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今日夏至丨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转载著者: 小侨
​今日夏至丨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概要在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2019

己亥年(猪年)五月十九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个节气

夏至

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达到最长,正午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将进入最热的时段。

盛夏之日,即将到来!

hougarden

陈超

夏至三候

在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意思是说,夏至日阴气上升,而阳气开始下降,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到阴气之上升,便开始鼓翼而鸣叫;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hougarden

中新社发王晓

夏天到来注意防晒防雨

夏至到来,气温继续升高,并进入伏天,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此时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但是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一带正值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阴雨连绵。

所以说,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大家出门都要记得带伞,防晒的同时,也可以防雨,避免雷阵雨的突然“造访”。

hougarden

中新社记者盛佳鹏

夏至时节侨乡美食和习俗

民以食为天,夏至到来,各地侨乡民众都吃什么,都有什么习俗呢?

北京

在北京,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冬至饺子夏至面”是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吃些凉面,因为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山东

夏至这一天,有吃面条习俗的不止北京地区。山东各个地区这一天普遍也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黄县(现在为龙口市)一带会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小笊篱,在汤水中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hougarden

中新社发韩苏原

浙江

夏至时节祭祖的地区还有浙江绍兴,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都会祭祖,俗称“做夏至”,除了常规的供品外,外加一盘蒲丝饼。而绍兴地区龙舟赛也多在夏至这天举行,这个风俗至今还有。

江苏

夏至这天,江苏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一句谚语这样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小孩子称体重,希望他们的体重增加更健康。

广西

夏至吃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习俗。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荔枝。

hougarden

中新社记者骆云飞

广东

夏至期间,广东阳江地区还会有开镰节。在前一天晚上,各家各户要做面饼、茶,备酒,在广场上跳“禾楼舞”,该舞是古时百越乌浒族(壮族祖先)的一种舞蹈。

hougarden

中新社记者陈骥旻

广东民众喜欢在夏天吃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

福建

夏至这天,福建福州人喜欢用鸭子汤或鲤鱼汤来泡面条吃,这可是有讲究的,因为鸭子有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既能补充夏天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带来的不适。

老话讲冬鲫夏鲤,意思是夏季是最适合吃江鲤的时节因为此时闽江的江鲤正值产卵季,体肥硕而结实,味道最鲜美。一口鱼一口汤,味道相当赞!

夏至宁神解暑秘籍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每日所需水量也有所增加。近期,大家可以喝一些绿豆汤,但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如果大家有空,也可以读读关于夏至的诗句。下面给大家推荐几首,帮助大家修养生息,调养精神。

hougarden

中新社记者廖攀

《夏至》

长卿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竹枝词》

唐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避暑北池》

唐朝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如果读读诗还不能解暑气,那就哪儿凉快待哪儿吧!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天气网、人民网等

编辑:王嘉怡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キーワード:中国社会