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最牛综艺:畅销40年、豆瓣9.6,记录普通人的故事,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文章授权转载自:
ID:elitestalk在一个创意创新不断被提及的时代,一档来自日本的古董级综艺《超级变变变》,可谓是不少中国孩子的创意启蒙节目。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不知有多少孩子每天匆忙冲回家,就是为了守着它的播出,当然有的人是为了欣赏参赛者的奇思妙想,有的人则是想看看兔女郎来大饱眼福。 这个从1979年就开播的节目,至今已拥有40年历史,却依旧长盛不衰,在豆瓣获得9.6的高分。 放大脑洞、爆炸想象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哪怕是身体的每根毛发,完成一个创意又幽默的表演。 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讨论无聊的题目,甚至把很傻的问题刨根问底地去探究,这种对“有趣”保持敬意的心态,不仅源源不断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更成为了这档节目的立足之本。 在这里,人们可以忘掉开工一天的烦恼,毫无负担地笑一笑。可以说《超级变变变》创造了一个更加扁平、放松的日本,没有经济危机的焦虑,没有少子化的困扰,没有无缘社会的冷漠。 用脑洞对抗平庸 是属于小人物们的故事虽然令人惊喜的嘉宾不断,但对于爆火40年的《超级变变变》来说,从来不是靠着流量明星的提携,它也从没有包装出一个艺人,更没有捧红过一个明星。 主角都是来自日本各个地方的普通人,一个个脑洞大开的素人才是节目最大的亮点。 在完全素人的全年龄段参赛选手中,有一个人独自参加的,有全家总动员,有老师带着学生出演,也有公司老总号召全体员工出动。没有比惨故事大赛,也没有撕X纠纷,实实在在参加节目赢奖金、撒欢乐,就是节目的常态。 有妈妈因为把三个孩子绑在身上,变成一颗毛豆,获得了满分;有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蠕动、就为了演绎一只章鱼的腿;有员工跟老板一起疯狂洗头,来假装是啤酒的泡沫;还有整个班级一起出动,下腰打滚假装自己是热锅里的饺子…… 大多数时候,让人印象深刻地往往是那些只有几秒钟的节目,“唰”地就结束了,然后是耐人寻味的留白,之后是全场如雷的掌声。 直到现在, 君君的脑子里还可以马上跳出那个分数蹿升的声音,以及过关之后台上的巨大欢呼。 然而,在如今一个人人争当话题先锋的时代,一个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是如何撑起这档几十年长盛不衰的节目的呢? 对此,主持人萩本钦一回忆起了一个细节,在《超级变变变》里,你会有意无意地瞥见选手们真实而鲜明的性格。 每当节目因为录制结束得太晚,没办法回家的选手们便会在东京留宿,这一晚就成了《超级变变变》节目组的全员大派对,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到很晚,也因此才能听到很多辛苦的故事和可贵的话语。 一位选手说自己带了一个很长的竹子制的道具要坐飞机,这样的东西理所当然地被航空公司拒绝。但是当乘务员听说这是录制《超级变变变》要用的,一开始拒绝他的乘务员很爽快地让他把道具带上了飞机。 还有期节目的第一名作品《独角仙对战锹甲虫》,获奖的孩子在采访时说想在斯皮尔伯格导演手下工作,但因为没钱,去不了美国,所以来参加节目。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小孩子天真随口说的一句话,没想到后来他真的拿着100万奖金买了机票去了美国,甚至每天都去拜托斯皮尔伯格让他在那里工作。 直到最后,这个小男孩竟然实现了梦想,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承担了很多道具和背景制作的工作。 在众多选手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便是三井胜彦。 从16岁第一次参加节目,到如今46岁仍然活跃在《超级变变变》的舞台,老朋友一般的三井胜彦已经参加了50次的《超级变变变》,是出场次数、优胜次数最多的参赛者。 聊到他的第一次出场,主持人萩本钦一像多年的老朋友般,不仅印象深刻,还槽点满满: “当年他可是个内向十足的小孩,人一多就说不出话来,我采访他的时候也只会‘我我我……’这样声音不停地发抖。” 但随着三井胜彦在节目上被认可,不断收获自信心的他更加频繁地往《超级变变变》跑,每每有了一个新点子,人们又能在节目上看到三井胜彦的身影。 因为经常参加比赛,三井胜彦结识了另一位来参赛的女孩,经常一起来录制节目的两人后来成为了夫妻。而三井胜彦所在的公司,也是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他的才华。 可以说三井胜彦的人生完全被《超级变变变》改变了。 还有《超级变变变》史上最神秘的参赛者梶原比出树,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至今胜出过6次,被称为“《超级变变变》的皇者”。 梶原与6个同事一起出演的《乒乓球》已经是《超级变变变》神一般的代表作,但除了在节目上的那三分钟以外,他的一切,都是一个谜。 这档被定位为“家庭节目”的综艺中,络绎不绝的参赛者们,更像是把这个舞台当作是小群体间自娱自乐的“社团活动”。 平民从岛国四面八方赶来,带着他们各自难以琢磨的地域性笑点,展现那些自制的简陋道具,大多数时候还需要喘着粗气自己伴唱背景音乐,因此不乏卖力演出却一脸痛苦状、群魔乱舞的穿帮者。 注意看红球的轨迹和表情,生无可恋.jpg绝对是由他发明的。 报名最多的是1992年元旦播出的第35期,竟然有1万5千多组人参加海选,但直到现如今每期平均也都会有3000组左右的队伍参加海选,最后能上台的却只有35组左右。 他们中有寻找业余乐趣的公司同事,也有闲得无聊的主妇联盟;年纪最小的仅五六岁,年纪最大的有七八十岁,祖孙三代齐齐登场,名副其实的全家总动员。 更高频率出现的组合是老师带领一班同学集体上阵,表演完大家一起感叹“努力了三个月,终于成功了,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一群人,可能是亲人、同事或者朋友,可以凑在一起,抛开所谓的“面子”,开开心心地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节目,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 为了同样的目标,一起头脑风暴创作剧本,用最简单粗暴的道具,加上肢体语言,演绎脑洞剧本,相互协作完成最极致的表演。 就算没有拿到名次也没有关系,就像评委们所说的那样:“除了蠢到家的作品,我们还想看到大家灿烂的笑脸啊!” 不管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于一起奋斗的这群人而言,都意义非凡呐。 版权归精英说所有。 (责编: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