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只花 50MB 流量就能过一天,这是大公司们的新目标
![让你只花 50MB 流量就能过一天,这是大公司们的新目标](https://s.hougarden.com/image/ba/ea/baea9fdfea8de4529ce607e6b277ee8f.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resize,w_1920/format,webp)
不久前联通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透露联通 5G 套餐最低 190 元,不少网友大呼「用不起」,事实上这已经目前是全球最便宜的 5G 费用,不到美国的 40%。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3f/04/3f04cbc929acc7635891650649e5ec16.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这就是全球各国网络成本差异的一个缩影,在 5G 到来之前就是如此。在津巴布韦的移动数据平均 1GB 就要 75.2 美元(约合 537 RMB),而最便宜的印度只要 0.26 美元(约合 1.86 RMB)。
尽管无限流量套餐的推出,让很多人已经不用再省着用流量。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 50 MB 的流量费用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一个月的的收入,于是英国一位科技博主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 50 MB 度过一天。
如何用 50 MB 度过一天?
这位科技博主 Chris Ashton 是政府数字服务的开发人员,由于只能用 50 MB 上网,Chris Ashton 将网络设置为 3G,并将 CPU 降速 6 倍。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ba/ea/baea9fdfea8de4529ce607e6b277ee8f.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此外 Chris Ashton 使用一款 ModHeader 的插件进行了 Save-Data 设置,可以为网络和性能受限的用户优化体验,同时通过 TripMode 进行流量监控和限制。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42/39/4239eca50a75c6ca966ddd0879045a62.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根据 HTTP Archive 的数据,移动网页平均大小为 1.7 MB,这意味 Chris Ashton 使用 50 MB 的流量大约可以打开 29 个网页。
Chris Ashton 第一个打开的是 google.com,耗费了 402 KB,随后他打算安装 一个开发者工具 Chrome Devtools,但因为不小心点击进入「网络分析参考」,一下就花了 5 MB 流量。
Chris Ashton 认为 Google 应该采取 WebP 作为图像格式,这能在相同画质的情况下,比 PNG 图片尺寸减少 26%,与 JPEG 相比则减少 25-34%。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4b/f7/4bf7c74bceef39571aceabe53f87364a.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接着 Chris Ashton 浏览了十分「奢侈」的亚马逊网页,打开首页就要 6 MB,因为这里包含了多个几百 KB 的图片,而且网络活动选项卡显示有很多加载的图片实际上是在网页上看不到的,无形中加大了流量负担。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cc/ae/ccae31aef46c99384b35a6a1f66c3c39.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在浏览了一分钟后,流量的消耗涨到了 8.6 MB,在浏览完 Google 和亚马逊后,Chris Ashton 已经花了 15.5 MB 流量。
随后 Chris Ashton 又接连登陆了图片社区 Pinterest 和电子游戏网站 Gamespot。结果显示 Pinterest 在数据优化体验最佳,更适合流量不多的用户,而 Gamespot 主页的视频自动播放几乎耗光了剩下的所有流量。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b6/c0/b6c01481f2228c7064ad13b750518d43.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在测试后 Chris Ashton 发现,目前的网页开发更倾向于通过缓存等设置优化重复访问的体验,但缺乏对一次性访问的优化,「用完即走」的体验有待提高。
Chris Ashton 也很清楚知道这样的实验无法根本改变全球网络成本不平等的想象,但他也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来减轻这种不平等的影响,改善更多人的上网体验。
为了更多人用上自家产品,科技公司正在主动给自己的应用瘦身
这几年智能手机储存空间越来越大,从最开始有人提出「128 GB 真的有必要吗?」,到现在很多人表示「128 GB 已经不够用了」,这背后除了人们拍摄高清视频和照片更容易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手机应用越来越大了。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c0/c6/c0c61d2e893f934956f06d9ece1b1214.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应用分析平台 Sensor Tower 2017 年的数据显示,最热门的十大 iOS 应用所需的储存空间,从 2013 年的 164MB 增长到 1.8GB,4 年内飙升了近 1000%,其中 Snapchat 的大小更是扩大了 51 倍,从 2013 年的 4MB 扩大至 203 MB。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dc/a9/dca909460ccb70b0d177dd16a3f4c3ab.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应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是人们下载新应用的意愿越来越低。根据一项统计数据,过去 5 年 App Store 商店中排名前 30 应用的每周下载量都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的红利开始见顶后,很多科技公司将目光放在了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新兴市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下沉市场。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56/fc/56fc3bbc11625e23600620e4be8030cc.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荷赛奖获奖作品《信号》.
