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赵薇、范冰冰都敲过钟了,为什么音乐公司上市就这么难

生活著者: 王莹
赵薇、范冰冰都敲过钟了,为什么音乐公司上市就这么难
概要不少拍电影电视的明星都成了上市公司股东,写歌唱歌的音乐人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实现过一次敲钟梦。

不少拍电影电视的明星都成了上市公司股东,写歌唱歌的音乐人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实现过一次敲钟梦。

眼前有个最接近上市的机会,据晚点Latepost报道,太合音乐终于要在A股上市了,启动IPO已有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歌手郑钧、薛之谦都有可能随着这家公司的上市实现一轮身家上涨。根据天眼查的信息,大股东百度持有太合38.81%的股份,薛之谦通过天津初学者公司持有太合音乐0.98%的股份,郑钧也通过另一家公司间接持有太合股份。

但这也有可能又是虚晃一枪,有业内人士对表示,关于太合音乐上市的消息其实已经传了一年多了,至今未有下文。

许嵩、BY2、薛之谦只是太合现在的签约艺人,其旗下的几大厂牌曾经还成功包装了不少知名的音乐人。

2015年6月,太合麦田与海蝶音乐、大石版权正式携手组建了太合音乐集团,为华语音乐市场份额最大的音乐集团。太合麦田曾成功制作过朴树、李宇春等知名艺人的专辑;成立于1986年的海蝶音乐曾挖掘出林俊杰、阿杜等流行歌手。大石音乐版权则是独立音乐公司,为专业词曲作者提供版权服务,拥有和代理的中外音乐作品50余万首,其市场占有率超过全世界歌曲数量总和的十分之一。

高晓松、宋柯、张亚东,这些仿佛就已经代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名字,也都或多或少在太合音乐的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太合音乐集团目前拥有具有商业价值的音乐版权歌曲接近70万,在线音乐版权近千万。一个值得对比的数字是,太合拥有的版权歌曲与BMG拥有的数量相当,2004年之前,后者是全球五大唱片之一,其余四家分别是华纳、环球、索尼、百代。

但即便已经是国内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太合这么多年的商业化进展也一直不尽如人意。而其他小的唱片公司发展得就更不顺利了,“卖身”成了常见现象。

但影视行业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国内影视行业的前几名选手早都已经敲钟了。成立于1994年的华谊兄弟、成立于1997年的欢瑞世纪、成立于1998年的光线传媒都已经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后面成立的唐德影视也成功上市。范冰冰、赵薇成了明星股东,身价数亿。

反观音乐行业,音乐这件事情,在中国就是不挣钱的,这似乎已经是个行业共识。其实不止是国内,国外“五大”唱片公司也遭受冲击。2003年,因全球唱片销售额下降等原因,索尼与BMG合并,全球五大唱片公司变为“四大”。2011年,因运营不善,百代又将其旗下业务分别出售给了环球和索尼,全球唱片公司又由此变成了“三大”。而如今,又有环球音乐要出售50%股权的消息不断流出。

太合的坎坷上市路更像是个缩影,折射出的是整个音乐产业在互联网冲击下商业模式的艰难探索。

太合的命门

根据太合音乐集团的介绍,目前太合的业务有艺人经纪、企划宣发、版权运营、粉丝社群等服务。过去,太合的主要业务还是音乐版权发行,这些年虽然核心业务的地位没有改变,但太合对外的口径却有些变化。公司对外的宣传以及高管的讲话中,“全产业链”成为了高频词汇。

以前,唱片公司的业务是制作和发行,载体是唱片,仍是以线下渠道为主。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来临,渠道转为线上了。以腾讯音乐、云音乐为代表的互联网音乐平台地位开始巩固,唱片公司也在寻求新的改变。

毫无疑问,掌握在唱片公司手中的发行权力在减弱。发行体系变得简单、门槛在降低,音乐人的自主权在提升,这对唱片公司也是一个挑战。做艺人经纪的申彬对表示,太合对艺人的掌控能力不够。过去唱片公司掌握了发行这个关键环节,一个艺人没法跳过唱片公司直接推广自己的作品,而现在的情况在改变。这既是太合的现状,也是所有唱片公司的命运。

今年3月7日,艺人邓紫棋宣布和其经纪公司“蜂鸟音乐”解约,并发长文控诉长经纪公司长期以来对自己的不公和压迫。这在几年前是少见的,以往二者的关系更像是鱼和水,现在竟然会公然翻脸甚至对薄公堂。

