ニュージーランド
日本語(にほんご)
共有

中国留学生不敢回国,美代被迫转行,华人讲述在美心酸生存

转载著者: 华人生活网
中国留学生不敢回国,美代被迫转行,华人讲述在美心酸生存
概要今年,美国《纽约时报》披露数十名中国社科领域学者、专家访美签证被吊销。

今年,美国《纽约时报》披露数十名中国社科领域学者、专家访美签证被吊销。让外界震惊,人们难以想象美国防范心理之重竟到了如此地步。

由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犹如不断加剧的风暴,逐渐蔓延到科技、教育等领域。

近日,数十名在美华人,他们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想。

中国留学生:“我们今年都不敢回家了”

“其实我们主要是被签证所制约,本来的五年签现在变成一年一签。”王博是美国莱斯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最近一段时间,他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拿到五年的F1学生签证,他们面对的是更严格、长期的美国签证审查。

王博说的“朋友”多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求学的中国学生。

据统计,在美国大学就读STEM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学生占多数。

hougarden

前不久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不仅处于敏感岗位的华裔科技人员,一些在中国有学术兼职的科学家,乃至更广泛的STEM专业留学生,都一定程度上受到美中关系趋紧的波及。“我们今年都不敢回家了”,王博说,“去年面签时,我的护照被(美国驻华)大使馆扣下一个月,感觉今年更难……”

据王博讲,他的一位学姐今年2月回国过春节,之后返回美国时护照被美国大使馆扣留审核几个月。

这事更让他和周围的朋友惴惴不安,他们担心没有护照在手会影响留学时间和毕业进度。

今年3月,美国多所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发布公开信,呼吁在美中国学生联署他们写给美国国务院的请愿书,希望放宽签证限制。

信中提及,一名中国学生回国续签,结果18个月后还没拿到签证,最终不得不辍学。

年春季开始,中国留学生的被拒签率变得非常高,“春季申请的学生15个被拒签8个,这8个学生二次签证申请同样被拒”。他列举最近招生工作中的案例说,“之前最多拒一两个,不会直接砍掉一半的学生”。这位郑姓招生官表示,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入学申请和信息审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国签证政策的影响。“敏感专业的博士生来到美国后,回国时需要接受美国海关审查。

华人教授回国,也会被全面检查,所有行李特别是电子设备需要在美国海关进行排查。”

代购:前景不明朗,部分转行

留学生一样感受深刻的,还有身处中美之间的商人。

生活在美国弗吉尼亚海滩城的一位郑姓代购表示,汇率上涨,采购成本直接上升,作为代购,从中赚取的利润也被严重压缩,导致他们不得不适当提高售价,而这自然会影响到销量。

hougarden

不仅如此,近期针对他发往中国的货物,美国海关的开箱概率变高,达到至少30%。“正常提前预报的货物也受到影响,物流速度和周期明显变慢很多。”旅美生活有苦楚,但“华人都挺能吃苦,应该是全美最佳移民”——说这话的刘先生在美已生活5年,做职业代购约3年。

刘先生说,他有一批从美国本土采购的货物发往中国,几个月前发出后,愣是被美国海关扣留了几个月,直到前几天才通关出来。

为此,他不得不低价抛售,损失4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商品一直滞留,我会损失十几万到二十万元人民币。”刘先生说,这次算得上有惊无险,但未来令人忧虑,“前景不明朗啊,我想过部分转行”。

甚至美国人自己也受到波及

今年4月,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太事务资深主任韦德宁在华盛顿一场研讨会上说,美国对中国的“红色恐慌”已影响到曾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

那些留学中国的人发现,他们回来后,很难通过背景审查,因而很难在政府内找到职位。

hougarden

尽管不同程度地面临教育、签证和工作等方面的困境,但记者采访的华人都表示其生活并没有“脱轨”。

“大不了回国”“真心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在采访期间听到很多这样的感慨。

不少学者认为,美国政府肆意将经贸摩擦演化为贸易战并扩散至多个层面,是鲁莽而不可持续的做法。

但眼下的局面,身处夹缝之中的人只能忍耐、等待,尽可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日汇率:

1美元=6.88人民币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コメント
認証コー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