但摆在科技公司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上文说,这些国家网速较慢、移动数据流量有限,很难让这些用户花 100 多 MB 下载一个 app。
于是一个个 Lite 版(精简版)应用登场了。
早在 2017 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Google 就发布了轻量级的 Android 系统 Android Go,针对 1GB 甚至更小内存的手机设计,让这些低端机型在系统更新的同时流畅运行。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7e/55/7e554366989ef0a280d4395559c255d4.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与 Android Go 配套的,还有一系列轻量版 Google 应用。
前几天 Google 搜索精简版应用 Google Go 在印尼和印度推出一年半后,正式推广到了全球,应用的大小仅有 7MB,使用于多种入门机型。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d6/3b/d63be9293a1da385a2766ad1e8318af4.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为了适应这些新兴市场, Google Go 不用很高速的网速也能流畅运行,而在离线时应用可以记下你的搜索结果,等有网时再自动帮你搜索。
而 Google 相册的精简版 Gallery Go 45 MB 的大小不到完整版的 30%,只保留了「照片」和「文件夹」两个选项卡,但还是能体验到「自动」修图和「离线整理」等 Google 相册的大部分特性,对于日常修图整理来说基本足够了。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72/e6/72e6ea39d21836544022dbee1a596694.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除了搜索和相册,主流的 Google 应用,包括 Gmail、Google Maps 和 Google Google Assistant 等应用都有了自己的精简版。
其中 Google Maps Go 的安装包大小仅 176kB,这是因为它甚至不能算作一个 app,而是一种通过浏览器运行,叫做 PWA 的网页应用。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c4/08/c408a1aa5a7a8e931d3c39542fa9ff84.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如今 Google 系里最受欢迎的 Lite 版应用,可能就是 YouTube Go 了,跟原版应用相比,YouTube Go 允许用户下载视频离线观看,并通过蓝牙共享,同时提示用户下载所需的流量。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1f/7f/1f7f75522dc03784a35c4b9ccc17bab8.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不仅是 Google ,目前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新兴市场推出了自己的极简版应用。根据 Sensor Tower 的数据,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 Facebook Lite。
Facebook Lite 在印度,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下载量已经超过 6.5 亿次。Facebook Lite 允许用户在不退出应用的情况下使用 Messenger 功能,同时为了节省流量还取消了让视频在移动数据下自动播放的选项,只有在连接 WiFi 后才能自动播放。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8e/c0/8ec07bf081eb0ab67cd29084a69cdd4d.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c8/7e/c87eae85ef0434e7113085b911b54f52.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上个月 Spotify Lite 也在全球 36 个市场正式推出,约会软件 Tinder 也计划推出 Lite 版应用来拓展亚太地区的市场。
而在国内,像微博、腾讯视频、今日头条和 网易云音乐都推出过类似的「极速版」,不过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开拓海外的新兴市场。
为什么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精简版应用?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be/11/be1116e1eab08ceb35f780f7a0f9d4c3.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图片来自:datacenterhawk
尽管 5G 已经到来,但暂时还无法挽救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瓶颈,很多科技公司急需从更多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并不普及的海外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有着近 65 亿用户。可当中不少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发展非常缓慢,为了提前抢占这些市场,这些科技公司只能主动去适应这种环境,以功能不齐全的 Lite 版应用率先打入这些市场。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fe/6d/fe6dbd9a4577b61e7a844f490b084d80.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市场调研机构 Frost&Sullivan 的分析师 Naveen Mishra 指出, Lite 版的的核心是「少即是多」,在这些市场,一个「大而全」的应用很难成功,相反一个轻量级则有可能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根据 Sensor Tower 的数据,主要发展中地区的 Lite 版应用程序的下载次数正在不断增长。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9e/b2/9eb2193a01d738449290860ae504cb9b.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也就是说,如果想让这些新兴市场的用户用小程序取代原生 app,前提是安装上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 app,但这就本末倒置了,原本就是因为大型 app 难以在这些市场推广才会诞生 Lite 版应用。
不过 Lite 版应用很可能也是新兴市场的阶段性产物,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终有一天那里的用户也会像我们一样使用 app,而那时候 Lite 版已经为这些科技公司积累了不少用户,甚至形成一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