。黎万强也需要向雷军汇报,不过重要性已经不再重要。关于他的故事,渐渐成为舆论回顾小米历史进程时,需要重点着墨的标志,但仅此而已。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思维还在,黎万强没走,不过他们的离开已是注定。
从此,小米对外的消息中,黎万强再没有出现过,时间如此健忘,直到他走的时候,才依稀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是呀,黎万强的模样,就应该是小米年轻的模样。可是小米已经成年,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黎万强不再适合代言小米。


04
结语
和周光平、黄江吉离开小米是一样,黎万强的出走同样带有一些难以忽略的悲情。
在介绍小米创始人团队时,黎万强的名字会排在林斌之后,位列第三位;带领小米团队创造的销售数据,短期内很难被人超越。黎万强父亲煮好的那锅小米粥,更是成为联系每一位创始人之间情感的纽带,让小米总有那样一丝温馨。
可是在市场中,情感不能换销量。在“互联网思维”顺应时代需要,创造出一连串销量奇迹的时候,就应该预见到总会有这么一天,互联网停止思维了,用户总量上不去了,小米要换道了,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近10年时间,雷军还在努力寻找着风向,顺着时代的选择调整自己,如今仍卡在增量瓶颈;倒是黎万强一直没有改变自己,一直活在互联网思维的幻想中。变,终得一时喘息;不变,只能一声叹息。
舆论用视频、图像、文字记录下黎万强书写过的精彩;或许现在到了黎万强拿起相机,亦或小米手机,继续记录行业变迁的时候,这有可能是他最好的结局。

(责编:Stella)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