艺人的唱片约与经纪约分家的情况也早有出现,目前的唱片公司更多是服务角色。以往,唱片公司与艺人的关系绑定紧密。发掘艺人、培养艺人、包装艺人、销售歌曲等全都由唱片公司负责。

但现在,这些链条基本被在线音乐平台瓜分了。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不仅在推出各式各样的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培养自己的音乐人,同时还能提供配套服务,这些更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音乐平台能给音乐人提供更多的曝光。

传统唱片公司做的是B端的生意,他们缺乏这样具有大流量的渠道来推艺人。《明日之子》中走出的毛不易、《快乐男声》中走出的华晨宇,都是在选秀节目中得到曝光而被大众熟知,而不是被传统唱片公司推到台前。

行业的难题

太合不是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为了掌握自己的流量入口,2015年,太合音乐集团收购了百度音乐,并在去年对后者进行了品牌升级,将其更名为“千千音乐”。当时百度对于此次收购给出的官方口径“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和传统音乐公司之间前所未有的强强联手”,话语中与正在崛起的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抗的用意十分明显。

太合音乐集团掌握大量版权,而百度音乐掌握了流量分发的入口,理论上说,二者的合并能够完善上下游、实现互补。

但百度音乐在此后多年的发展中证明了,它似乎难扛起重任。在中国移动音乐市场排行榜中,百度音乐已经远远落后,并不在第一梯队。

hougarden

在商业模式上,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等平台都在推出会员制。腾讯音乐的付费用户规模就从2016年的1350万提升到了2018年的2700万,同比增长39.2%。这是以腾讯音乐为代表的互联网音乐平台的重要优势,他们离用户更近。

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告诉,版权模式原来只有B端在买,现在可以转嫁到C端去了——用户付费。

反观B端,目前唱片公司与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利益绑定仍旧是一次性买断三至五年的音乐版权为主。也有唱片公司采用分成模式,某唱片公司渠道人赵明对表示,他们现在是和腾讯音乐合作,一般会采用保底+分成的分配模式。这是他们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方式,也可以说唯一的营收方式,其他业务虽有涉及,但也只是皮毛。

太合拥有的版权不少,但在音乐行业,只有1%的核心版权能够让参与者形成竞争壁垒。在这方面,腾讯音乐的优势地位显著。后者拿下了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独家分销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音乐平台竞争的加剧,以腾讯音乐、云音乐为代表的互联网音乐平台也面临着音乐版权费用居高不下的难题。在此之下,云音乐、腾讯音乐等平台早就开始了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也于近期开始投资了音乐版权发行的业务。他们想去中间化,转嫁商业压力,从源头控制成本。

目前在音乐产业中,能够赚钱的除了版权,还有演出。互联网音乐平台也逐渐在向线下演出渗透。在演出方面,网易云音乐于去年10月成立了电音品牌放刺FEVER,涉足电音派对和剧场业务。

但太合音乐仍然是线下演出的领头羊。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刘鑫曾公开表示,其旗下的秀动网几乎占据LIVE HOUSE市场90%以上的份额。

但是,线下布局没那么容易。太合音乐于去年开始举办麦田音乐节,虽然用户对麦田二字耳熟能详,也有不少乐迷为此买单,但音乐节难以盈利的状况却是事实。根据小鹿角智库的报告显示,虽然广告公司等资本不断涌入音乐节进行赞助,但大部分的音乐节仍在亏损状态。

赵明对表示,音乐节的管控越来越严,致使申请难度加大,大型音乐节或许还挣钱,小音乐节没什么人去就是赔钱,“麦田音乐节现阶段就是砸钱赚名声,不挣钱,能维持盈亏平衡就不错了。”比如,今年的麦田音乐节就请来了周杰伦、蔡依林等明星,成本不低。

音乐产业发展的下半场中,比拼的已经不仅仅是音乐版权了,还有资本、流量的加持。

不过,即便传统版权业务的竞争力受到挤压,但在现阶段来看,版权仍是各个平台竞争的核心,拥有海量音乐版权的太合音乐集团仍然具有不小的优势。哪怕离流量更近的互联网音乐平台也在开始做B端的版权生意,接入广告营销平台、预装手机终端、为短视频、游戏等公司提供音乐等等。在这方面,二者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晨、赵明为化名。)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